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治疗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本期推荐美国ldquo新冷战r
TUhjnbcbe - 2021/9/16 19:10:00
白癜风的预防 http://m.39.net/pf/a_4865182.html

原文刊登在《东北亚论坛》年第6期:3-24页。

[编者按]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在全世界本应团结起来共同抗疫之时,美国*府却意欲对华发动“新冷战”,这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破坏。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相互尊重、信任合作——把握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中美智库媒体视频论坛上指出,当前中美关系正“面临年建交以来最严重的挑战”,他呼吁中美关系“能够重回正轨,真正实现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本刊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合作邀约5位国际知名学者撰文,全面阐释国际社会呼吁美国摒弃冷战思维,在相互对话的基础上发展双边关系,并致力于人类团结的观点。学者们认为,任何形式的“新冷战”都完全违背人类的利益,全世界要反对“新冷战”,并在共同抗击疫情、反对战争、应对气候变化、反对任何形式的种族主义、共同促进经济和平发展等方面更加团结和努力。

[基金项目]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接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研究项目();中央网信办金融信息尝试预警研究工作支撑项目(K)

[作者简介]〔英〕马丁·雅克,英国剑桥大学*治与国际问题研究系高级研究员。译者:许佳,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副编审,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印度〕维贾伊·普拉沙德,印度三大洲社会研究所所长,莱福特沃德出版社总编辑,《环球旅行者》栏目首席通讯员。译者:孙明丽,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英〕罗思义,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前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策署署长。译者:韩丹,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副教授。〔日〕五百旗头真,日本神户大学名誉教授,兵库县立大学理事长。译者:赵杨,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副教授。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丝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正确理解“新冷战”

〔英〕马丁·雅克许佳(译)

中美关系突然急速恶化,几乎超出东西方所有人的预料,也难以确定以往的平稳关系是否能够继续。依据判断,美国的*治重心正在转移,特朗普还将不断掀起风波。年,唐纳德·特朗普赢得总统选举,大多数人对特朗普的胜利感到意外。年,中美关系保持稳定,互动良好,中美关系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应对此持谨慎态度,因为特朗普总统的风格与以往的*治家并不相同。不到一年,整个局面就发生了变化,特朗普挑起了中美“贸易战”。中国处于守势,并正在努力理解当前的形势,揣摩形势的发展方向。中国领导人在当代开始参与全球议程的设定。最具代表性的是,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讲话。但是,这似乎成了过去很久的历史,仿佛不是当代的事情一样。

事态为什么会发展到如此地步?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会有怎样的结局?

美国对中国的认知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从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转变为“战略竞争者”。原因何在?其根源要追溯到年的金融危机。~年,中美两国相对稳定且良好的国家关系是建立在两个基本设想之上的:首先,中国永远不会对美国的全球经济主导地位构成“威胁”;其次,中国的崛起不可持续,除非中国转变为西方式的*治体系。结果,这两个假设根本没有成为事实。西方长期预测的“中国经济将面临危机”从未成为现实;与此相反,美国却经历了自年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而且,中国的*治制度并非软弱无力。事实证明,其*治制度是非常成功的。这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美国的*治制度是失败的,难以理解的失败。事实上,受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原来预测中国将面临的*治危机却发生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在~年期间,以上两种设想都是美国对华*策的重要依据,但现实彻底地动摇了这两种认知。最终,年的金融危机令美国的焦虑情绪越发强烈,支持对华合作的热情迅速降温。中国越来越被视为会对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构成“威胁”。而这一进程进一步促发了特朗普在年当选为美国总统。

特朗普是这次*治巨变的领导者、推动者与象征,但逆转的范围远不局限于他个人及其支持者。美国国内的整体气氛发生了改变,对中国的抵触情绪越来越强烈。“将中国视为威胁”的认知,不但已成为美国两**治上的“共识”,而且成为社会的“共识”。此外,这种认知比开始时要深刻得多。特朗普最初认为中国做贸易“不公平”。一场始于贸易的摩擦迅速演变成包罗万象的对抗:“贸易战”“科技战”“外交战”“流行病战”“宣传战”“金融战”“国家安全战”,以及不断加剧的*事对抗(尽管规模有限),尤其是在中国南海区域更是如此。这一切都发生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内——仅仅两年半。如何理解这种始于贸易,之后扩大到其他各领域的对抗?美国认为,其全球霸主地位是其生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国人无法想象自己不再是全球的领袖。因此,美国不能容忍存在挑战者。

问题是从两个方面来说,美国的霸权地位不会是永恒的。首先,历史上或者未来,没有任何国家能够成为永远的全球霸主。国家会兴旺,也会衰落,没有例外。其次,现实情况是,美国正处于快速的衰落之中,尽管是相对的。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衰落就已初现端倪,并且持续衰落至今,而且步伐加快。尽管大多数美国人,包括执*精英在内,都坚决否认这一事实(虽然有些美国人开始表现出不同看法)。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特朗普是第一位承认国家衰落的美国领导人,正如他在竞选口号中所说:“让美国再次伟大”,其意已经暗含其中。不过,他错误地认为自己会扭转这一形势,这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如何解释美国以超乎寻常的速度转变对中国的认知呢?即,中国对美国未来的全球霸主地位构成最大的“威胁”?可以说,这种认知的基础是(尽管还处于萌芽阶段):美国的地位正在削弱,正面临本国的衰落与中国崛起的双重挑战。尽管如此,这种转变的速度之快并非没有先例。年,美国开启了对抗苏联的冷战,犹如燎原野火般蔓延。同时,伴随着一种被称为“麦卡锡主义”的不良*策影响着世界。当下,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危险、动荡和不可预测的时期。美国正不惜一切代价扭转注定的态势。因此,我们不能再把世界和平视为理所当然。这是自美苏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和平第一次面临最大的风险。

