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治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闫朝武全球首例射频房间隔造口术CURB
TUhjnbcbe - 2021/3/18 23:49:00

背景简介

左心衰竭(HeartFailure,简称左心衰)是由左室代偿功能不全所致,以肺循环淤血为主要特征,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治疗方法主要以抗心药物为主。然而,经过优化药物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难以凑效,存在严重的胸闷、憋气等症状,伴随活动耐受力下降,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上述症状的出现与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导致的左房-肺循环淤血有关,可通过经导管房间隔造口降低左房压力,改善左心衰的症状,从而提高活动耐量。近年来国际上已有多个临床研究证实了其疗效。

目前临床应用的房间隔造口术存在诸多弊端:一、难以做到个体化精准造口;二、所造房间隔瘘口容易再闭塞;三、心脏内植入器械带来的潜在风险。针对这些问题,医院闫朝武教授提出了射频房间隔造口术(CURB术式),这一全新方法克服了传统术式的弊端,能够根据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量身定做”瘘口,真正达到了精准治疗,所造瘘口保持长期稳定开通,解决了“再闭塞”难题;手术安全性高,避免了心脏内植入器械的潜在风险。前期,闫朝武教授已将该方法应用在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治疗中并获得成功,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JAmCollCardiol.;72:-),受邀在年欧洲心脏病学大会(ESC)做了该术式的专题发言,于年中国心脏病大会(CHC)上做手术演示。

年9月25日,闫朝武教授团队首次应用经导管射频房间隔造口术(CURB术式)治疗左心衰患者并获得圆满成功,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临床症状均获得大幅改善,这进一步验证了该术式的临床疗效,同时也为此类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ClinicalTrials.govID:NCT)。相关病例资料如下:

病例摘要:患者女性,66岁。主因反复胸闷、心悸4年,加重1月来诊。4年前于活动后出现胸闷、心悸伴憋气,偶有后背部疼痛,无黑蒙及晕厥;1个月前症状加重,伴双下肢浮肿,活动耐力逐渐下降。我院超声心动图及心脏磁共振检查提示“肥厚型心肌病”,临床诊断为“肥厚非梗阻型心肌病心功能Ⅲ级(NYHA分级)”。予抗心衰药物治疗,但症状缓解不明显。为进一步明确病因并改善临床症状,经讨论后建议行左、右心导管检查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术中左室舒张末期压力水平,决定是否行经导管射频房间隔造口术(CURB术式)。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相关病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于年9月25日进行介入手术,术中详细资料如下:

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呈右优势型。左、右冠状动脉管腔通畅,未见狭窄及阻塞性病变。

左心导管检查(mmHg):主动脉压力/68(87);左室压力/22(65),提示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左室到主动脉连续测压无压差。

图解:左心导管检查提示,左室舒张末期压力明显升高,为22mmHg。

右心导管检查(mmHg):肺动脉压力44/17(27),提示轻度肺动脉高压;右房压力9/4(6)。

穿刺房间隔后左房测压(mmHg):左房压力30/18(21),提示压力明显升高;

射频房间隔造口术前、术后心房压力变化:

左心房平均压力(mmHg)右房平均压力(mmHg)压差(mmHg)术前术后

术后临床症状:患者胸闷、憋气及背痛等症状均几近消失,运动耐受力大幅提高;术后心肺运动试验:患者无氧阈(AT)占百分预计值从术前67%升高至术后74%(正常值>80%)。

图解:射频房间隔造口术根据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个体化精准造口;红色箭头所示为扩张过程中球囊中央形成的“腰征”(左图),完全扩张后,“腰征”消失(右图)。

图解:射频房间隔造口术后,左房平均压力降低到正常水平。患者胸闷、憋气等症状即刻缓解,次日患者下地活动后,困扰多年的胸闷、背痛等症状几近消失。

图解:应用射频消融导管对瘘口边缘进行消融,从而确保瘘口稳定,抑制其再闭塞。

图解:术前患者双肺淤血重,术后双肺淤血明显缓解。

图解:超声心动图提示,术后通过所造房间隔瘘口,房水平可见左向右分流。

图解:术前患者房间隔完整,术后房间隔制作出一边缘清晰的瘘口(红色箭头所示),其前后径约5mm。

图解:闫朝武主任、李世国主任、王建德主任等在进行手术操作。

图解:手术组成员合影。

射频房间隔造口术治疗左心衰竭的适应症:

(1)年龄≥18周岁;

(2)明确的慢性心力衰竭症状、体征,药物疗效欠佳伴NYHA心功能分级III或IV级,持续3个月以上;

(3)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4)动脉收缩压≥90mmHg;

(5)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LVEF20-40%伴左室舒张末期压力或PCWP≥18mmHg;

(6)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LVEF>40%伴左室舒张末期压力或PCWP≥18mmHg;

射频房间隔造口术的目的及优势:

主要目的:通过制造房水平左向右分流,从而降低左房压力,缓解双肺淤血,改善临床症状并提高运动耐受力。另外,也可改善终末期心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为心脏移植提供过渡。

主要优势:个体化造口,长期稳定开通,非器械植入。

专家简介

闫朝武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院

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学组委员,卫计委先心病介入培训基地导师,教育部科技评价与评审专家。从事心血管病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工作近20年。擅长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及主动脉病变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独立完成各类心导管检查及心脏介入手术近万台,特别是在复杂结构性心脏病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拥有8项国际首创新技术,其中就包括本文提到的房间隔造口的全新术式:CURB(联合应用射频消融和球囊扩张),并在临床应用中获得成功,解决了长期困扰临床的房间隔造口再闭塞难题。

目前获得多项科研奖励,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中华医学会科技奖等等。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6项,参与其它相关研究课题8项。发表研究论文超过60篇(SCI论文18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国际权威心血管病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此外还参与编写《结构性心脏病规范化防治--从指南到实践》、《先天性心脏病心导管术》、《疑难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病磁共振诊断学》等多部学术论著。目前拥有国际首创的经导管室间隔穿刺系统,新型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等多项PCT专利。

延伸阅读闫朝武:联合应用射频消融和球囊扩张房间隔造口术

获取更多资讯,

1
查看完整版本: 闫朝武全球首例射频房间隔造口术CU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