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返乡心有所“薯”谋发展
年,初中毕业体检时,姚美秀被检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因病辍学在家,她不想成为家里的负担,只身前往昆明闯荡。20岁时,病情越发严重,她不得已返乡回家静养。
她的家乡甸尾乡铁所村,虽然地理位置偏僻,但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马铃薯的生长,姚美秀的父母常年种植马铃薯。“那个年代种植马铃薯,只为了能吃饱饭,靠马铃薯致富想都不敢想。”姚美秀说。
建水县甸尾乡铁所村(卢怡昆摄)
“我记得很清楚,那年家里种的马铃薯只能卖到2角钱一公斤,我只好把马铃薯运到外地去卖。”正是这次经历彻底地改变了想法。外地较高的售价让姚美秀发现了商机,从此跟马铃薯“较上了劲”,研究如何提高马铃薯的价值。
姚美秀(中)在田里和种植户交流(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随着市场的开拓,姚美秀发现本地品种的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不高,她开始引进新品种,并对各个品种进行长达几年的试种和比对,最后挑选出最优良的品种向农户推广。
姚美秀靠种马铃薯成了当地的“明星”,可她没忘记乡亲们。年,她带领十几名村民,借贷筹资成立了福新果蔬专业合作社。
科技兴“薯”精益求精促发展
目前,姚美秀除了在本村种植马铃薯品种“合作88”,还将其推广到了建水县西庄镇和曲江镇、石屏县龙朋镇等地。
福新果蔬专业合作社(卢怡昆摄)
远眺建水县甸尾乡铁所村(张舒摄)
几年来,姚美秀又试种了多个品种。她说:“时间一长,品种就会产生退化现象,产量和品质会逐年下降。我要抓紧时间,为农户找到新的替代品种。”
除了精益求精地研究新品种,姚美秀还做了很多事。她深知农技示范推广的重要性,积极承担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亩优质无公害标准化马铃薯基地建设”和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项目,以“*支部+合作社+示范基地”的新模式建立“百亩核心区”2个、“千亩展示区”2个、“万亩示范区”2个,辐射面积突破5万亩,示范区域平均亩产量达公斤以上。
姚美秀在工作(卢怡昆摄)
在姚美秀和科技人员的努力下,建水的马铃薯在每年4月就能上市,比全国其他地方提前至少一个月,这些马铃薯除卖往全国各地,还远销越南、缅甸等国家。
俯瞰福新果蔬专业合作社(张舒摄)
“早上市一个月可不得了,市场好时,一亩能多赚多元,当地农户靠卖马铃薯就能创收好多万元。”合作社成员赵玲梅说。
综合自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云南发布、红河妇女之声、本报资料库责编:张哲心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红河日报(hhrb_hh)!
爆料、广告— 投稿邮箱:hh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