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介入新技术在给患者带来实际利益的同时,所产生的辐射危害和辐射防护问题日益得到重视。近日,《循环》(Circulation)杂志发表的最新一项研究称,成年先天性心脏病(ACHD)患者在心脏手术中遭受的低剂量电离辐射(LDIR)与癌症发病率升高密切相关。
LDIR:癌症的独立预测危险因素这是第一个以人群为基础、分析LDIR暴露与癌症相关性的大型研究,数据来自加拿大魁北克先天性心脏病数据库,共纳入例ACHD非癌症患者。研究者记录了受试者与LDIR相关的心脏手术数量,并分为4个等级:0~1次、2~3次、4~5次、≥6次。随访期间,共例受试者诊断为癌症。采用巢式病例对照方法,每位癌症患者根据性别、年龄等匹配4位对照者。研究发现,ACHD人群中癌症累计发病率为15.3%(95%CI14.2~16.5)。与电离辐射暴露较少(≤1次)的患者相比,暴露于LDIR次数较多(≥6次)的患者发生癌症的风险明显升高(HR2.4,95%CI2.1~2.7)。
图1.LDIR暴露与非癌症存活率的关系。
此外,研究者也发现,LDIR是ACHD患者发生癌症的独立预测危险因素(OR1.08/每次手术,95%CI1.04~1.13)。在巢式病例对照队列中,与对照组相比,癌症患者整体LDIR相关心脏手术几率更高(vs./千人,P0.),主要为心导管术、胸部CT和核素成像。
启示:在不降低成像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辐射心脏手术中影像辐射引起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提示在患者生存期内应明智地使用各项相关操作。影像科医生应尽可能将辐射降到最低,在不降低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可考虑使用非LDIR操作进行替代。此次研究人群为成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未来应开展相关研究,探究心脏手术中的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儿童患者的影响。此外,有必要开展前瞻性研究,以证实这些结论,进而支持目前关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电离辐射监管的*策建议。
绿色电生理:引领零辐射的新潮流在心血管疾病的诊疗过程中,患者及临床工作人员常常遭受高剂量的电离辐射,而这种辐射可能对他们的健康造成重要影响。皮肤损伤:患者射线入射部位的皮肤接受的射线量最大,因此是辐射风险最大的器官。但造成皮肤损伤的阈剂量较大,介入操作中较少出现这种并发症。肿瘤:若患者的辐射是分次进行的,细胞有自我修复的时间,可减轻射线损伤,进而降低肿瘤风险。但有研究证明,电离辐射是儿童发生肿瘤的危险因素,且儿童手术时间通常长于成人,辐射时间也更长。遗传性异常:人体中对射线敏感的器官是性腺,造成男性永久不育的辐射阈剂量是3.5~6Gy,女性是2.5~6Gy。但心血管介入操作很少使性腺受到大剂量射线照射,危害相对较小。其实,心脏介入手术中受到电离辐射的不止患者,医护人员也深受其害,如导管室应用极为广泛的X射线对介入医生的辐射。与心脏病患者不同的是,心脏介入医生与导管室工作人员通常长时间反复地接触这类电离辐射,受到的辐射会随手术时间的增加而累积,所以减少辐射暴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近几年兴起的以少射线、零射线为主的“绿色电生理”技术刮起了“绿色旋风”,引领了零射线的新潮流。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在不远的将来,其他学科也将逐步迎来少射线,甚至零射线的新时代,医生和患者都不再遭受电离辐射之苦。参考文献SarahCohen,AihuaLiu,MichelleGurvitz,etal.ExposuretoLow-DoseIonizingRadiationfromCardiacProceduresandMalignancyRiskinAdultswithCongenitalHeartDisease.Circulation.December21,.
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编辑田新芳┆美编柴明霞┆制版刘倩更多精彩,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