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作者简介
李雪灵,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医学院,医院心内科住院医师,主要从事各类心血管疾病诊治及相关研究。
本期指导作者简介
金钦阳,医院主治医师医学博士。浙江省康复医学会青年委员。目前主要从事心力衰竭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抗凝治疗对于房颤患者预防卒中至关重要,目前非瓣膜性房颤的抗凝药物也从华法林的1.0时代发展到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达比加群酯、沙班类)的2.0时代,再到抗凝药物拮抗剂的3.0时代。利伐沙班是全球第1个口服FXa直接抑制剂,生物利用度高、出血副作用小,较达比加群酯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亦能使用,在临床中使用更加广泛。当然利伐沙班也存在出血风险,年FDA批准FXa抑制剂拮抗剂—Andexxa上市,但目前国内尚无该类药物。
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物(PCC)被建议可用于FXa抑制剂引起的出血,但尚未通过FDA评估,其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缺乏大型数据研究。近期,发表在Circulation[1]上的一项多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显示,在阿哌沙班或利伐沙班相关性颅内出血(ICH)患者中,予以PCC治疗后能达到81.8%的止血率,同时伴有3.8%的血栓风险。该研究数据来源于被AHA/AHS认证的26个卒中医学中心,入选.01.01至.03.01因阿哌沙班或利伐沙班相关性颅内出血(ICH)并使用PCC治疗的患者,排除使用其他抗凝药或肝病患者,共纳入例。该研究包括两个主要分析组:安全性和止血效果。安全性分析主要是对纳入患者评估其在出院时或PCC治疗30天时血栓发生事件;根据改良的Sarode标准,主要疗效结果以止血极佳或良好的患者所占的百分比进行评估。次要结果包括评估在各个时期(PCC给药后0-5、6-14和15-30天)患者的住院死亡率、住院时间、输液相关反应和血栓事件。患者的基线特征
纳入患者中,有例(78.6%)因房颤病史使用FXa抑制剂抗凝药物,有例(44.8%)患者利伐沙班抗凝,55.2%患者使用阿哌沙班。例(45.1%)患者发生颅内出血(ICH),34.5%患者有硬膜下出血。77.5%患者接受中位初始剂量43.8U/kg的4PCC治疗(25.6-49.8U/kg),其余患者使用aPCC初始剂量26.7U/kg(23.8-48.3U/kg)。所有患者入院使用PCC治疗的中位时间是2.6小时(1.5-4.3h)。结果显示,例(65.3%)患者符合止血疗效分析纳入标准,其中例(81.8%)使用PCC治疗后止血极佳或良好,79例(22.2%)患者无明显效果。PCC治疗期间有53例(12.2%)患者住院死亡,患者中位ICU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0和6.0天。研究者通过头颅CT或MRI记录最大血肿大小,以最大血肿变化百分比用于判定止血效果,与基线相比,血肿增大0-20%止血极佳,20-35%为止血良好,35%止血效果差。PCC治疗的止血效果评估
PCC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估
安全性评估:例患者中有25人(3.8%)在住院期间有血栓事件记录,88%事件(22/25发生在PCC治疗后的14天内。15例DVT血栓事件,1例PE患者,在发生的10例动脉血栓事件中,8例患者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且均为房颤患者。39例(5.9%)患者在住院期间重新开始抗凝,中位数为从入院之日起8.2(5.2-13.9)天。抗凝恢复后发生1例血栓事件(DVT)。总共例(19%)患者住院期间死亡。PCC治疗的血栓事件、抗凝重启及住院死亡分析
之江心学评述:该研究是迄今最大、最全面的关于PCC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评估。研究观察到PCC治疗后的高止血率(81.8%)和3.8%血栓形成率。研究结果支持了目前的指南建议,即PCC是此类人群的一种可行的治疗选择,并为PCC治疗阿哌沙班和利伐沙班诱导的脑出血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该研究最主要的局限性是一项观察性研究,需要进一步RCT研究证据支持。每个颅内出血部位之间治疗模式存在差异,包括PCC剂量及类型。该研究也探讨了PCC与Andexxa对FXa抑制剂相关ICH的临床效果,但因Andexxa参与患者数量较少,数据目前还在收集中。由于在本研究中使用的预先指定的标准中缺乏明确的标准来评估这些出血类型的止血情况,因此,在止血效果分析中没有包括原发性硬膜外或任何脑室内出血的患者,排除此类患者可能影响结论。这项研究为PCC的临床有效性提供了有价值的、实用的依据,为房颤患者FXa抑制剂抗凝后脑出血治疗提供了方案。当然未来需要进一步的大型RCT研究来验证评估PCC用于FXa抑制剂相关ICH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与特异性拮抗剂Andexxa的对比,期待FXa抑制剂拮抗剂加速房颤3.0时代的到来。参考文献
NGPanos,AMCook,SJohn,GMJonesandGNeurocriticalCareSocietyPharmacyStudy,FactorXaInhibitor-RelatedIntracranialHemorrhage(FiX-ICH):ResultsfromaMulticenter,ObservationalCohortReceivingProthrombinComplexConcentrates.Circulation.Apr8.
