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
是学界精英,
创造了一个个上海医学界的第一、
国内医学界的众多首创;
他们,
在流金岁月里,
留下了上海医学砥砺前行的历史足迹。
为了铭记历史,激励后来者,在上海市医学会百年华诞之际开展“上海医学发展系列奖项”评选活动,旨在借学会百年华诞的契机,回顾上海医学发展的璀璨历史,展现上海医学闪耀的群星,展示上海医学发展的丰硕成果,以进一步调动和发挥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投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由上海市卫计委和上海市科协指导,上海市医学会主办的“上海医学发展系列奖项”评选活动,设“上海医学发展终身成就奖”和“上海医学发展杰出贡献奖”。经过单位推荐、材料申报、初评、终评及公示等规范的流程,最终评选出“终身成就奖”20名、“杰出贡献奖”30名。从本期开始,“上海科协”
年6月生,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小儿先心病研究所所长、国际小儿先心外科学会的创基会员,曾任上海交通大医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院长、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卫计委首批小儿心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心胸专业学组顾问、上海市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丁文祥教授是我国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的开创者,同时也是我国小儿心胸外科临床手术完成数量记录的保持者。迄今为止,他已完成先心病手术2万余例,其中主刀余例,成功率达97.5%。上世纪70年代,他自行设计了我国第一台小儿心肺机;进入80年代后,随着对心肺机的深入研究,在市科委的支持下,他主持的第三代国产体外膜肺氧合器的研究取得成功,为患儿在术中和术后危险期模拟肺功能提供氧气,该成果获得了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并在全国推广使用。除了学术研究方面的突破,丁文祥教授还积极推进我国小儿心胸外科的发展。年,医院与美国世界健康基金会合作开展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项目。年,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以下简称儿中心)启动建设,并于年落户上海浦东新区,丁文祥教授担任院长。在他的带领下,儿中心小儿心脏外科已经成为上海医学界的“名牌”和“名片”,年手医院第一。
丁文祥教授先后获得体外循环“杰出贡献奖”,世界儿科和先天性心脏病外科协会授予的“终身成就奖”,成为首次获得这一奖项的中国人。此外,他还获得过“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上海市医学领先学科带头人称号,以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卫生部科技进步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2项。
主任医师、教授、医院骨科名誉主任
年10月生,男,主任医师,教授,医院骨科名誉主任、终身教授,国际外科协会会员,曾任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顾问,上海市医学会手外科、显微外科专科分会顾问。
于仲嘉教授在骨科及显微外科领域内取得一系列成果,是我国“再造手”的创始人,先后设计并为各类缺手病人再造了8种不同类型的再造手。年,他首先以钛合金假体代替掌骨,把双侧第二足趾移植到前臂残端,成功再造了具有2个呈对指的再造手,被美国《读者文摘》杂志称为“中国手”(“Chinahand”)。年,他再造了具有三指的再造手;年又创造了用单足足趾再造手的新方法,使双手缺失再造双手成为可能。在法国里昂第七届国际显微外科会议上,“再造手”被评为大会首奖,在日本筑波国际博览会上,“再造手”被誉为中国近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他带领团队研发的“手或全手指缺失的再造技术”荣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桥式交叉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移植术”解决了临床上部分无法修复的严重伤残肢体血供的难题,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游离组织组合移植术”通过一次手术修复大面积或多元组织缺损的肢体,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于仲嘉教授是我国老一辈杰出的骨科和显微外科专家,被评为上海市科技功臣,荣获中国显微外科终身成就奖,享受*府特殊津贴。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年11月生,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耳鼻喉科研究所所长、中华《世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英文)》第一届编辑委员会名誉总编辑、《Laryngoscope》中文版名誉主编、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颅底外科分会第一届委员会顾问、医院学会听觉医学专业委员会顾问,曾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和上海市医学会耳鼻咽喉科专科分会主任委员。
王正敏院士悬壶济世、辛勤耕耘60余年,在保护和重建神经功能的耳——颅底显微外科、自主创新的人工耳蜗和内耳细胞损伤修复机制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他采用耳鼻手术入路分别成功治疗耳源性脑脓肿和脑脊液鼻漏;与神经科合作,成功完成迷路枕下联合入路摘除听神经瘤,为我国创建颅底外科作出早期贡献。他在国内率先成功开展胆脂瘤中耳炎鼓室成形术、显微激光镫骨外科、以内听道和侧颅底手术分别治疗梅尼埃病、面神经瘫痪、听神经瘤、颈静脉孔区和岩尖肿瘤,为创建我国中耳精准外科、耳神经外科和侧颅底外科作出重要贡献。他以三明治式复合瓣修复前颅底成功发展鼻前颅底肿瘤外科。与此同时,他与科技人员合作研制成功国产“人工耳蜗”“电测听仪”“深低温冷刀”和“争光霉素”。他的研究成果获科技进步奖国家级3项、省部级11项、国家专利19项。他亲自执教本科教育,培养研究生和博士后46名,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26次,编著13本著作教材和1本译著;并获国家精品课程和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王正敏院士执着追求、勇于开拓,先后获得澳大利亚*府奖和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成就奖、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医德楷模、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和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年11月生,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医院终身教授,曾任上海交通大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检验教育分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医学检验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检验专科分会及血液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王鸿利教授从医54年来,作为著名的血液专家,在血栓与止血领域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上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在国内率先提出“检验的优化组合诊断”和“在检验监测下个体化治疗”的新观点,使血栓病和出血病的精准诊断与治疗在20医院得以实现。他提出的“外科手术前必须检测PLT、APTT和PT,以防围手术期异常出血发生”得到卫生部采纳并下发文件全国执行,取得极大的社会效益。他建立了血友病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因子替代治疗的“中国方案”,世界血友病联盟将其纳入《血友病治疗指南》。他带领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遗传性出血病和血栓病的基因检测,发现国际和国内首先报道的基因突变余种,并对其中部分新突变进行了致病机制研究。他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4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余篇,SCI收录50篇,获得发明专利1项,主编专著60余部及5部国家规划教材。
