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治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庞瑞垠为心立传的生命礼赞
TUhjnbcbe - 2021/2/20 18:02:00
北京白癜风的价格 http://pf.39.net/bdfyy/bdfzj/

前哨午报编辑部

联系QQ

为心立传的生命礼赞——张茂龙《让我护佑你的心》读札庞瑞垠

在我国当代宏大的报告文学作家群里,张茂龙不是一个新手。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多年来,他有二十余部作品问世。虽不能说每一部都是珠玑佳构,但其中的《黑户》曾名噪一时,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好人周光裕》亦曾被中央电视台拍摄成电视连续剧,受到广大观众的点赞。于此彰显了他热忱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让我护佑你的心》是张茂龙的新作,全书36万字,实质只写了一个字:心。谋篇布局,勾划铺陈也都是围绕“心”这个字展开的。

心脏是生命之门,这毋庸置疑,谁都清楚。然而,心脏的结构,不同因素引发的心脏疾病,尤其是这本书着力叙写的先天性心脏疾病,除专业医务工作者外,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则是陌生、神秘甚或是畏惧的。

张茂龙选择了这个题材,作为医学门外汉,不用说,是个繁难的挑战。他行吗?这部书的成色究竟如何呢?读罢,自然有了答案。

人类常见的疾病有百余种,出生缺陷是其中一种,每20个出生的孩子中就有一个可能患有出生缺陷,其中先天性心脏疾病(先心病)的患病率为20%,在所有出生缺陷疾病中持续排名第一,而在所有出生缺陷疾病导致死亡数也排名第一。在我国,每年约有30万名新生儿确诊为先心病,其中只有8万名左右的新生儿可以得到及时手术。这意味着20多万名不能得到及时手术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家庭将因此饱受痛苦。在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一个家庭有一个先心病患儿,很快就会因病致贫,一个家庭也就毁了。可见,先心病不仅是影响我国儿童身心健康和人口生存质量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同时,关涉到扶贫、脱贫、建设共同富裕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国策的实现。

《让我护佑你的心》将先心病的防治护佑,放在宏阔的扶贫攻坚、建设小康社会这一背景下来写,凸显了其时代性和现实感。拉近了读者与作者、主人公、患儿及其家属的距离。随着阅读的递进,亲切感便油然而生,仿佛这一切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而怦然心动。时不时的叹息、感动、激奋、欣慰,最后引归到对先心病患儿的关切,对“心佑工程”先进集体的敬意。

这一切,来自不易,作者接受这一挑战后,可谓做足了功课。他不仅阅读了大量心血管医学的书籍,还向南京医院(二附院)的专家和护理人员虚心求教。这样,我们才能在书中看到了有关心脏构造、心血管疾病、先心病的介绍。作者尽可能用读者能懂的文字加以表述,而这样的“知识普及”又是必需的,免除了往后阅读时遇到的诸多病例理解上的障碍。就先心病而言,书中写到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再有法洛氏四联症等及其危害程度,而手术的成功和治愈,破除了人们对此类疾病的神秘感和恐惧感,让我们真切地了解心脏,善待心脏。

既然是写“心佑工程”,作者不吝笔墨,浓墨重彩写了这一工程的“前世今生”。心血管这个门类,在二附院原来是个弱项。该院从引进人才到建立心血管诊疗中心,到发起心佑工程,开展健康扶贫活动,不断地从城市走向农村,由苏北行扩展到新疆行、陕北行、贵州行、皖北行,真正是持续发力,大爱无疆,使“心佑工程”成为国家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伟大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意义不单纯是一场爱心行动,作品的价值于此自然地得到了体现。

“心佑工程”是靠人发起实施的,同一切文学样式类似,报告文学无疑是要将写人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让我护佑你的心》亦复如此。作者实际上写了一个先进集体,笔墨多花在李庆国、李小波、耿直、汪露、袁振茂、邵峻、姚昊、陆凤霞,赵向东、钟小雨、张国强、周桂华等身上。他们每个人都有故事,各具个性,各有亮点。其中,李庆国、耿直、汪露、邵峻的集体跳槽又成了二附院建立心血管诊疗中心的关键,并促成了其后“心佑工程”的启动和运作。李、耿、汪、邵原本医院司职,但该院藏龙卧虎、人才济济,尽管他们也很努力,却未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中国医学博大精深,千百年来沿袭了医者仁心、悬壶济世的优秀传统,这与当今医者德艺双馨、为人民服务的说法一脉相承,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价值观,正是在这一点上,他们几个人认识上高度一致,于是一拍即合,甘冒“跳槽”的种种责疑和非议。“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毅然来到心血管科几未成形的二附院,扎下根来,从头做起,经过一番奋斗,终于闯出了一片天地,可以说,没有他们的此番“跳槽”,并由此吸引了更多人才。那么,所谓“心佑工程”,则无从谈起,更不可能在七年之内,先后为名先心病患儿动了手术,挽救了条生命,也挽救了个家庭,在践行脱贫攻坚的国家战略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下面,来说说李庆国,这是一位贯穿全书的人物,腼腆、憨厚、勤奋、朴实,是李庆国留给人们的外在印象。如今他是二附院副院长、知名心外科专家、教授、博导,另有其他头衔。可谁知道,他最初的起点只是盐城卫生中等专业学校医士专业的一名学生,毕医院外科从业。可是,这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农家子弟,性格中最突出之处便是攀登和逆行,他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从不满足于现状。工作两年后,他考入江苏职工医科大学,拿到大专文凭,医院。然而,他没有止步,一起漏诊引起的患者死亡事故,使他痛感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不足。于是,医院普外科进修,这里名医云集,实习医生大多是硕士、博士,而自己只是一名大专生。他带学生做阑尾炎手术,学生是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而自己,怎么说呢?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必须要继续攀登。这样,他不顾种种议论,医院领导的理解与支持下做了艰苦的准备,报考了南京大学医学院,以优异成绩录取为普外科专业研究生,后又改读心胸外科专业,医院心胸外科主任王东进。王东进何人?他从医30多年,带领团队完成各类心脏手术过万例,成功率高达99%,被誉为心脏上的拆弹专家,年被中宣部和国家卫健委评为全国十大最美医生之一。名师出高徒,在王东进言传身教,悉心培养下,研究生毕业时,李庆国已经能做二尖瓣替换这样的手术。在他年博士毕业的时候,已经可以主刀做A型主动脉夹层这种高难度的心外大手术。彼时,能做这种手术的专家,全国也就一百多位,可以说,他已达到医术精湛的境界。研究生毕业后,医院工作,医院。他牢记导师王东进“心外科医生,不到最后一刻,不到万不得已,绝不放弃生命”的教诲,兢兢业业的工作,踏踏实实的做人。直到那次“跳槽”,人生又有了一次转折,到了二附院。这里,心血管门类诊治是短板,他逆行而上,从引进人才入手,打破病患稀缺的现状,调整合并相关科室,建立心血管诊疗中心。一系列扎实的运作后,在院领导的支持下,他发起了“心佑工程”这一前所未有的爱心行动,而后便是走出去,由苏北行相继扩展到新疆行、陕北行、贵州行、皖北行……调查研究,“筛选”先心病患儿,术后跟进随访,真正是持续发力,大爱无疆,而所有这一切,李庆国都是引领者、主心骨。这从书中展现的一个个病例,一件件跌宕起伏的感人故事中,都能获得真切的感受,读来荡气回肠。

