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治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ldquo鼻病毒rdquo导致停
TUhjnbcbe - 2021/5/5 19:19:00

中小学、幼儿园“神兽”均已归笼,家长们欢呼雀跃。可是近期“鼻病*”又上了热搜,家长们开始了困惑、担心。

“鼻病*”最近可是近期家长群里出现的高频词。

何为鼻病*?

鼻病*很古老,约年前的古埃及和我国《*帝内经》已经有咳嗽、鼻分泌物的症状描述,北宋开始有了“感冒”的病名,并且逐渐区分了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并有了详尽的诊治方案;公元前年左右,希波克拉底在其“流行病学”描述了呼吸道传染病冬季流行。

鼻病*(RhV)最适于在33℃~35℃组织中生长与复制,所以相对于肺部的37℃,它更适于在人的鼻腔(33摄氏度)生长,传播途径短故潜伏期亦短(0.5-4天,平均2天),大量鼻涕、鼻塞、打喷嚏等鼻部症状。春季突然降温或者秋季高发,鼻部保温(比如戴口罩)有助于减少传播和减轻症状。

发病的原因分析:

1、鼻病*是导致普通感冒最常见的病原体,占全部病例的20%-40%。由鼻病*引起的急性病*性鼻炎传染性强、潜伏期短,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暴发。

2、当前是鼻病*感染的高发季节,加上复学时间不长,大量学生人群自社区集中到学校,为病*在学校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旦个别传染源进入学校,容易短时间内引起暴发。

3、该病症状轻微,很少出现发热,难以通过晨午检发现,未能阻止有急性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的学生进入校园和班级。

感染鼻病*的症状:

对于低年龄婴儿、早产儿或者既往有慢性病如哮喘、先心病、营养不良、贫血、维生素AD缺乏、免疫缺陷等人群,鼻病*可能导致哮喘发作、肺炎、中枢感染等较严重后遗症,同时易合并其他病*或者支原体、细菌等感染,需警惕。感染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家长怎么做?

科学防控,切断传播途径

1.家长每日监测孩子的健康状况。对出现咳嗽、流涕、打喷嚏、鼻塞等上呼吸道症状的病例进行家庭隔离。2.如果在上学期间出现上呼吸道症状,学生家长应及时将孩子带回家。3.如孩子只是出现轻微咳嗽、咽痛、流涕等症状,请居家隔离5天,一般可自愈,勿扎堆前往医疗机构。隔离期满、症状消失后,经家长承诺、学校卫生老师评估,可返校。4.居家隔离期间,如出现并发症或症状较严重者应及时送医就诊。就诊途中尽量少接触其他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全程戴口罩,就医时配合医生做好采样检测工作,将诊断情况及时告知老师。5.家庭成员中如有感冒症状的,应戴好口罩,做好居家隔离,注意居室的通风、消*,不聚集用餐,使用公筷。6.与孩子一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多通风,不共用毛巾手帕,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子遮住口、鼻等。7.注意休息,补充营养,适当的进行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如需了解更多,请加助教老师一对一咨询可以加VIP服务(如已经有助教老师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鼻病毒rdquo导致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