王鸿利教授不仅为我国血栓与止血事业的发展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也为我国检验教育事业的发展及人才培养作出杰出的贡献。他是中国检验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在国内率先建立医学检验专业,所培养的数千名毕业生已经成为检验界的中流砥柱。他在医、教、研和人才培养工作中所取得的业绩,深得全国同道的广泛赞誉和爱戴,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及上海市教学名师奖,被评为中华检验医学十大杰出贡献人物。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年12月生,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曾任上海医科大学校长、国际抗癌联盟(UICC)理事、国家教委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副会长。
汤钊猷院士长期致力于肝癌的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首次提出“亚临床肝癌”概念,攻克早诊早治的关键技术,大幅度提高临床疗效;首次建成“高转移人肝癌模型系统”,并提出肝癌转移新理论。这两项研究成果显著提高了我国肝癌诊治水平,挽救了大批患者生命;并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年和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他积极推进国际和国内肿瘤学术交流,曾2次担任国际癌症大会肝癌会议主席,主办7届上海国际肝癌肝炎会议并任主席,成为亚太地区最有影响的肝病会议;主编《现代肿瘤学》等9本专著,参编《临床肿瘤学手册》等10本国际专著,发表SCI论文余篇。他热心科普,执笔撰写的《消灭与改造并举─院士抗癌新视点》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中国式抗癌─孙子兵法中的智慧》获年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
汤钊猷院士推动上海医科大学学科建设和肝癌研究所的发展,任校长期间,在国内医学院校首次实施“破格晋升”,使一批年青有为的学者成为学科带头人,在医学界产生较大影响。他领导肝癌研究所48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3次上海市模范集体。
汤钊猷院士从医63年,荣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国医学科学奖、中国工程科技奖、吴阶平医学奖、陈嘉庚生命科学奖和上海市科技功臣奖、上海市教育功臣奖,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白求恩奖章,年获邓小平同志接见。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年10月生,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院终身教授、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模拟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上海交通大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外科学会外科分会门静脉高压症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学会外科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先后被聘为法国外科学院外籍通讯院士及法国外科学院海外通讯院士、美国外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外科医学院荣誉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
李宏为教授在器官移植领域建树颇丰,2年,带领移植团队完成了国内首例劈离式肝移植,填补了国内空白;4年,成功实施一例肝、小肠联合移植,亚洲首例肝脏、胰腺、脾脏、胃、十二指肠、全小肠和结肠等7个脏器的联合移植,创造了多器官移植的奇迹;6年,完成上海市首例成人间亲体肝移植;7年,成功为一名15岁、体重达95公斤的肝豆状核变性女患者实施了上海首例“两供一受”活体肝移植,其劈离式和活体肝移植项目获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李宏为教授多年来潜心研究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提出个体化合适口径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理念,取得良好临床疗效。他也是医院内分泌外科的引领者,自年起,带领外科与内分泌科合作开展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的筛查和诊治工作,历经数年推广低领大弧形切口来代替“L”形切口行甲状腺癌颈淋巴廓清术。1年,张圣道、李宏为、汤耀卿为首的治疗小组,历时6个月,成功救治了一名心跳骤停8次的暴发性胰腺炎患者,并获得上海市医学成果二等奖。
李宏为教授行医50余载,担任医院院长期间内多次获得行*嘉奖。他与班子成员共同努力,紧跟医改形势,医院现代化改革和学科发展、人才培养,遵循“广博慈爱、追求卓越”的医院文化,逐步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医院运行机制,使医院的医、教、研和管理工作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奠定了医院在国内的领先地位。他曾2次被评为全国优秀院长,医院协会授予“医院院长终身成就奖”。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年8月生,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际著名肝胆外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海**医医院院长、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先后兼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学会副会长、全*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德医学协会副理事长、中日消化道外科学顾问、第三届CSCO委员会荣誉委员等重要学术职务。
吴孟超院士从事肝胆外科临床诊疗及理论研究已60年,是我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在肝癌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和成就。他最先提出肝脏“五叶四段”的解剖学理论;建立“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的肝脏止血技术;提出纠正肝癌术后常见的致命性生化代谢紊乱的新策略;率先成功施行了以中肝叶切除为代表的一系列标志性手术,建立了独具特色的我国肝脏外科理论和技术体系,创立了我国肝脏外科的学科体系。他提出晚期巨大肝癌“二期手术”的概念,为晚期肝癌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提出“肝癌复发再手术”的观点,显著延长了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提出肝癌的局部根治性治疗策略,使肝癌外科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到有机统一,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肝脏外科。目前,已建成运行的安亭新院和国家肝癌科学中心是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胆疾病诊疗中心和国家级肝癌研究科研平台,该平台有效提升了我国肝癌临床诊疗能力和集成化研究水平。