医院心血管内科简介
心内科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各方面人才。医生38名(其中博士学位15名,硕士学位17名);正高职称10名,副高职称13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4名。护理人员60人,副主任护师2名。目前有张床位,其中CCU20张,心导管室3个,心功能室1个,拥有世界最先进的DSA机3台、电生理仪2台,飞利浦心超机1台。是浙江省唯一的国家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培训基地,同时也是浙江省仅有的一家同时具备“冠脉介入、射频消融和起搏、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成人)”三大心脏介医院。是中国胸痛中心、心衰中心、房颤中心、CRT植入技术培训基地。是国内最早引进先进的心内膜激动标测系统(Ensite)医院之一,在无X射线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省内率先开展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抢救急性心肌梗塞泵衰竭。也是国内最早应用冠脉内血栓吸出术治医院之一。应用经皮心肺辅助循环支持技术(叶克膜),打破极危重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禁区。在省内最早采用介入技术封堵心肌梗塞室间隔穿孔,努力拯救高危患者的生命。在浙江省率先应用Amplazer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其中包括在国际心血管病研究领域最顶尖的杂志Circulation、Hypertension、JournalofHypertension、AmericanJournalofHypertension、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等发表SCI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其它厅局级等课题40余项。荣获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三等奖各1项。
未来可期
王利宏主任简介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院心内科主任、大内科教研室主任,杭州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内科学教研室主任,浙江省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曾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工作。目前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心脏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技术推广与培训工作委员会委员,长三角心血管联盟副主席,浙江省心血管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房颤中心联盟副主席。入选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浙江省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10余项,以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在Circulation等杂志发表SCI论文3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荣获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是国家重点专项十三五计划、国家卫计委重点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心电与循环》、《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编委,Diabetes、InternationalJournalofCardiology等杂志审稿人。是国家卫生部心脏介入手术培训导师,已主刀完成各种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冷冻消融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左心耳封堵术和先心病、冠心病介入手术等数千例。
“之江心学”往期回顾1、之江心学:“祸从口出”的房颤2、CKD4-5期患者使用ACEI/ARB,心脏肾脏结局如何?3、之江心学:瘦得快还增加房颤风险?4、之江心学:siRNA治疗!从“猎户座”开始,降脂治疗或将再进化!5、之江心学:房颤中风,但左心耳血栓溶不掉怎么办?可以直接堵!6、之江心学:“小酌怡情”?不,“小酌”诱发房颤7、之江心学:终于等到你,三尖瓣病变迎来介入治疗时代8、之江心学:新型降糖药SGLT2i可降低糖尿病患者房颤/房扑发生风险9、之江心学:左主干病变的华山论剑10、之江心学:心病还需“新药”医——Vericiguat11、之江心学:心脏脉冲电场消融——肺静脉电隔离的未来?12、之江心学:无导线左室起搏——WiSE-CRT重磅袭来13、急性冠脉综合征围术期与之江心学:从SECURE-PCI研究回顾10年间的相关进展14、之江心学:儿童左室心尖部起搏:可行性及对心室功能的长期影响15、之江心学:心力衰竭病人如何科学算命?16、之江心学:胺碘酮会致癌吗?17、之江心学:两扇心“门“同时漏风,要不要一起修
18、之江心学:运动能降低房颤和室性心律失常风险
19、之江心学:高出血风险患者植入药物涂层洗脱支架,无聚合物还是聚合物
20、之江心学:肥胖房颤患者治疗双管齐下:减肥手术导管射频消融术
21、之江心学:“孤僻”的aVR导联,居然可用于肥厚型心肌病猝死风险的预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