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治疗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致敬吴钟凯敢于挑战最困难的心脏手术
TUhjnbcbe - 2021/4/24 16:23:00

家住佛山市的梁先生从未想过,自己会因为一根3厘米长的鱼刺而差点丧命。

今年3月30日,梁先生在吃晚饭时误吞了鱼刺,或许是因为喝了酒导致反射神经迟滞,他并没有感到明显不适。这一耽搁就是十多天,直到某天吃饭时有“顶住”的感觉,梁先生才匆匆就医,医院在CT检查中发现了那根鱼刺。

可是此时,鱼刺在食道的不停蠕动下,已经越扎越深,穿透食道以及紧邻食道的纵膈,径直扎入人体最粗的大动脉——胸降主动脉,对梁先生造成两处致命伤。一处在食道内已经形成了瘘,瘘口处已有感染,食道分泌物也会从瘘口进入胸腔引起更为严重的感染;另一处是在胸降主动脉形成了假性的主动脉瘤,这个瘤的瘤壁非常脆弱,一旦破裂,梁先生就可能在一瞬间因大出血而休克死亡。

梁先医院,医院敢收治。“医院不敢收治是可以理解的,梁先生的病情可以说是凶险异常。医院统计的该类型手术共23例,仅3例存活。”某位了解情况的医生说。

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心脏外科主任吴钟凯教授在同学群里看到梁先生这个病例,决定把他冒险救回来。在他的召集下,中山一院集结了多个学科专家,分批接力,五个复杂手术一气呵成,最终将梁先生从*门关里拉了回来。

“我当时是考虑他还这么年轻,做这么高难度的手术虽然九死一生,但仍有一线希望。”吴钟凯说,这是他愿意冒险一搏的原因。类似的复杂疑难手术,吴钟凯做过很多。在同事眼中,他专啃硬骨头,能克服各种困难让病人转危为安,而在病人眼中,他就是最令人放心的医生。

执着探索心脏未知领域

翻看吴钟凯的履历,会被他在临床、科研和教学上取得的荣誉而感佩: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广州十大杰出青年、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广东省医学领*人才、羊城好医生、岭南名医……

心脏外科是一门高、精、尖学科,手术复杂,风险大,需要雄厚的理论基础及多学科配合。心脏外科医生更需要具备精湛的医术、开拓创新的精神,才能最大限度地救治病人。“一个医生自己能够救治的病人是有限的,而探索发现心脏的未知领域是无止境的。”吴钟凯说,正是这种信念,让他在从医30余年里不断战胜各种挑战。

吴钟凯是中山医系统的嫡系,而且是最优秀的那群人之一。~年,吴钟凯在中山医科大学(今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医学系全英班学习,以年级第一的成绩毕业后留校,并荣获首届梁智鸿外科奖学金(唯一获得者)。

在中山一院完成常规的轮科之后,吴钟凯选择了留在心脏外科,自此与心血管专业结下了不解之缘。“首先是因为喜欢做手术,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可以说没有比外科救人救得更爽的职业了,”谈及这一选择,吴钟凯笑说,“其次是有前辈认为我应该去最难的学科,去接受挑战,所以我选择了它。”

刚开始工作时,为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吴钟医院,主动参与别人都不愿意做的深夜急诊手术,乐于观摩各种疑难手术。总住院医生这项工作,他一共做了5年(常规只需1年)。“虽然很苦很累,但其乐无穷。”吴钟凯说,这段时间最大的收获就是“把别人十几年的培养周期全完成了”。年,时年28岁的吴钟凯成功主刀了代表当时心脏外科水平的法洛四联症手术。

年,吴钟凯开始了他的另一项挑战——远赴冠心病高发地芬兰深造。“当时在国内做手术已经到达了瓶颈状态,所以就想去学习更多的技术。之所以去芬兰,医院主要做冠脉搭桥手术,而当时国内的冠心病患者也渐渐多起来了。”吴钟凯回忆。

在芬兰,生活条件很艰苦,但学习条件很好,图书馆里可查阅到所有医学文献的全文,这深深地吸引着吴钟凯,他白天上班,晚上泡实验室和图书馆,饿了就用面包和茶水充饥。他的勤奋令图书馆管理员也为之感动,申请安装了一部电脑专门供他使用。

