上周为一名来自湛江的3岁小朋友做了腋下小切口房间隔缺损手术,这名患儿家属是慕名而来,医院医院,说*队出身医生不会骗他们,我看了这个小孩,3岁了只有12公斤,发育延迟,体重明显未达标。因为她有房间隔缺损,而且是双孔型,如果要封堵,至少要植入二个封堵伞,孩子心脏不大,直接放二个封堵伞可能对小儿以后有影响,术前谈话时候虽然介绍二个治疗方案,但是我推荐腋下小切口,因为这二种手术我都在做,我根据小儿具体情况解决问题,而且这个还是是个女孩,腋下切口非常隐蔽美观,以后体内没有封堵器,别人不会知道她曾经得过先天性心脏病,对她以后融入正常社会生活非常重要。
术后4小时脱离呼吸机,5天就出院了,妈妈都不敢相信。医院周围租个房子住下,自己观察一下,观察一周发现孩子越来越好,今天来拆线才高兴坐动车回湛江了。祝贺她们。让大家看一下切口,只有1个半大小(口袋里没有硬币,只有这个)
切口长得非常好,这是术后一周照片又有一个主任介绍过来3岁小萱萱,是一个典型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第一胎第一个,但是父母亲和姥姥都没有发现患儿这个问题。最近才发现。我再次向患儿家属交代这二种方式。目前有超过80%患儿家属都选择封堵手术,因为大部分患儿家属首次就诊都是在心内科门诊,心内科医生只能介入治疗,只能封堵手术。
我希望给家属更多的选择,需要家属了解不同手术方式对小孩的以后的影响。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因为可吸收封堵器仍然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因此目前市场上仍然以镍钛合金封堵器为主,那就涉及到它在体内长期存在,如果孩子长大了,升学体检或者单位体检,不可能不发现心脏内的金属影,如果解释。因为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跟老外又不一样,老外非常尊重隐私,国人对于这类事情非常感兴趣。
可能是我想太多。
各类封堵器前几天遇到一个56岁老年女性,心内科封堵没有成功。患者身高cm,体重80.5公斤。还是一个心内科兄弟的熟人,心内科医生采用最大的房间隔缺损封堵伞都没有封堵成功。转给我。说句实话我看到她时候,非常痛苦,因为如此肥胖的患者体外循环手术后肺功能恢复非常困难,在手术室里我首先请超声医生再次评估这个缺损,为中央型房间隔缺损,只是大了一些,估计18mm。我决定采用经右侧小切口封堵,使封堵伞输送鞘垂直于整个房间隔,选择26mm封堵伞,一次封堵成功。使患者避免了开胸手术,避免了体外循环手术。即使这样,经过气管插管的她术后3天才转普通病房。这样患者及家属都是接受封堵器的,因为她自己孙子都大了,又不担心什么问题,只要治好,什么方式安全就来什么。
这都是近期我遇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治疗过程,希望能够给仍然困惑的家属一点提示,手术方式有很多种,主要看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要求及未来可能遇到情况处理方式来决定。祝所有患者均有一个明亮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