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医大一附院小儿心胸外科成功实施小儿全腔镜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为11岁孩子成功“补心”。
11岁的小柏(化名)在年底一次不经意的体检中,被发现心脏存在杂音,医院心脏B超检查诊断为“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早期较多无明显症状,常常无法及时得到诊断及治疗,很多病人在不知情中错过了手术的最佳时机。
随着年龄的增大,该疾病对人体的损害逐渐显现,患者往往出现活动后胸闷、心慌等症状,就医检查时会发现已经出现了不可逆的肺动脉高压、心脏增大、三尖瓣反流等症状,需要立即行手术治疗,但此时手术风险已大大增加。
小柏的父亲带孩子来到新医大一附院小儿心胸外科,讲述了他的疑惑:“孩子平时没有什么不舒服,只有活动的时候会稍微胸闷。”
完善相关检查后,小柏被诊断为“房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其中,患儿的房间隔缺损较大且靠近下腔静脉侧,无法采用微创封堵术,只能做修补术。
“我担心开胸手术会影响孩子未来生长发育,有没有其他办法?”面对孩子父亲的担忧,小儿心胸外科马松峰主任立即组织召开科室讨论会,在综合考虑患儿基础情况及相应手术风险后,决定为小柏进行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传统的开胸手术需要在胸口正中进行手术,切口大小约15-20cm且须锯开胸骨,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疼痛明显,可能出现术后胸廓畸形等缺点。
而全胸腔镜心脏手术是一种新兴的心脏手术模式,只需要从胸壁以微创手段打出三个小孔,就可以完成多种心脏手术。在保持传统直视心脏手术效果的前提下,可以做到最大程度的微创化:不需要切断胸骨及肌肉,有效保留了胸廓的完整性,而且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外形美观。
经过周密的准备,张国明副主任医师带领小儿心胸外科团队为患儿进行了手术。在团队与心脏外科阿不都乃比教授、麻醉科、监护室及手术室的共同努力下,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小柏很快回到了病房,身心状态都得到了明显改善,以前不爱笑的他脸上挂满了笑容。在小儿心胸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治疗下,他的病情很快得到了恢复,术后第5天就出院了。
此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新医大一附院小儿心胸外科先心病微创治疗技术达到了新的高度。小儿心胸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将继续精益求精,不断提高医疗水平,更好的为全疆各族人民的健康服务。
来 源:小儿心胸外科 张国明 阿扎马提·阿扎提
责 编:李文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