吴孟超院士先后获得了国家、*队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24项,出版《肝脏外科学》《腹部外科手术学图谱》《*家驷外科学》《肝癌与肝病》等医学专著20部,在国内外许多著名医学刊物上先后发表论文余篇。年,被中央*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5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8年,被评为“上海市教育功臣”。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员”“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同年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将第号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年,荣获“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学院荣誉院士称号”。
沈自尹
主任医师、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年3月生,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顾问、上海市科协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名誉所长。
沈自尹院士系统研究中医肾阳虚证的现代科学基础,发现肾阳虚证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是继发于垂体和下丘脑功能低下;同时观察到肾阳虚患者在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甲状腺轴存在功能低下或紊乱,观察到下丘脑是补肾阳药物发挥疗效的关键位点,在国际上首次显示中医证候有其客观的科学基础。基于上述发现,他开展了一系列临床研究,提高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下降相关病证的疗效。他带领的课题组采用了中医补肾序贯疗法,累计治疗余例儿重肾病综合征患儿,激素撤除成功率达到90%以上。他的课题组采用补肾法防治支气管哮喘季节性发作,对例患者采用随机、双盲研究,结果表明,加用补肾药的中西医结合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的对照组,补肾的疗效与其提高肾上腺皮质功能有关。沈自尹院士先后提出“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辨病和辨证相结合”“宏观辨证和微观辨证相结合”等著名观点,他的这些中西医结合理论和研究促进了中西医结合学科的产生发展。
沈自尹院士先后发表论文余篇,主编《肾的研究》《肾的研究续集》《中医理论现代研究》等著作,其中《肾的研究》已在日本两次翻译出版。他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全国医学卫生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卫生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共计23项。
主任医师、教授
年11月生,男,主任医师、教授、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精神分会主任委员,曾任中国残联康复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残联主席团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精神科专科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卫生部疾控局精神卫生和伤害防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张明园教授在从事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工作的50年间,开创了中国量化精神医学的先河,整合和发展了世界精神医学领域闻名遐迩的“上海模式”的精神病三级防治网,亲自主持完成我国首个老年痴呆和Alzheimer病流行病学研究。他创建的社区精神疾病康复模式被纳入中国残联和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他致力于精神卫生法制化建设,任上海市人大代表期间,连续两届提案并执笔起草《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为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起到了推动作用。他先后发表论文论著近篇,其中第一作者余篇;获国家、部(省市)级科技进步奖13项,其中第一完成人6项。
张明园教授长期在精神卫生和精神病学领域从事医教研防和管理工作,成绩斐然,获得卫生系统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卫生部先进工作者、中国残疾人康复先进工作者、上海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杰出贡献奖等殊荣,是中国推广科学精神医学方法的主要先行者之一,是中国精神卫生服务和法制化建设的主要缔造者之一,更是为中国精神医学事业登上世界学术舞台搭建进取之路的推动者之一。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年2月生,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风湿病学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风湿病学研究所荣誉所长、上海交通大医院终身教授、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风湿和免疫专业(上海)主任、澳大利亚风湿病学会荣誉会员、“LUPUS”“ClinicalRheumatology”等英文杂志编委,曾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学会风湿病专科分会主任委员、亚太地区风湿病学会联盟主席、美国风湿病著名杂志“ArthritisRheumatism”(中文版)主编、“上海医学”常务副主编等。
陈顺乐教授是上海交通大医院风湿病学科和上海市风湿病学研究所创始人,主持建立国内最大的狼疮核心家系遗传数据库,创立了PMC小剂量免疫抑制剂联合疗法,提高疗效的同时减少了副作用。他的团队与妇产科合作打破生育禁区,使狼疮患者成为母亲不再是奢望。他主持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研究课题曾多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教育部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9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出版SLE专著1本和卫生部“十一五”规划全国医学研究生规划教材1本。陈顺乐教授注重人才培养,多次主办国内外学术会议,特别是“第八届国际红斑狼疮会议”的成功举办,医院风湿病学科在国际红斑狼疮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也促进中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风湿病学事业的发展,为广大狼疮患者带来福音。
陈顺乐教授被国际同行誉为“中国的狼疮之父”,曾获美国风湿病学院的大师称号、亚太风湿病学联盟大师奖、中华风湿病学会“杰出贡献奖”、卫生部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和上海市十大职工科技创新英才称号等多项荣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点击“阅读原文”
了解更多上海医学会信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