以上结论,并非发出警告。在世界的领导地位问题上,美国的特点就是高度的不容忍。也许这是因为自~年独立战争以来,美国从未面临过外部威胁,至少在冷战之前如此。在地理上,两大洋成为美国的天然屏障;在经济上,在两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美国取得了高速发展。这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美国针对“9·11”事件所采取的过激的报复行为,即在世界的另一端发动了两场战争:一场是打击阿富汗的战争,这成为美国历史上耗时最久的战争;另一场是打击伊拉克的战争。美国打压对自己地位和权威构成威胁的国家的手段都趋于极端。

新冠肺炎危机正加剧中美之间不断恶化的关系,有以下两点原因:首先,特朗普将病*的传播归咎于中国,起初是一种并不费力的宣传策略,而后演变成一种偏转策略,目的是转移人们对他灾难性的疫情处理方式的注意力,尤其是在与中国有效而成功的控制疫情的方式相对比的情况下。其次,中国经济已经从疫情中迅速复苏,相比之下,美国仍在努力地遏制疫情并控制疫情造成的影响。现在就准确地预测疫情对中美两国的经济造成的影响还为时过早,但与年金融危机之后的情况相比,新冠疫情极有可能导致权力从美国转移至中国。这种结果完全有可能导致美国对中国崛起做出更激烈的反制。疫情对中国和美国经济的影响形成鲜明对比,美国不可避免地将采取更加激进、更具对抗性的措施打压中国。从中美两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两国控制新冠疫情的效果对比来看,特朗普会拼尽全力为其取得“总统连任”加分,他也乐于“打反华这张牌”。

我们并不是将要步入“新冷战”状态。事实上,“新冷战”的帷幕已经拉开,在贸易、技术、外交等多个领域展开,正如美国*府关闭了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馆所表明的那样。蓬佩奥等人最近发表的演讲可以视为美国对中国发起“新冷战”的宣言。美国在一系列问题上攻击中国:包括香港、新疆和中国南海,一直到中国*府的合法性等。

令人深感担忧的是特朗普的不可预测性、*策的多变性和极端的表现。由于担心在11月的总统选举中失利,特朗普将会采取一切手段。美国是否会在总统选举前与中国断绝外交关系?在11月之前他是否会策划在中国南海与中国发生*事冲突?

中美之间的“新冷战”不会是美国和苏联冷战的重演。在过去的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完全是两个世界,互相独立,各自处于封闭状态。例如,在经济领域,两国几乎没有任何往来。尽管特朗普*府鹰派人物乐于通过经济上的完全“脱钩”来重塑世界,但在处理中美关系时,他们却做不到。显而易见,这些鹰派人物将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进,直至走到最远。针对华为的打压仍在继续,抖音被迫停止在美国进行营销。他们也对腾讯公司采取了行动,尚不清楚会进行到什么程度。但是,按照之前打压华为的方式,可以预期的是,美国会动用各种资源阻止腾讯公司得到美国制造的服务器和芯片。基于华为被打压的情况,中国义不容辞,也迫切需要加快其生产高端设备的能力,因为中国一直依赖美国公司供货,尤其是先进的微芯片。目前形势的走向是明确的:特朗普*府将尽可能切断中美之间的经济关系,尤其是在先进技术领域。美国的触角远远超出了美国本土,但是,由于中国与世界上如此多的国家保持密切合作,美国不可能将中国排除在全球经济体系之外,因为中国实在是太重要了。

我们不能排除中美两国之间的经济冲突会有继续升级的可能,甚至会更加严重。但迄今为止,中国采取了较为明智的策略,以防止冲突升级。中国没有对美国在华企业进行反制。否则,苹果、微软以及波音这类企业将遭受严重损失。当然,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也至关重要。美元的地位虽已削弱,但是直到现在美元在国际金融领域还发挥着重要作用,原因在于没有合理可行的替代品。在中美充满激烈的对抗之后,美元仍然保持原有地位已似乎不可能,这是个临界点,而美元的终结会对美国经济产生严重后果,美国将会失去自己一个(或许也是唯一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显示国际经济实力与影响力的资源。

如前所述,中国已经深度融入全球经济,这与冷战时期的苏联不同,苏联几乎把自己隔绝于全球经济体系之外,只在自己构建的经济集团内部存在。与冷战时期相比,另一个巨大的经济差异是,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令人敬畏的经济大国,其经济实力几乎可以与美国匹敌,甚至在某些领域更为先进。相比之下,当时的苏联经济一直远远落后于美国。随着苏联经济的停滞,在苏联解体前的20年里,其与美国的差距不断拉大。当前的局势却大不相同:中国正在蒸蒸日上,而美国经济却相对下降,这个影响极其深远。特朗普之所以孤注一掷,使用一切手段给华为与腾讯等企业以“致命”打击,正是因为中国科技企业的成功被看作是对美国经济竞争力的“威胁”。

然而,问题在于,从长远来看,美国为切断与中国经济联系的努力反而可能会降低美国企业的竞争力,尤其是美国的科技企业。美国企业越来越需要向中国企业学习,而不是孤立并忽视中国企业,孤立和保护主义只会加速美国的衰落。

