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30日,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成功独立为一名16岁患者实施动巴州首例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此类手术在心脏介入手术难度中属较高难度,对医师技术、团队协作、设备选择、生命支持、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均有较高的要求,此次手术的成功独立完成,标志着我院心血管内科在先心病介入治疗领域迈上了新的台阶。
动脉导管是胎儿循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婴儿出生后随着第1次呼吸的建立,血氧浓度急剧上升,可使动脉导管壁肌肉发生收缩而关闭。一般在生后第1天动脉导管大多已呈功能性关闭,但在7~10天内可由于缺氧等原因而重新开放。解剖上的闭塞则常需在1岁左右方能完成。组织学上的变化是先由内皮细胞形成的血管内膜垫突向动脉导管腔,然后内膜下层出血和坏死,结缔组织增生,瘢痕形成,最终导致动脉导管腔永久闭塞,而形成一条索带状的残余。若动脉导管持续开放,构成主动脉和肺动脉间不应有的通道,即称动脉导管未闭(PDA)。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相比与传统的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小、无需开胸、痛苦小、无手术瘢痕、无需体外循环支持、恢复时间快、术后24小时即可下地行走等优势,已成为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线治疗手段,此类手术主要通过穿刺右股动、静脉,行左侧位主动脉弓、降部造影,将端孔导管送入肺动脉导管未闭至降主动脉,用网套导管从肺动脉内套住通过端孔导管的交换导丝,拉出股静脉外建立输送轨道。送入传送器至降主动脉。从传送鞘管中送入封堵器至降主动脉,打开封堵器前端,将封堵器缓缓回撤至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侧,嵌在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端,回撤传送鞘管,使封堵器腰部镶嵌在动脉导管内,观察5-10分钟,重复主动脉弓降部造影,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明显造影剂反流即可释放封堵器,手术完成。
术前,以熊新华主任为首的心血管内科团队做了充足的准备,对手术过程反复预演,通过主动脉+肺动脉双源增强CT、心脏彩超、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等相关检查,对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了充分的预处理方案,在介入引导及超声辅助下,顺利独立完成我院首例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术后患者检查,心脏瓣膜杂音完全消失,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目前,该患者已转入普通病房。
我院心血管内科自年10月开展先心病介入封堵术以来,共计开展房间隔缺损封堵术83例,卵圆孔未闭封堵术11例,VSD(心室中膈缺损)封堵术1例,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1例,均由熊新华主任带领的科室医护团队独立完成。
此次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的成功离不开心血管内科长期的先心病介入手术经验积累,离不开科室医护团队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今后,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努力做好疫情防护工作的同时,时刻不忘加强自身的医疗技术水平,永续发展,精益求精,努力以更好的医疗技术水平,为巴州各族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供稿:心血管内科李洲剑
医院必备码
▼
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点击)
国家*务服务平台(防疫健康码)(点击)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