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源: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滕茎。
释名:木通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通草,列为中品。李时珍曰:“有细细孔,两头皆通,故名通草,即今所谓木通也。”按本品为木质藤本,茎中木质部散孔型导管粗大,断面可见众多细孔。
《新修本草》以前本草著作中但名“通草”,所指者均为木通科木通(即本品)。唐代,民间又将五加科的通脱木称作“通草”,这样就出现了同名异物现象。这种名实相混的情况延续了几百年。至南唐,陈士良《食性本草》首改本品的“通草”之名为“木通”。但在其后,宋《*类本草》对两药名的混乱情况仍未能澄清。直至元明,后世本草如《汤液本草》、《本草品汇精要》等都明确以“木通”为本品之名,以“通草”为“通脱木”之名。
采收加工:藤茎在移植后5-6年开始结果,在秋季割取部分老藤,晒干或烘干。
原植物:1.木通落叶木质缠绕灌本,长3-15cn,全株无毛。幼枝灰绿色,有纵纹。掌状复叶,小叶片5,倒卵形或椭圆形,长3-6cm,先端圆常微凹至具一细短尖,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缘。短总状花序腋生,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序基部着生1-2朵雌花,上部着生密而较细的雄花;花补3片;雄花具雄蕊6个;雌花较大,有离生雌蕊2-13。果肉质,浆果状,长椭圆形,或略呈肾形,两端圆,长约8cm,直径2-3cm,熟后紫色,柔软,沿腹缝线开裂。种子多数,长卵而稍扁,黑色或黑褐色。花期4-5月,果熟期8月。
2.三叶木通与前种相近。主要区别点:叶为三出复叶;小叶卵圆形、宽卵圆形或长卵形,长宽变化很大,先端钝圆、微凹或具短尖,基部圆形或楔形,有时微呈心形,边缘浅裂或呈波装,侧脉5-6对。
3.白木通本变种形态与三叶木通相近,但小叶全缘,质地较厚。
生于山坡、山沟、溪旁等处的乔木与灌木林中。分布于陕西、山东、江苏、安微、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心、小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用于淋证,水肿,心烦尿赤,口舌生疮,经闭乳少,湿热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注意:内无湿热,津亏,气弱,精滑,溲频及孕妇忌服。
1.《本草经疏》:凡精滑不梦自遗及阳虚气弱,内无湿热者禁用。妊娠忌之。
2.《得配本草》:肾气虚,心气弱,汗不彻,口舌燥,皆禁用。
各家论述:
1.李杲:《本草》十剂,通可去滞,通草、防已之属是也。夫防己大苦寒,能泻血中湿热之滞,又通大便、通草甘淡,利小便,专泻气滞也。肺受热邪,津液气化之原绝,则寒水断流,膀胱受湿热,癃闭约缩,小便不通,宜此治之。其症胸中烦热,口燥舌干,咽干大渴引饮,小便淋沥或闭塞不通,胫酸脚热,并宜通草主之。凡气味与之同者,茯苓、泽泻、灯草、猪苓、琥珀、翟麦、车前子之类,皆可以渗湿利小便,泄其滞气也。木通下行,泄小肠火,利小便,与琥珀同功,无他药可比。
2.《纲目》:木通,上能通心清肺,治头痛,利九窍,下能泄湿热,利小便,通大肠,治遍身拘痛。《本经》及《别录》皆不言及利小便治淋之功,甄权、日华子辈始发扬之,盖其能泄心与小肠之火,则肺不受邪,能通水道,水源既清,则津液自化,而诸经之湿与热,皆由小便泄去,故古方导赤散用之。杨仁斋《直指方》言人遍身胸腹隐热,疼痛拘急,足冷,皆是伏热伤血,血属于心,宜木通以通心窍,则经络流行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