两场“冷战”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鉴于苏联在经济上远远不如美国,却寻求与美国进行*备竞赛,所实施的战略是错误的、灾难性的;中国没有、未来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无论美国为此投入多少,中国的投入都要少得多,中国把资源集中用于捍卫本土和边界上。从长远来看,经济实力绝对比*事力量更为重要,中国深切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中美关系恶化不是暂时的,其原因是深层次的。上一轮相对和谐的两国关系持续了44年。我们可以预期,中美之间的冲突和竞争关系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基于前文分析的两个原因,中美双边关系已无法回到上一个时期。因为中国不会停止崛起的步伐,两国实力对比亦不会回到从前的状态。中美两国要恢复友好合作关系是有条件的,这样的条件,对美国来说将是巨大的挑战。这需要美国接受这样一个事实:美国不再是唯一的全球霸主,美国必须与中国分享在全球的主导地位,首先是在东亚区域内。在美国接受这一新现实之前,全球局势将会持续动荡。凡是衰落中的帝国很难接受自身领导地位的动摇,正如年的英国一样。当下的美国亦将如此,只不过是反应更为剧烈、更为危险而已。

论美国在亚洲发动的混合战争

〔印度〕维贾伊·普拉沙德孙明丽(译)

年以来,美国*府发布若干关于新印度—太平洋战略(以下简称“印太战略”)报告和概况。这些文件及美国*府高官讲话可谓空话连篇,以致难以分析。例如,“印太战略”提及的促进“自由、公平和互惠贸易”到底意味着什么?“自由、公平和互惠”三词有待详述,以明确其意。然而文件洋洋洒洒数百页,却不解释此类词语的含义。“印太战略”看似词句含混,实则潜藏美国*府的深层意图:利用澳大利亚、印度和日本三国(“四边对话”机制),孤立并打压中国。除此之外,再无他图。

打压中国的原因可回溯至年。美国国务院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美国在全球的宏伟蓝图是寻求“压倒性力量”,防范任何对资本主义和美国霸权的重大挑战。美国把年的中国革命形容为“失去”中国,彼时常用的话语是从共产*手中“夺回”中国。美国的*策是在亚洲太平洋沿岸建立从日本到菲律宾的属国联盟,从而向中国施加*事、*治和经济压力;“ ”和“港独”成为该*策取向的工具。

《马尼拉条约》(年)确立“包围中国”原则。该条约发展为东南亚条约组织(SEATO),并持续至年。自此,美国推动的一切,包括“四边对话”和“印太战略”,都在部分复制东南亚条约组织。所谓“部分复制”,原因在于彼时的附属盟国,尤其是澳大利亚和印度,考虑到中国经济活力与其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对严格反华的取向存在分歧;而早期盟友则躲在美国“核盾牌”的庇护下,尚无此分歧。这就解释了“四边对话”机制在年至年间分崩离析的原因:主要因为国会领导下的印度*府并不急于疏远中国;而目前由印度人民*领导的印度*府更愿成为美国的附属盟国。因此,美国能重振“四边对话”机制,并利用该机制在整个欧亚大陆围堵中国。

1.投资

美国*府明确表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BRI)最令其不安。全世界已有上百个国家同意加入该倡议。“一带一路”倡议始于年,起因是将中国对西方市场的依赖转向其他国家,利用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建设基础设施。摩根士丹利公司估计,到年,中国将在建设项目上投入约1.3万亿美元;而此类项目的私人和公共总投资已近4万亿美元。就连美国的亲密盟友沙特阿拉伯,也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沙特愿景”计划的重要基础。虽然中国已投资亿美元建设中巴经济走廊,连接通往阿拉伯海的瓜达尔港,但沙特阿拉伯也同意对该港口投资亿美元。

令人震惊之处,既在于中国的投资规模,也在于有不少*治身份不同的国家参与其中。中国外交部称,新型冠状病*导致的旅行限制和经济衰退已损害约20%的“一带一路”倡议相关项目,其余项目已开始运行或继续发展。汤森路透公司和黑石公司共有的数据供应商路孚特(Refinitiv)收集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数据:据其统计,年一季度虽受疫情影响,但仍有包括中国*府在内的多个实体宣布实施个“一带一路”新项目,总金额达.3亿美元。与年一季度相比,新开工项目总数下降15.6%,项目总金额下降64.4%。数额虽较上年下滑,但相比该地区其他投资,规模仍非常可观。

以上数据可与年7月的“印度—太平洋地区工商论坛”情况进行比较。该论坛由美国*府主办,在华盛顿特区高调举行。在该论坛上,美国*府夸口,其已通过国务院和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投资29亿美元,并通过美国千年挑战公司(MCC)和海外私人投资公司筹集了数亿美元。美国计划用于经贸项目的资金之和,仅相当于中国投资额的小部分。秉承“美国优先”态度,华盛顿无意将更多资金投入正由“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建设的地区。除印度外,该地区各国都不愿放弃融入这个新型欧亚基础设施和贸易综合体的机会。

美国投资往往附加*事诉求,至少其可能性引人担忧。年,美国*府《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推进共同愿景》文件指出,美国千年挑战公司是其亚洲整体计划的部分内容,是亚洲众多“为美国企业改善市场准入条件,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创新机制”之一。该报告直接将千年挑战公司与“印太战略”联系起来,让许多亚洲国家陷入困惑。

