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怀孕32周的妈妈恳求医生:
“愿意尽一切可能,为孩子争取生的希望。”
术后当天,为先心病胎儿主刀实施介入手术的上海交通大医院院长孙锟称:
“羊水清亮,说明胎儿在术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术后第三天,医院宣布:
“母亲和胎儿均顺利度过术后危险期,胎儿主动脉瓣狭窄由极重度减轻为轻到中度,极大促进了左心发育,减轻了心脏负荷,并为出生后的进一步手术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
本周,在中国上海,我们见证了一个生命奇迹的诞生。
上海医院供图
7月17日,亚洲首例由单个医疗中心独立完成的胎儿先天性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宫内球囊扩张手术,在上海交通大医院成功完成。
这个手术,是在不分娩的前提下,仅通过B超的引导,利用穿刺针进入孕妇子宫内,在仅32周胎儿的小心脏内实施的高难度介入手术。
这个手术的成功,不仅带给了这个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原本几乎不可能顺利出生的宝宝未来生存的希望,更标志着我国对于出生缺陷患儿的医疗干预水平正在与发达国家并肩。
一位母亲的心愿:
“求求医生,帮我留下孩子”
35岁的上海准妈妈在怀孕24周时,通过产检发现,腹中胎儿患有一种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心脏主动脉瓣狭窄。
在明知道胎儿在出生的时候就可能死亡,即使活下来也需要接受多次心脏手术,孩子日后的生活质量、身体状况、疾病预后都可能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一位母亲的本能仍然让她做出了决定:留下孩子。
随后妈妈被转到医院治疗,作为国内率先开展儿童先医院,医院小儿心血管团队一直在努力攻克子宫内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
孕31周时,情况已变得十分危急:胎儿主动脉瓣压差由25mmHg已逐渐升高到近90mmHg,左右心室也逐渐比例失调,同时出现了心包积液和二尖瓣反流。
所有迹象均表明,胎儿的主动脉瓣狭窄向极重度的方向发展。这意味着,胎儿的先心病病情出现了恶化,如不干预,极有可能危及胎儿。
四团队联手:
仅用30分钟手术成功
经过严格的医学评估和伦理评估,以及在孕妇夫妻的坚决要求下,医院决定:为她的宝宝实行胎儿宫内心脏介入治疗。
宫内介入治疗的目的,是尽早帮胎儿打通、改善主动脉血流,能促进左心室发育,为出生后双心室循环创造机会。
但是,介入手术如果失败,不但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母体。至今,全球仅有余例临床病例,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占大多数,技术成功率超过50%。
上海医院供图
17日上午,六七个科室、十几名医生围在躺在手术台上的孕妇周围,所有人都严阵以待:怕穿刺不准,怕胎心慢了,怕突然宫缩——万一出现紧急情况,TA可能只有几分钟的“被抢救时间”。
首先登场的是麻醉团队:注入镇静药物,密切观察妈妈和胎儿的各项指标。
然后是产科团队:精准穿刺,找到脐血管;并确保穿刺针通过妈妈的肚皮、子宫、胎儿胸壁,最终送入胎儿左心室。
小儿心脏外科团队:将扩张导丝和球囊送至左心室,微调导丝,通过严重狭窄的主动脉瓣,把扩张球囊送到指定位置——最终,撑开狭窄的主动脉瓣。
宫内先心病介入手术图示
上海医院供图
同时,新生儿科团队一直在紧张观望。
一旦出现特发情况,产科、小儿心脏外科、新生儿科会马上启动备用方案:在30秒到1分钟内,确保胎儿剖腹娩出,马上对新生儿进行先心病外科手术。
幸运的是,30分钟过去,宫内球囊扩张术成功。
羊水穿刺显示:羊水清亮,母子都无出血。
麻醉医生汇报:母子心率稳定,母亲循环正常。
超声显示:胎儿的主动脉跨瓣流速降至3m/s,压差降至36mmHg。这说明狭窄降至轻中度。
孩子将继续在妈妈的子宫内成长。
全场医生欢庆击掌。
孙锟院长,小儿心血管科主任陈笋、武育蓉主任医师,妇产科主任汪希鹏、王磊副主任医师,麻醉科主任石学银、张成密医生等多学科专家团队,共同实施本例手术
上海医院供图
摘下胎儿医学的“皇冠”
挽救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在宫内,像对成人一样,完成对胎儿的诊断治疗:这是胎儿医学的皇冠。
孙锟院长介绍,从卵子受精算起,到妊娠第8周,胎儿的心脏发育情况基本定型——是否正常、会否发生先心病、会是什么问题,都已决定。到妊娠第11~13周,先天性心脏病就会露出端倪。
《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显示,我国每年新增出生缺陷例数达90万。其中,先天性心脏病超过13万例,是我国最主要的出生缺陷类型。随着二孩完全放开,高龄、高危孕产妇增多,这类出生缺陷的发病率也会一定增加。
“先天性心脏病并不可怕,经过产前准确的检查及评估,大多数患儿出生后经过及时干预,就能获得非常理想的结果,”孙锟院长说。
本文来源:健康界综合上观新闻、新民晚报
编辑:王欢
除标注外图片来源:Pixabay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