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治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之江心学房颤心房基质的性别差异
TUhjnbcbe - 2022/3/11 14:34:00

本期作者简介

傅建伟、男,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医学硕士,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医院心内科电生理团队主要术者之一,擅长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曾在美国Upstate医院研修学习,主持浙江省厅级课题2项,参与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SCI论文3篇。

本期指导作者简介

郑建雷,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目前主要从事心血管介入治疗。主持浙江省自然基金课题1项,省厅局级课题5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余篇。

房颤患者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有研究表明,男性房颤发病率高于女性。然而,女性房颤患者有更大的症状负担和更高的死亡率。房颤消融的研究也显示了显著的性别差异,与男性房颤患者相比,女性房颤消融后复发的风险更高,围手术期并发症更多。尽管报道的女性性别对房颤消融结果的影响并不一致,最近一项大型系统性回顾和荟萃分析发现,女性无房颤生存率较低。目前,房颤病理生理中与性别差异的机制了解甚少。虽然磁共振成像序列显示,与男性相比,女性的心房纤维化程度更严重,但之前的低密度电解剖标测工作并未显示心房基质的性别差异。近期在Circulation:ArrhythmiaandElectrophysiology发表的一项前瞻性研究使用高密度、高分辨率标测分析左房基质的性别差异及其对房颤消融结果的影响。

研究设计:

对例连续的房颤患者进行了高密度左心房电解剖标测。对6个左心房节段进行了区域分析。在冠状窦远端以和ms起搏时,使用20极Lasso导管(BiosenseWebster)对左心房构建高密度电压和激动图,并测量平均电压和传导速度。标测结束后,有经验丰富的电生理医生进行肺静脉前庭大环电隔离。

研究结果:

共有名患者入组,其中42名(36%)为女性。平均年龄为61±8岁,持续性房颤占52%。在各组中,基线患者特征在男性和女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尤其是CHA2DS2-VA评分中没有性别差异。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左心房电解剖标测,3名患者失随访(2名男性和1名女性)。(61/[54%])通过植入式心脏监护仪(57/[50%])或双腔起搏器(4/[4%])进行持续监测,其余的进行连续动态心电图监测(52/[46%])。

每个左房点解剖图收集的平均总点数为±。在内部点过滤(5mm)和手动注释后,每个LA图的平均值为±点,男女群体之间无显著差异。

在冠状窦远端ms起搏和ms起搏时,女性的整体平均电压显著低于男性(ms起搏:1.46±0.17vs1.84±0.15mV,P0.;ms起搏:1.27±0.18vs1.57±0.18mV,P=0.)。女性表现出显著的传导速度减慢(34.9±6.1vs44.1±6.9cm/s,P=0.)和更大比例的复杂碎裂电位(9.9±1.7vs6.0±1.7%,P=0.)。中位随访22个月后,女性的单次手术(22[54%]vs54[75%],P=0.)和多次手术(24[59%]vs60[83%],P=0.)无心律失常生存率显著低于男性。女性和持续性房颤是单次和多次心律失常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

研究结论:

房颤患者的心房基质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与男性相比,女性患者表现为更低的电压、更慢的传导速度和较多的复杂碎裂电位。这些差异可能部分解释了女性房颤患者消融术后更高的复发风险。

之江心学评述:

心房颤动患者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患者在消融后住院率和心律失常复发率较高。然而,房颤病理生理学机制无法解释这些与性别相关的差异。本研究提示:与男性相比,女性心房颤动患者表现出更严重的心房重构,其特征是电压较低、传导速度较慢和复杂碎裂电位较多。心房基质异常程度高和女性性别与单次和多次消融手术后心律失常复发相关。这些基于性别的心房电生理差异可能导致女性房颤患者长期心律失常恶化。

参考文献

Sex-RelatedDifferencesinAtrialRemodelinginPatientsWithAtrialFibrillation:RelationshiptoAblationOut

1
查看完整版本: 之江心学房颤心房基质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