例如,尼泊尔正在讨论是否应接受千年挑战公司投资5亿美元修建电力线路;这笔钱是否意味着尼泊尔*府不得不允许美国在其国内驻*并设置*事基地?年2月,尼泊尔共产*领导人马达夫·内帕尔表示:“我们不能支持美国的‘印太战略’。我们很清楚,如果此类问题与千年挑战公司有任何瓜葛,我们就不能接受这家公司。”马达夫·内帕尔说,美国*府直接告知,千年挑战公司与“印太战略”无关,不会借此提议建立*事同盟。美国驻尼泊尔大使兰迪·贝瑞来到该国“表明此立场”;马达夫·内帕尔说,他请贝瑞大使提供书面承诺,但目前未能实现。位于尼泊尔与中国边界的木斯塘地区发现高品质铀矿,以及卡拉帕尼地区的印度与尼泊尔边界争端,让一切变得更加复杂。若美国的电力线路投资与*事存在同时来到尼泊尔,喜马拉雅地区危机将一触即发。

2.自由

由于投资无法超过中国*府,美国*府在言辞上做起文章,他们认为与中国相比,美国更尊重“透明度、人权和民主价值”,而中国则“在国内外均采取压迫手段”。上述观点引自美国国务卿迈克·蓬佩奥的报告《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区》(年11月)。蓬佩奥任现职之前,曾任美国中情局局长。6月19日,他在民主联盟(年由北约前秘书长安德斯·福格·拉斯姆森创立)设立的哥本哈根民主峰会上发表讲话。蓬佩奥说,欧洲国家应与美国结成大联盟,与中国抗衡。蓬佩奥称,“无论之前担任中情局局长,还是现在任美国国务卿期间,我都应对过形形色色的不自由*权。问题不是选择美国还是中国,而是选择自由还是暴*。”这种老掉牙的冷战言论,以及自由和独裁的陈词滥调,曾被美国国务院用于攻击苏联。“自由”一词隐藏的事实令人不安:美国是世界上羁押犯人最多的国家,也是全球血腥战争的主要煽动者。这些事实无人理会。蓬佩奥甚至提出让中情局建立基本的西式“自由体系”以对抗中国。

此类文件言辞直白、内容荒谬,需要十足勇气方能读之。很难想象美国的贸易协议能够保持“透明”,能够如其所说不像中国那样让各国“陷入”债务。图书馆里随处可见各类文件,证明美国*府在20世纪80年代引发巨大的第三世界债务危机。彼时,利用这次危机,美国*府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结构调整*策遏制了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诸国。历史仍在眼前,让美国企图宣称其模式优于中国的尝试,显得荒诞可笑。

此外,美国*府已经表示无意开展多边贸易;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其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澳大利亚和日本只好无奈置之,把精力投入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该联盟由中日两国提出,将美国置于其外。尚不清楚作为美国盟友的亚洲国家,能否轻易忽视对华贸易的利益。澳大利亚继续依赖对华出口原材料,日本公司则继续从在华工厂获益。澳洲钢铁和中国工人都无法轻易替代,因此远离中国的枢纽体系完全纠结于矛盾之中。

3.*事

年5月,美*“太平洋司令部”更名为“印太司令部”,这是极具象征意义的举措,将“印太战略”与其真正的*事措施联系起来。美国*府意图非常清晰:美国尽管一直谈论“自由开放的太平洋”,却意在让太平洋里的中国船只减少,美国*舰增多。此次更名前不久,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指出:“中国寻求在印太地区世界秩序中取代美国”,因此美国的“印太战略”旨在为主导太平洋、印度洋和亚洲地区而战。最新的“印太司令部”文件名为《夺回优势》;随文件而来的是新式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发射后15分钟内可轰炸地球上任何目标,因此防不胜防。

年11月,在美国退出《中导条约》之前,戴维森上将在华盛顿某智库谈及“中国实力”。戴维森说,“年其前任哈里·哈里斯认为,中国在南中国海宣示主权的岛屿是‘沙长城’”;戴维森表示,目前这些岛屿已成为“地对空导弹长城”。美国认为,这将使中国在其领海获得新优势。此类言论让戴维森上将获得更多资金(约亿美元),建设从加利福尼亚到新加坡的美国进攻线。年8月,美国试射一枚中程核导弹,此导弹正是其提议在关岛和中国周边国家部署的武器类型(日本安倍晋三*府讨论推动事实上的“先发制人”*策,与在太平洋沿岸发展新型攻击力有关)。

华盛顿的言辞,加之一系列新式武器,已把我们推向严重*事冲突的边缘。重要的是,中国在此期间从未声称对美国采取*事行动。因此,事实一目了然:美国就是亚洲战争局面的始作俑者。

有趣的是,所有美国*府文件和演讲均未谈及美国*府及其盟友遏制中国“战略”的具体之策。我们了解到的,不过是好战的辞令而已。当务之急,在于给好战之势降温:少说危言耸听之辞,撤除前方*事存在,叫停这场混合战争(包括“信息战”和“贸易战”)。互信与协商,才是前进的唯一途径。

一场针对中国的冷战违背了人类的利益

〔英〕罗思义韩丹(译)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在这人类历史上关键而危险的时刻,在全世界本应团结共同抗疫之时,美国*府却意欲对华发动“新冷战”,这是对世界和平与安全的破坏,更是对人类共同利益和世界人权的蔑视。美国*客近来种种蛮横行径引起国际社会有识之士的普遍反感和强烈反对。在此笔者就《反对新冷战的声明》,即“任何针对中国的新冷战都违背人类利益”这一声明进行以下的阐述。

