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治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会议盘点第十九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C
TUhjnbcbe - 2021/6/8 16:15:00

年4月22日,第十九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CCIF)在河北省石家庄太行国宾馆隆重召开。CCIF大会主席、医院霍勇教授,大会执行主席、医院傅向华教授,大会执行主席、医院李建平教授共同出席了CCIF新闻发布会。会上,霍勇教授全面回顾了历届CCIF的杰出成就,并对CCIF的办会宗旨和未来发展发表了精彩的报告。《门诊》杂志前方记者为您带来CCIF现场报道。

再接再厉,共谋发展——第十九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开幕

CCIF大会主席霍勇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介入论坛的背景、主题、意义和介入论坛的发展历程。霍勇教授谈到,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作为国内心血管介入领域最早的全国性学术会议之一,始终秉承“规范、推广、提高”的办会宗旨,在过去十八届会议中,CCIF的足迹遍及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大连、南京、天津、西安、长沙、哈尔滨、杭州、郑州、济南、南宁、太原、兰州、贵阳等中国大陆各个省、市、自治区。极大地推动了介入心脏病学在中国的发展,缩小了我国介入心脏病学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培训大批我国心血管介入领域的专业人才,提高了我国心血管疾病专业队伍的素质。

?阅读全文

,例/年——年中国大陆地区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数据公布

近十年来,我国PCI技术发展迅速。自年至今,中国大陆地区每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数据的发布,不仅是对冠心病介入数量数据的展示,更是对我国介入治疗质量的一次公开检验。从霍勇教授在年4月23日第19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CCIF)上公布的年中国大陆地区冠心病介入治疗数据来看,我国大陆地区冠心病介入治疗不仅发生了量的变化,更有着质的飞跃。《门诊》杂志为您带来最为详尽的数据分析和解读。

?阅读全文

植入总数增长,质控继续提高——年中国大陆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数据发布

根据年中国心血管病年度报告中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者总数约2.9亿人,其中高血压病2.7亿,脑卒中万,心肌梗死万,心力衰竭万,肺源性心脏病万,风湿性心脏病万,先天性心脏病万,肥厚性心脏病万。相对而言,农村心血管病发病率比城市低,但由于治疗不及时等原因其死亡率与城市相似;中国心脏性猝死发病率与亚洲其他国家基本持平,总体而言呈上升趋势;房颤的抗凝治疗取得了一定成绩,城市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比例从10%上升到40%~50%,但是农村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仍相对落后。

?阅读全文

年中国大陆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数据发布

自年Porstmann等首次报道经心导管封堵动脉导管未闭(PDA)以来,利用介入性方法治疗其他心内缺损,如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等已有近40年的历史。近年来,我国先心病的介入数量虽然每年都有增长,但相比外科先心病治疗的增长速度,介入治疗的发展速度仍比较缓慢。在第19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CCIF)上,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质控中心主任、中医院蒋世良医院朱鲜阳教授照分别为我们分享了医院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数据及医院先心病介入治疗数据。《门诊》杂志记者现场为您带来这些珍贵数据的完整报道及详尽分析。

?阅读全文

STEMIⅡ期项目介绍与成果汇报

年4月22日16时10分,STEMIⅡ期项目介绍与成果汇报新闻发布会于河北太行国宾馆中山厅举行。医院陈韵岱教授担任本场发布会主持。STEMIⅡ期项目发起人、医院霍勇教授作为项目主汇报人,分享了STEMIⅡ期项目第一阶段的项目进展情况。近五年的数据来看,在*府逐渐重视的基础上,可以看出项目几年来推动的成效。但目前,医院整体能够得到的救治少,效率低且慢,这归结于没有完整的体系支撑。

?阅读全文

立足基层,拯救心梗——中国胸痛中心新闻发布会现场报道

在开场致辞中,陈纪言教授指出,急性心肌梗死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其最佳治疗方案即快速开通冠状动脉血管。当前,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由于中间环节出现某些问题而存在延迟现象,以往数据统计只有约5%的患者得到救治。陈纪言教授强调,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胸痛中心的建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尤为重要。在年正式发布了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体系后,国家卫计委即给予大力支持。从开通绿色通道到年胸痛中心的建设,再到区域协同救治理念,已走过了五年时间。截止年4月18日为止,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已经完成7批认证工作,全国已经在线注册的胸痛中心共计家,其中63家医院通过了认证。通过胸痛中心的建设,目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率已下降到2%左右,大医院对急性心梗救治时间已控制在70分钟内,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阅读全文

基层心肌梗死急救网络建设新闻发布会

对于基层心肌梗死急救网络建设,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相互帮扶,基层心肌梗死急救网络建设应通过建立医护定期学习课程、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建立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安排科室医生、护士定期汇报与全科室讨论,共同进步;通过健康宣教制度将远程医疗带进患者家中、医院知名度;

1
查看完整版本: 会议盘点第十九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