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不负你的心
评张茂龙长篇报告文学《让我护佑你的心》
文:李炳银
在对张茂龙长篇报告文学《让我护佑你的心——“心佑工程”纪实》的推荐语中,我这样写到:“护人者重在护心,李庆国和他的‘心佑工程’团队,正是由救治先天心脏病患儿开始的实际的护心行动的。这是悲悯的善良护佑,是科学的医务救助,是心与心的靠近和温暖,至为神圣崇高,当为天地人钦敬!文学真实生动表达这样的人物故事,发掘弘扬大爱情感,乃不朽之善行书写矣!”
在未读到《让我护佑你的心》此书之前,只知道有很多人患有心脏病,且多是中老年人。但并不知道,“人类常见的疾病有百余种,出生缺陷是其中一类,每20个出生的孩子中,就有一个可能患有出生缺陷,其中先心病的患病率为28%,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据研究统计,患先天性心脏病,若早期不及时治疗,“一岁内的自然死亡率约为20%——50%”,医院小儿心脏中心主任刘迎龙教授介绍:在北京,先心病的患病率已经达到9%,像西藏、新疆、青海等海拔较高地区,普查结果显示,患病率已经达到14%。如今,我国每个新生儿中,大约有7——14个先心病患儿出生。年《中国医药》提示,我国是世界上先心病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之一,每年约有30多万先心病患儿出生。看到这些信息,真使人有点头皮发麻!同时也切实地感受到,李庆国他们的“心佑工程”的伟大、崇高现实作用。这样的行动,是疾患的治疗,是生命的守护,是人间大爱的铺展和传递,是如何评价都不会过高的至善行为!
作为一个文学研究者,我几乎总在读各样的书,但在读到张茂龙这部真实描绘中国社会人物精神情感,坚持行动的报告文学作品时候,突然就生出一种很强烈的感慨和激动。在现今的社会生活中,辉煌的收获,排山倒海,令人鼓舞;但抱怨的牢骚,也不绝于耳。人们对此似乎习以为常,在欢欣与抱怨中经历日常。可是,在这样纷繁多样的社会表现中,南京医院,李庆国和他的同行者汪露、姚昊、邵峻、耿直、李小波等,始于年时,因眼见于患有先天心脏病的孩童及父母亲人的无奈、忧思、苦痛煎熬的情形,在因心脏手术医生很少,先心手术医生更是“稀缺资源”时,主动向难题逼近,萌动筹建着重面对先心病患者提供实施手术的专项医治团队——“心佑工程”,毅然决心以自己的爱心温情和医疗技术,尽力给他们科学的救治,使之回归正常,享受人生欢乐和幸福的行动,非常使我感动和对他们产生敬意!虽然,如今对于全国每年大约30万先天心脏病患者,只有8万人才可能有机会得到救治的情形感到忧虑,但李庆国与“心佑工程”的开展推进,无疑是这个问题向解决的方向发展的积极力量。
在这部历史地追踪和实际地真实展现李庆国他们“心佑工程”起始发展表现历程的作品中,作者张茂龙深入现场,甚至在青海经历高原缺氧艰辛,对工程参与者圣洁的精神情感和各种医心仁德表现,进行采集和发现,为读者提供了非常真实丰富和多样的动人事例,使“让我护佑你的心”的目标和行动得到感天动地般的表现。作品开始描写到皖北五岁的孩子浩浩,在见到为自己治病挣钱长期未回家的父亲,高兴得扑向父亲怀中时,却因为患有“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先心病,兴奋过度,出现心力衰竭,刚刚喊了一声“爸爸”就突然失去了年幼生命的情形非常令人震撼和痛心。而再读到“心佑工程”团队不仅到苏北、还远征青海、新疆、西藏高原荒漠等很多地方,进行先心病普查并给许多因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承担手术费用,而病情危重的汉、藏、回、维吾尔等各族儿童,设法减免手术费用,成功手术,为某些地方开始培训这方面专业医疗人才,而使很多病患者和家庭,消除危机,解除担忧,将黑夜转换成光明,走向正常生活等相关内容的时候,就使原本沉重的心情有所缓释,对这些天使般的人们产生敬意!
“让我护佑你的心”。多么亲切温馨的语言和美好的愿望。但是,实行起来却需要经历很多的曲折艰难和付出大量的汗水劳动。李庆国从最初的动心和在相知者的支持下行动迈步,也并非一路顺畅,怀疑、担忧、考验等许多医疗事务内外的力量都需要面对。但是,心与心是相通的。正是不能回避和忽略很多先心病患儿的生命危险和痛苦表现,出于医者解除疾患的职业目标,“心佑工程”团队的人们,方才产生了向艰难挺进的勇气,才有了实现自己理想和梦想的追寻。在经历了与各类患者的生存、死亡和救治的复杂情形之后,实践使他们收获到善与爱和科学技术的意义价值,虽历曲折艰难而不悔,一直奋力开拓精进的精神行动坚持,正是来自于这种心灵的崇高和感情的纯粹浓烈,可谓大爱无疆!从作品中非常高兴地看到,“心佑工程”已经被江苏等地和社会各方的人们认可支持,更大更多的心门在打开!这是“心佑工程”的引领和推动,更是社会的福音!
报告文学作家,可以有很多种题材表达选择。但我还是要肯定和赞赏张茂龙这一次的选择表达。这种因为医病而益人益世的题材内容选择表达,具有分明的文学神圣品格。相比于某些功利偏狭,简单应对的文学表现,这样的作为显然是独立和真诚的,是一种近乎义、出乎情、发乎声的优质表达。作品注重真实事实的质朴呈现和现象问题的思考,对于生命的悲悯忧患和拯救生命的行动的热情赞赏,在很多地方都令人感动。文学因此而表现出个性和杰出的意义价值,我为此而欣慰。
作者简介
李炳银:男,陕西省临潼县人。年始,曾在空*服役3年。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先后在国家出版局、《文艺报》工作。年调入中国作家协会研究部从事当代文学研究工作。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会长。
前哨午报喜欢文章,就点击左下角的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