年7月25日,一场由48个国家学者和活动人士自发组织的题为“任何针对中国的新冷战都违背人类利益”全球在线公开会议在境外多个社交平台和视频网站同步直播,并发布了名为“拒绝新冷战”的17个语种版本的共同声明。最初签名的人来自各个国家,包括众多*要、学者、媒体作家,以及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阿根廷的阿道弗·佩雷斯·埃斯基维尔(AdolfoPérezEsquivel)以及重要的和平组织,并陆续得到包括退役的美国国防部前官员与欧洲左翼**领袖等的联名签署。此次活动吸引全球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的网友在线收看,并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股关于反对美国“新冷战”的讨论浪潮。

首先,该声明性质明确。这是一个广泛的“反冷战”声明,而不是一个狭隘的“亲中国”声明。该声明明确指出“新冷战”的威胁来自美国*府的*策,中国自然而然成为“新冷战”侵略性威胁的直接目标。但是,这个“新冷战”不仅威胁了中美两国,而且威胁到全人类。如果发生“新冷战”,那将是全世界的灾难。

虽然此声明的所有签署者对中国的一些看法或许不一致,针对中国的发展*策,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但他们都明确反对通过冷战(或热战)的方式来解决分歧,并一致认为“新冷战”完全违背人类利益,必将使整个人类社会倒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是唯一一个公开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国家,给全世界带来了灾难。美国在联合国协议框架之外实施单方面制裁,搅乱了国际秩序。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威胁将是一场难以想象的灾难。不幸的是,当前,美国国内一部分*治势力出于对中国的偏见和仇视,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编造各种谎言恶意抹黑中国,采取诸如签证限制、阻止学者访问等借口阻挠中美之间的正常往来。他们用如此做法来破坏中美之间的联系,煽动两国民意的对立,损害两国互信的根基,从而把中美再次拖进冲突与对抗,把世界重新推入动荡与分裂。这就是一场公开的*治阴谋,这场灾难的源头就在特朗普*府。幸运的是,中国并没有被“铁幕演说”激怒,不想寻求以一场“新冷战”的方式回击美国。中方将以冷静和理智来面对美方的冲动和焦躁,通过平等和建设性对话,缓解当前的紧张局面,回到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正确轨道。

在此,笔者将举例说明当今整个人类面临的五个最紧迫和最重大的问题。这五个问题本身就说明了“新冷战”的本质是什么,以及“新冷战”会对全人类造成怎样的后果。

1.新冠肺炎对人类的威胁

目前最紧迫的威胁就是新冠肺炎。新冠肺炎在美国完全失控,在撰写本文时,美国的新型冠状病*病例数居世界之首,已超万,巴西紧追其后,超过万。因为巴西遵循美国的*策,即拒绝对病*进行任何封锁或采取其他有效策略。

在所有主要国家中,美国的新冠肺炎病例数最高。尽管,当美国实行封锁措施后,美国的新冠肺炎病例有所下降(遵循中国和亚洲的模式),美国却采取了有待商榷的*策来解除这一措施,引发前所未有的感染浪潮和新的死亡人数激增。巴西是照搬美国*策的国家,也面临同样的灾难性局面。

在疫情蔓延的情况下,美国*府针对新冠肺炎采取了任性松散的防控*策,反而采用种种举措抑制中国,此举造成千百万人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这对美国民众,对全世界人民来说都将是灾难性的。

2.战争对人类的威胁

在过去十年中,美国发动了大规模战争,大部分是在伊拉克和利比亚,这些战争给受害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伊拉克有数百万人死亡,曾经是非洲最富有的国家——利比亚现已沦落为公开贩卖奴隶的国家。

这些战争同时也破坏了整个地区的稳定,包括中东和非洲大部分地区。在这些地区造成的社会和*治混乱反过来又为在全球范围内活动的恐怖组织奠定了基础。

除了这些热战之外,美国*府还采取了极其危险的措施,威胁着整个人类的未来。其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是退出INF(中级核力量)条约。此举威胁到整个星球的核*备。美国对联合国商定的国际框架以外的国家实施了单方面经济制裁,包括委内瑞拉、古巴、伊朗和其他国家。这些措施损害了通过联合国共同商定的国际框架,企图强加美国对人类的单边命令。

当然,与中国进行“新冷战”的威胁将是一场难以想象的灾难,可能会导致数亿人的死亡,千百年文明的破坏,世界经济的崩塌混乱,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置身事外,必将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

3.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威胁

气候变化是对人类的根本威胁。在这里,“新冷战”带来的威胁尤为明显。美国是唯一正式退出《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的国家,这是对国际社会的公开蔑视。这并不是美国唯一破坏针对气候变化行动的行为。美国*府正向仍然是《巴黎气候变化协议》正式签署国的巴西和沙特阿拉伯等国施加巨大压力,以破坏这一协议。

事实证明,气候变化能够破坏人类社会。在目前的气候变化下,地球上的所有区域都可能成为人类无法居住的地方,最终必将给整个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如果说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新冠肺炎对人类的威胁极为严重,那么在未来几年中,气候变化将更具破坏力。因此,美国现在是全世界最糟糕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府,发动“新冷战”将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4.种族主义对人类的威胁

自从乔治·弗洛伊德(GeorgeFloyd)被种族主义杀害以来,美国的大规模抗议活动以及黑人生活问题运动(BlackLivesMatterMovement)波及世界大多数地区。美国人民已通过这些行动清楚地认识到他们的主要问题是由美国而不是由其他国家造成的。无论是非洲裔美国人,还是美国的任何其他种族或宗教少数派,都不是现在威胁美国人的原因。对美国人民的威胁来自纽约和华盛顿的白人统治机构,而不是其他任何地方。