作为心血管诊疗中心主任,李庆国统领先心病的手术,亲自深入农村“筛选”,回访,协调院内外相关医疗项目的合作。年12月,他曾参与团中央第18批博士服务团成员,到青海挂职,任西宁市市长助理,协助分管卫生的副市长工作,一年中医院等开展A型主动脉夹层、冠心病心脏不停跳搭桥等四十多例手术,组织了江苏青海两省心血管医学专业的交流合作,医院建立了心脏冠脉分中心,医院特聘专家,博士生导师的身份为青海心血管专业培养了多名人才。

诚然,李庆国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孤立的,其中有各地慈善机构(包括香港)、爱心人士、志愿者的支持和奉献,但他的组织、协调以及亲力亲为才是最为重要的。对此,作者有多层次,多侧面的描述。其内心情感的揭示也颇具功力,深化了人物形象的塑造,限于篇幅,在此不再赘言。

李庆国此人平素话不多,注意实干,只是有几句话他倒是常挂在嘴边。他说:“别人做不了的手术,不太愿意做的手术,咱们来做。”、“竭尽所能去挽救每一个生命,是我们医生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作为心外科医生,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轻言放弃。”、“医生看病,既要看病,更要看人。”……这里有医术精湛的底气,有责无旁贷的担当,有生命第一的情怀,从中更可以看到高尚的人格修养。他真不愧是王东进嫡传的弟子。以他的性格,他是不会在已取得的既有成就上止步的。他志存高远,目光早已盯上如何彻底解决先心病这“治本”问题上,并有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其建言献策也引起了主管部门的重视。歌曰:我们的希望不是梦,但愿早日梦想成真,让我们为李庆国们,为广大先心病患者祝福吧!

书中除了倾力描绘塑造了一群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心佑工程”践行者、可敬的医务工作者外,也写了形形式式的先心病患儿及其亲属。那位放弃自己癌症治疗救儿的父亲,还有那位为了救儿身患肝硬化依然打工筹款的母亲,都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尤其是那个因患法洛四联症晕倒在苏北泗阳街头,身无分文被李庆国团队救治的贵州打工仔张广怀的故事,直让人感动莫名。欠钱看病,已非凡举,一年后,张广怀母子千里迢迢来到二附院,分文不差的还钱,委实是个奇迹,“诚信患者”的事迹因此而广为传播,让人们感受到了以诚信为本的医患关系和浓浓的人情暖意。

《让我护佑你的心——心佑工程纪实》是江苏乃至全国第一部讲述医护人员在脱贫攻坚一线,守护贫困群众身体健康,传递大爱仁心的长篇报告文学。全书结构完整,人物设置具代表性,事件的选择也颇典型,文笔明快,评述精准,说是一本佳作,应该不是恭维之语。

最后,说一说作者。在一般人印象中,张茂龙有着壮实的块头,不苟言笑,行事多少有点粗率。然而,细察之,此君崇尚正义,助人为乐,侠肝义胆。写这本书,也可以像某些人那样,记录口述,电脑搜索,电话采访加上所谓合理想象,闭门造车,来它一个“短平快”交差。然而,张茂龙不是这样,他涉足的是一个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他是用心去写心的。对他来说,惟有深入一线,现场观察,体验,获取的素材才是真正可靠的。于是,他一次次随“心佑工程”的医护人员去农村去边疆,苦民所苦,忧民所忧,无惧劳累,感同身受。书中有一帧他在青海采访“高原反应”的照片,一介硬汉,殓目吸氧,是那样疲惫,无助,看了,令人满是心怜,感佩,照片折射的其实是一种精神,那就是不畏艰难,负重前行。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和发扬的,希望我们的作家都能用心去体验,去写作,以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作人民的真正代言人。

历史研究交流

个人成就展示

文艺欣赏漫谈

人生体会感悟

前哨午报

感谢对原创文章的支持和鼓掌:-)

1
查看完整版本: 庞瑞垠为心立传的生命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