吴钟凯对医学近乎痴迷的态度让导师刮目相看。他在手术技巧方面的天赋,使导师开了特例,放手由他主刀为病人做心脏手术,还协助他申请了十多项科研基金,并对他做出这样的评价:“吴的好学和优秀值得同行的尊重和信任。”

年,吴钟凯回国,随即将所学运用到临床工作中,他敢于打破传统的救治方式,大胆尝试新技术,结合国内患者的病情特点,成功开展多种高、难、新手术,使华南地区冠心病外科学科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年4月,身患心脏病终末期的刘先生到中山一院求医,其时情况很危急,若得不到及时医治,刘先生一年内可能会死于心脏衰竭。吴钟凯决定采用高难度的四种手术同台进行:冠状动脉搭桥+左心室室壁瘤切除+二尖瓣人工瓣膜置换+心脏冠脉前降支内膜剥脱术,将病人成功救下,这也是国内首例“一心同施四种手术”。

同时,在科研上,吴钟凯也持续发力。迄今已获得超过万元人民币的研究基金资助;发表SCI论文余篇;其设计改良的术式——改良保留瓣膜下结构二尖瓣置换术被国际瓣膜病指南引用,是为数不多的中国临床手术方法被国际指南采纳的文章……

他的这些对心脏未知领域的探索,不仅提高了我国心脏外科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也极大地推动着该学科的发展。

专啃硬骨头

30余年的行医生涯,吴钟凯完成大大小小的手术数千台,其中有很多特别复杂疑难的,往往没有先例可循,更像一场场遭遇战,但吴钟凯总能凭着他精湛的医术、雄厚的理论知识,以及中山一院强大的多学科协作,漂亮地赢得一场场战斗。这让他成为人们眼中的啃硬骨头专家,也让中山一院的心脏外科声誉日隆。

年4月的一天,一名在广州工作生活的加拿大人MichaelHorvath因为心脏衰竭、呼吸衰竭以及重症肺炎入中山一院治疗。他的病情恶化得很快,不到一周,已被转入CCU(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的他心脑肺肝肾5个重要脏器都出现衰竭——通常情况下,如果人的4个重要脏器衰竭,死亡率即可达到%。

▲吴钟凯为MichaelHorvath手术

家属将Michael的情况发往加拿大多伦多这个心脏外科权威集结地,得到的反馈是:生还机会渺茫。

但中山一院没有放弃Michael,吴钟凯也没有放弃。他跟超声医学科副主任林红教授将患者入院后的所有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一帧一帧地重新追查,最终在瓣尖的位置发现了一条飘动的赘生物,“很细,一不留神就会错过。”

根据以往经验判断,两位专家认为导致患者病情严重的罪魁祸首,很大可能就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简称IE)。“IE患者往往从起病到明确诊断,感染和急性心衰均已比较严重,常规的内科治疗措施如果效果不佳,只有急诊体外循环手术清除感染病灶,修复受累的瓣膜结构才能挽救患者生命。”吴钟凯说。

他当即拍板,为Michael进行二尖瓣替换术(全部二尖瓣装置)+心内异物取出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置管术+体外循环辅助开放性心脏手术。他成功了,术后转入心脏外科ICU的Michael左心功能在第一天就恢复到正常水平,术后第三天拔除了气管插管,术后一周顺利转出了ICU。

“这真是个奇迹!非常感谢吴钟凯教授及其团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的手术获得了%的成功,真的非常感谢,救急扶危不分国籍。”医院的感谢信中,Michael这样写道。

让吴钟凯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叫肥肥(化名)的“袖珍宝宝”。因患双胎输血综合征,出生体重只有克的肥肥脑袋还没有医生的拳头大,诞生20天便在中山一院接受心脏手术,为他主刀的正是吴钟凯。

吴钟凯介绍,肥肥出生后很快出现了致命的心力衰竭,肺及其他重要器官功能也受严重影响,手术治疗成了唯一的方法。但体重越轻的早产儿,做心脏手术风险越大,更何况肥肥有多器官功能障碍,凝血功能也异常,比一般早产儿脆弱得多。然而,已经失去一个宝宝的年轻爸妈不愿放弃肥肥,医生也在尽一切可能挽救他。