美国*府想要做的是试图在本国和其他国家,说服人民相信他们的问题不是美国造成的,而是其他一些国家造成的。这完全是一个谎言。

在美国,反非洲种族主义是最恐怖的一种种族主义形式,包括法西斯式的人身私刑、臭名昭著的吉姆·克劳法(JimCrow)下的种族隔离制度以及其他各种非公开形式的种族歧视。在此之前,美洲原住民也曾遭受过种族主义的迫害。此次事件是世界历史上受害人数最多,影响最严重的种族灭绝之一。在新的世界形势下,除美国种族主义的这些传统形式外,还增加了反穆斯林种族主义,特别是在特朗普的言辞和行动的推动下,世界上大多数人现在都受到美国*府的种族主义攻击。简而言之,一场“新冷战”将对国际种族主义推波助澜。

5.阻碍经济发展对人类的威胁

“新冷战”对人类的第五个威胁来自经济发展领域。解决世界贫困问题对改善当前人类的生存状况仍具有决定性意义。按照世界银行的国际标准,全世界只有16%的人口生活在“高收入”国家(即发达国家)中。这就意味着世界上84%的人口居住在发展中国家。

这个问题不是“混凝土和钢铁”的抽象经济问题,而是关于人们在生活中做出选择的真实能力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低收入经济体的预期寿命比高收入经济体要短17年。

中国的脱贫人口占全世界所有脱贫人口的70%以上。在仅仅71年的时间里,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已经从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晋升到高收入经济体的边缘。这不仅对中国人而言是一项巨大成就,而且世界上每个发展中国家都将为取得这样的成就而感到兴奋,这无疑是对世界上真正人权的最大贡献。

中国在甩掉百年耻辱后所取得的成就——跻身技术先进国家行列,帮助数亿人摆脱贫困,值得赞扬。大国之间的和平共处、互利共赢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需的。但是,对于中国人民来说,中国所取得的成就远不止于此。自从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自年以来,按目前的汇率计算,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增长的37%,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最近两年的情况更加突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年4月进行的最新预测,未来两年(~年),中国将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51%,印度为19%,美国仅为3%。此外,美国经济状况已经恶化。根据最新数据,美国在~年对世界增长的贡献可能为负,也就是说,到年底,美国经济仍将低于年底,而中国经济将显著增长。

全球减贫的程度取决于经济发展——中国当前的目标是彻底消除绝对贫困,并采用了各种有效的方法,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已经有数亿人脱贫。但是,美国发动“新冷战”,是在试图重新定位世界上所有国家,使之远离世界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分,转向其自身相对停滞不前的经济。这将增加世界贫困人口,对经济发展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总而言之,“新冷战”威胁的不仅仅是美国和中国,它威胁人类的未来。美国目前试图发动新一轮冷战的*策在最直接的意义上是对全人类的威胁。

因此,包容不同观点的广泛联合行动至关重要。在国际上,许多理智的人也会出于同样的理由反对“新冷战”,毕竟这与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口有直接利益。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有很多:许多人不想冒着死亡的风险,因为美国在应对新冠肺炎问题上的灾难性失败*策可能会导致这种风险;另一些人则担心战争的威胁——美国*府行为造成的国际恐怖主义,甚至核战争的威胁;其他人则反对种族主义,担心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或遭受美国阻碍经济发展的痛苦。不管如何,这一切都表明,“新冷战”不仅威胁中国,而且威胁全人类。

中国的国家利益与人类利益是完全一致的。所有这些力量与世界上任何反对“新冷战”的人,不论在其他具体问题上有何分歧,都能联合起来采取行动,共同努力,共同抗击疫情,反对战争,应对气候变化,反对一切形式的种族主义,共同促进实现经济和平发展。这不仅符合中国的利益,而且符合全人类的利益。

此次“拒绝新冷战”的众多参会者一致表示,任何形式的“新冷战”都是完全违背人类的利益,呼吁美国摒弃冷战思维,支持中美在相互对话的基础上建立关系,并致力于人类团结。因此,为了人类的利益,应该有一个简单的口号:“不要冷战!”并围绕这一问题开展真正而紧急的国际合作。

世界格局变革中的中美日关系

〔日〕五百旗头真赵杨(译)

当前的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不确定性增大,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都在激荡中调整。越来越受到世界瞩目的中国毫无疑问地将和美国共同成为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在未来的国际局势中承担起极为重要的角色。当前日中关系日趋回暖,而中美关系则处于非常严峻的对峙状态并将成为影响这场大变局走向的最大变数与关键点。这种对峙状态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经贸层面的贸易摩擦;二是先进科学技术层面的遏制与竞争;三是大国之间的战略博弈。

纵观世界史,由于大国力量对比变化所引起的国际格局调整经常导致严重的*事冲突,当然也有个别和平实现秩序转型的案例。格雷厄姆·艾利森(G.Allison)针对过去五百年间新崛起的国家与既有的大国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①]在15组研究案例中,11组是以战争收场的,只有4组国家最终和平解决了问题,其中包括地理大发现时西班牙和葡萄牙以教皇子午线为基准对世界殖民地的第一次瓜分以及东西德国在冷战结束时的重新统一,但其实上述二者具有例外性,真正没有招致战争的案例只有两个。第一个案例是从“英式和平”(PaxBritannica)向“美式和平”(PaxAmericana)的发展和过渡。作为世界上首个工业化国家的英国,从19世纪中期开始就是世界贸易的首要推动者、国际投资和金融领域的主导者和海上霸权或准霸权的持有者,在国际*治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然而在美国南北战争后,美国工业化势头迅猛发展,对英国形成了巨大挑战。当时的形势是:一方面德国正在逐步崛起,另一方面沙皇俄国通过吞并三汗国建立起威胁英属印度殖民地的*事基地。鉴于局势所困,大英帝国做出了无论如何不能与美国开战的判断。而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均得到了美国的援助,最终在二战中获胜。但二战结束后,获胜的英国却不得不“休养疗伤”,美国逐步崛起成为全球霸主,原来的“英式和平”自然而然地演变为“美式和平”。第二个案例是美苏之间的冷战,美苏两国在经济、*事等领域长期对抗却没有爆发战争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因为美苏间的关系是分栖共存的,这两大阵营存在长期的对峙和抗衡;二是因为核武器时代的美苏间是一种“相互保证毁灭”(MutualAssuredDestruction,M.A.D.)的状态。[②]

