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病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存在多种观点及学说,主要观点认为是由于产伤、胎位异常等造成的胸锁乳突肌血肿机化、挛缩。还有观点认为是宫内胸锁乳突肌受压迫,造成肌肉纤维化而萎缩。总之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发病原因是患侧胸锁乳突肌的纤维化和挛缩。临床表现临床上表现为患儿出生后即可摸到颈部一侧胸锁乳突肌部位的包块,头偏向患侧,下颌转向健侧。若在早期没能得到及时的治疗,患儿的颈部胸锁乳突肌会愈加明显,挛缩变短,摸起来像一条紧绷的绳索,活动会受到影响,严重者可导致头面部发育不对称、斜视和脊柱侧弯等。分型
1肿块型。卵圆形肿块:肿块位于患侧胸锁乳突肌的中下段且肿块大小不一,轮廓清晰,触摸肿块质地较硬,形状为卵圆形。条索状肿块:肿块不明显,胸锁乳突肌变粗缩短,可摸及条索状包块。
2发育不良型。患侧胸锁乳突肌轻度痉挛,无肿块,控头不良,患侧颜面小于正常颜面,患侧眼、耳、口角较健侧低,伴斜方肌等颈周围肌肉萎缩。
辅助检查
B超:超声可观察双侧胸锁乳突肌及肿块的部位、大小、内部回声情况。该病的超声特点是早期胸锁乳突肌局部呈梭形肿大,与正常肌纤维连续性好。肿块无包膜、形态多成梭形,也可表现为胸锁乳突肌弥漫性肿大。治疗方法1、保守治疗
适用于1岁以内的患儿,主要是手法按摩,促使患侧的胸锁乳突肌被牵拉伸长,目的是使肿块及早消散,防止肌肉纤维发生挛缩。2、手术治疗
适用于1岁以上保守治疗失败的患儿。
(1)传统手术治疗:胸锁乳突肌切断术,术后颈部会遗留手术疤痕,影响美观。如果患儿有疤痕体质,外观会更加难看。(2)与传统手术方法比较:目前腔镜下行胸锁乳突肌切断松解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是首选方法。刀口位于腋下,不仅手术视野清晰,创伤小,出血量少,疗效显著,而且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少,同时还具有非常好的美容效果。切口选在锁骨下5厘米左右,甚至可在腋窝附近,不外露,且切口小(仅3mm),同时出血极少,松解彻底不逊于开放切开手术,手术时间短。由于微创,病人术后疼痛轻,局部粘连轻微,可以早期开始功能锻炼,很快就能活动自如。术后持续功能锻炼3个月,复查可见颈部对称,活动无受限,胸锁乳突肌附着点重新愈合犹如正常。END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