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医学论坛报》记者孙云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年4月30日C2版,转载请注明。
4月24日~26日,第十八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介入论坛)在贵阳召开。今年介入论坛提出了“再规范、再推广、再提高”的宗旨。会议期间,一年一度的心血管介入治疗领域(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数据发布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冠心病介入治疗30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适应证逐渐明确
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霍勇教授指出,冠心病介入治疗在中国走过了30年历程,其适应证逐渐变迁和明确。在发展伊始,稳定性心绞痛是介入治疗唯一适应证,然而后来开展的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大多只是缓解症状、减少未来接受介入或搭桥手术的需要,并不能降低患者未来死亡风险。恰恰对于原来是禁忌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成为最有力的救治手段,这一点在学术界已经非常明确。
霍教授强调,介入医生同时应当谨记,介入治疗只是冠心病综合干预手段的一部分。30年的介入治疗使无数患者获益,当然,任何事物或技术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或完美的,实践是检验技术发展的唯一标准。
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现状
我国冠心病介入诊疗质量控制工作已经进行了5个年头。在这5年里,我们明确了冠心病介入诊疗主导管理机构,介入诊疗质控从松散到紧密,质控指标不断完善。
全国病例数:霍教授介绍,年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网络直报例数例,加上省级质控中医院数据,总例数达到例。从-年病例增长速度来看(分别为24.8%、19.7%、14.0%、16.9%、10.2%),年增速较之前减缓。年,全国平均百万人口病例数.86例,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质量评价:整体上,冠心病介入治疗指证把握及器械使用较为合理,92%的病例为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值得一提的是,年STEMI患者实施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比例达到33.49%,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这是近5年来的首次提升。可以说,这与近年来学会大力推动的“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项目”、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和建设及其他相关工作分不开。
冠心病介入治疗死亡率(术后5天)、人均支架数稳定在较低水平,且有所降低。药物洗脱支架使用比例、桡动脉入路仍然占绝大多数。
全*质控情况:医院韩雅玲院士介绍,年9月总后勤部卫生部批准成立了*队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质控中心和质控委员会。准入方面,完成全*73家医院人次介入资质准入,其中冠心病介入资质医师人;培训方面,全*共有43个国家级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其中冠心病基地22个;质控方面,开发建立了全*心血管介入治疗病例直报系统,收集心血管介入治疗病例数,其中冠脉介入例。
年,全*共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例。围术期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人均支架数控制在合理范围。STEMI直接PCI比例为45.11%。
改进空间:霍勇教授客观评价,当前病例漏报问题仍然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