基于此产生的思考是,中国作为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强国美国二者间的关系将如何发展?想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深入解释如下三个问题:第一,美国的外交*策是如何构建起来的;第二,中国在崛起过程中应发展什么样的“大国文明”;第三,日本面临中美间的大国博弈应秉持什么样的角色以及日中间应如何对话与合作。

一、美国“孤立主义”外交*策的嬗变

当前,特朗普奉行“美国优先”*策,减少国际参与、减少对外援助,从中东撤*,不再充当“世界警察”,同时采取加征关税等一系列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措施。可以说,“美国优先”*策本身就是“孤立主义”外交*策。当然,美国的“孤立主义”*策并非始于特朗普*府,而是建国之初就已确定的基本*策理念。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最重要的*策主张就是认为美国不应该拥有同盟国,因为欧洲各国间的关系极为复杂,各种矛盾和利益关系相互交织,如果和某一国结盟的话,那么同盟国的敌国也将会成为美国的敌国,在激烈变化的国际关系中美国一定会被复杂的国际关系所埋没。美国不应被这种关系所*害,而应在新大陆上建设新的理想社会,即主张和奉行“孤立主义”。这种思想成为美国对外*策的原型,最后演变成为“门罗主义”,即不允许欧洲各国介入南北美洲大陆的事务。但问题是,这种情形能持续下去吗?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展开,美国的生产力飞速发展,19世纪后半叶的美国就像现在的中国一样,不断发展壮大起来。而同时,世界由于生产力的提升和科技的发展而愈加趋向于一个整体。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依旧保持奉行“孤立主义”的传统。对于在20世纪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最初坚持中立主义的态度,但当在日渐“缩小”的地球上德国开始对商船等进行无差别攻击后,美国的利益也受到严峻挑战,美国*府根据战事走向以及从自身利益的判断,决定参战。至此美国*府意识到,世界在变小而美国在变大,孤立主义已经没有市场,比起始终坚持中立而待一旦战争爆发再参与其中,更明智有效的做法是平时就积极参与国际*治,努力不使其演变成非其本意的异常事态。因此,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就像“美式和平”所象征的那样,美国开始成为全球*治、经济和*事实力最强并且积极主导战后世界秩序构建的国家。这种战后世界秩序的重构主要体现在经济和*治两个方面,经济方面的重要事件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治方面则是推动了联合国制度的构建。

德国与日本法西斯*权一直宣称其开战具有合理性,因为殖民国家在全世界都有殖民地,即拥有资源与市场,而德日两国不乏人才、技术水平高,却缺乏资源和市场。为了获得自己的势力范围,其“必须”用武力去对原有的势力圈进行再瓜分。从本质上讲,一战和二战都是先发达国家和后起发达国家争夺和瓜分势力范围的战争。因此,只要这样的局面不改变,就有可能再次出现“下一个德国和日本”。为了避免这种不稳定,同时也为了避免出现类似大萧条的经济危机,美国提出要在国际货币金融和贸易领域建立一整套新的制度,并牵头成立了两个重要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愿意加入并遵守规则的国家就可以从这两个机构中获得贷款或援助,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即自由贸易体系由此建立。可以说,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了经济层面上的新的世界秩序,即国家间要建立开放性市场,不要闭关自守,外汇、资本和贸易均可以自由地多边流动。它是一套既能够稳定其他国家又能够更多地促使美国获利的新秩序,也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另一个重要事件就是推动了联合国制度的建立。在霸权*治之下,强国用武力去压制和掠夺弱国被视为理所当然的时代持续了很长时间,但在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纷纷意识到通过武力去单方面地改变现状是不正确的,每个民族都拥有民族自决的权利,任何国家都不得违反。当有国家这样做的话,就需要有一个新的国际和平组织去阻止和惩罚这种行为,起到“国际警察”的作用,这就是罗斯福所提出的联合国制度。联合国最初的成员国包括美国、英国、苏联、中国,后来又包括了法国,这五个“警察”承担起管理世界的特别责任并拥有否决权。这种机制虽然并不完善,但确实形成了不诉诸战争去解决问题的新的世界规则。比如,对于那些当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平面稍微上升就会消失的国家,它们不必依靠国防能力去抵御外侮,而是可以根据互不侵犯的规则而生存。美国基于这样的构想创制并实施了这一套新制度是非常值得尊敬的事情,这也标志着美国从“孤立主义”走向了“世界主义”。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却由于被自己制定的规则所束缚而痛苦,似乎在挣扎着高喊以彰显其例外性。与此同时,美国也在承担维持运营世界秩序的高成本,特朗普认为这是一个“吃亏”的买卖。问题在于,当前特朗普和美国*府真的要回归“孤立主义”吗?虽然特朗普“美国优先”一类的*策表现出“孤立主义”倾向,但其实美国也清楚不能选择孤立主义,因为世界变小了,极端论是不可行的,更重要的是要同其他国家合作来维持国际秩序并实施改革。尤其在当下,中国的崛起和发展已经逼近了美国,美国的发展面临着重大的转折,在这样的时刻重新审视自己是尤为必要的。