手术做得很成功,但吴钟凯一直为孩子悬着心,“这个孩子有这么多的严重并发症,存活机会有多少,说心里话,我当时心里一点底都没有。”身经百战的他坦言。

所幸的是,在医生绞尽脑汁的治疗下,肥肥克服了一道又一道难关,最终坚强地活了下来。“有这么多器官功能障碍、病得这么严重的宝宝都能救回来,而且现在也活得很健康,真是太不容易了。”吴钟凯感慨。

吴钟凯妙手挽救的既有新生儿,也有耄耋老人。年,他成功为一名84岁高龄的高危患者实施了主动脉瓣生物瓣膜置换手术,据公开报道检索,这是当时广东省内因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进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年龄最大的患者。

“因为担心瓣膜上的赘生物掉下来,进入血液循环会有严重后果,所以我们手术做得非常快。”吴钟凯说,只用40多分钟就顺利做完了手术。术后患者不仅实现了当天拔除气管插管,还避免了血液透析,安全转回普通病房。

“做这类手术,60岁以下的人群风险不大,但超过60岁,每增加5岁手术风险就增加1%。”吴钟凯指出,随着技术的进步,如今高龄患者已不再成为心脏手术的禁区,但80岁以上的老人换瓣膜依旧罕见。

“医院里医生的责任,要去掌握更多的前沿知识,去创新,去承担,去引领这个行业的发展。”当被问及为何屡屡挑战一些大难度的手术时,吴钟凯说。

患者的利益高于一切

身为一名外科医生,吴钟凯认为患者的利益高于一切。使患者得到有效、安全的治疗,又能负担得起医疗费用,是医生应尽的职责。为了自己的信条,他从不多开一张检查单;尽量使用有效的便宜药治疗;尽量方便患者看病;认真负责对待每一台手术,使病人能尽快恢复出院,降低医疗费用……他以自己的行动赢得了病人的信赖。

有一次,吴钟凯在运动时小腿受伤,但有两名慕名而来的病人已经做好术前准备,为了不耽误病人的治疗,他带伤上台,连续两天都是单脚站立4个小时,顺利完成了这两个冠脉搭桥加瓣膜置换手术。

吴钟凯对病人的爱心也体现在他主持的一项活动中。从年起,中山一院每年都会发起“爱济童心基金”——关爱先天性心脏病贫困儿童公益活动,募集手术费用帮助农村特困户、城市低保户家庭及其他贫困家庭的先心病儿童,给未满14周岁、具有手术适应症的贫困先心病儿童进行手术治疗。

▲吴钟凯主持关爱先天性心脏病贫困儿童公益活动

在很多人眼里,先天性心脏病或许是短命的代名词。事实上确实如此,一些先心病患儿如果不经过人为干预,大部分活不到3岁,死亡率极高。先天性心脏病作为新生儿出生缺陷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是影响新生儿期和儿童期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广东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先心病患病率大概为千分之六至八,广东又是人口大省,粗略统计下来,广东省每年出生的先心病患儿就有1万多人。

“原则上小儿先心病越早手术治疗效果越好,”吴钟凯说,小儿先心病并不是不治之症,大部分先心病患儿都能通过手术有效治疗和痊愈,完全能和正常人一样学习和生活。但有很多贫困家庭因为经济原因不得不放弃治疗,这很令人痛心。吴钟凯决心要帮助他们。

“不是说他们不愿意治疗自己的孩子,是实在没有这个能力,”吴钟凯说,在一次活动中,他率领团队去到一个小县城,却没有见到之前排查出来的3名先心病患儿,“原来他们住得偏僻,连赶来城里的车费都付不起。”于是他们决定带着仪器前往,到了车开不进去的地方便雇摩托车,连摩托车也去不了的地方就步行,终于赶到患儿家中。经过详细检查后认为3名小孩都需要做手术,吴钟凯决定立即将他们送往中山一院,“医保报销之外的手术费用,我们基金全部覆盖。”

“这些先心病患儿虽然一开始因为家庭经济的原因无法及时治疗,但是现在还不晚,希望社会各界都能引起足够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致敬吴钟凯敢于挑战最困难的心脏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