二、中国的崛起与大国文明的内涵

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其发展模式也是世界历史中独一无二的。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邓小平领导的改革使中国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至年为止中国经济几乎保持了30年10%的年平均增长率。虽然日本也在20世纪60年代实现了“奇迹”般的经济高速增长,但这种增长仅持续了十余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持续了日本的两倍时间,加之本身巨大的经济体量,中国在年超越日本一举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

中国与日本另一个巨大的不同在于国家发展方针的差别。福田赳夫早已指出,日本不要成为*事大国。[③]战后的日本主要通过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来发展经济,实行有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方针,而战后防务工作则主要依靠美日同盟。事实上,一直以来日本也没有致力于发展超越防卫力量的武装力量,而是更希望能与亚洲各国保持和平关系,同时也在*府开发援助方面投入了很多资源。中国的情形与此不同,中国坚持传统的综合国力理论,其最主要的两个构成要素是经济实力和*事实力。基于这种观点,冷战结束后在中国经济实力快速上升过程中,其*事实力也在不断增强。尤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国防和*队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在这个过程中,邓小平也提出了“韬光养晦”的方针,“越发展越要谦虚”,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奉行此*策的时期,美国对中国的态度较为友好,秉持着“参与理论”(EngagementTheory)和“有责任的当事人”(ResponsibleStakeholder)身份,同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共享全球化的繁荣。然而,年发生的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使得中美关系异常紧张,这时又恰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关键时期,日本前首相小渊惠三建议克林顿从长远考虑,应同意中国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可以说,日本*府在当时对此的态度同样是较为积极的。

中国一直强调不会走历史上那种依靠侵略和扩张实现崛起的传统大国的老路,而是致力于探索一条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新路。但一直以来,仍然有一些声音在说中国“韬光养晦”的方针已经有所改变。尤其当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凸显出中国的快速崛起后,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周边国家对中国是否会放弃其多年来奉行的“韬光养晦”外交路线存在担忧和疑虑。而同年,面对由雷曼兄弟破产事件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府成功救市相伴随的,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地经济的回落与低迷,这些都不断加深了上述担忧与疑虑。而此时,有的中国学者也主张“可以从‘韬光养晦,戒骄戒躁’的遗训中毕业了”。不过我们仍应看到,习近平主席十分重视世界的公共财产,提倡共同发展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对于维护世界自由贸易体制和保护地球环境等特朗普*府所不屑参与和管理的领域,中国*府正展示出重视的态度,希望中国能够坚持下去。

中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全球化的红利,也是世界秩序稳定发展的成果。中国作为迅速崛起的大国,理应具备大国文明的两个要素——和平发展和遵守国家合作的价值基础。越是强国,越应考虑对人类共有需求的责任,背负起大国的使命感,需要深思熟虑如何自处才是对的,需要不断修正、进步、不犯错误,面对当前的复杂世界更要谨慎小心地应对,这才是未来大国应遵从的“王者之道”。中国和美国都应正确认识到“超级大国”背后隐藏的危险性,然后采取更有智慧的应对方式,担负起大国职责。

三、大国博弈之下的日本外交

在未来的国际局势中,美国和中国无疑是两个绝对重要的角色,针对目前中美大国博弈的局面,日本想要实现稳健的国际战略目标,应该“两条腿走路”,即坚持“日美同盟加日中协调”。日本的战略目标不应是成为另一个超级大国,而是应该成为协调中美关系的第三方,处于中美两国间和两国进行对话,以此增加相关问题的解决途径。

具体来说,一方面,日本必须坚持并加强日美同盟,但又不能过度依赖美国,要对内加强安保能力、对外提升外交能力。面对当前的全球局势,特朗普式的单边主义是行不通的,日本应与欧洲一同大力维护自由贸易和民主主义国际秩序。另一方面,日本同时要在亚洲地区建立良好的国际关系,日中两国应该“吴越同舟”,借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的契机加强自由贸易和地球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的合作。

应该看到,虽然在人类历史上已有许多国家比如美国、德国或日本在不同的时期实现兴盛,但是中国的崛起依然是非常难得且特殊的。美国和中国作为两个超大型国家在世界并存,已经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中国古语有云:存天道尽人事,此之谓*治。这是不变的真理,为此中美应携手合作,发挥大国领导作用。同时,日中间更应该展开积极的对话。这种对话不应仅局限于日中关系或中美博弈等话题,而应走向更高的层面,如共同商讨世界已受损秩序或不公平秩序架构的解决方法、地球的环境问题、老龄化问题等等。综上,我们应看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反全球化的行为不可取且无法持续,日中两国应该在世界自由贸易的体制内加强协调与合作以追求更多共同利益。同时,要秉持大观念上的统一、坚持大问题上的共同点,共同开拓一个超越以往对立关系的时代。

中美会爆发“新冷战”吗?

王文

近年来,美国特朗普*府在贸易、金融、科技、教育、南海、香港、新疆、人权等诸多领域频频打压中国。关于中美已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评价,甚至是中美“新冷战”的猜测,已成为当下两国舆论与国际媒体

1
查看完整版本: 本期推荐美国ldquo新冷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