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佳,身上痛不痛?”
“一点都不痛,就是打麻药的时候有点痛。”
5月14日,主治医生刘廷亮在手术里为饶佳佳做手术
??5月14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三病区的病房里,来自正安县市平乡河渡三组70岁的饶启良坐在病床边,万分关切的问着刚从手术室出来的孙女饶佳佳,看着孙女,他的眼里闪烁着点点泪花。??当天,医院根据前期检查结果,对患有先心病的饶佳佳进行了“心导管检查+介入性心导管术”手术。
??说到手术,饶启良很是排斥,他认为手术就是要开刀,佳佳手术时,他在手术室外焦急万分。
手术顺利完成,刘廷亮宽慰焦急等待的饶启良,并告知他术后注意事项
??半小时后,佳佳从手术室出来了。“老人家您放心,微创手术很成功,孩子身上没有疤痕,以后孩子的心脏就跟正常人的一样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血管介入治疗专家、心内科主任医师刘廷亮主持手术,手术出来,他对饶启良说的这句话像是定心丸,让悬在饶启良心里的石头落了下来。
??“感谢医生,感谢*府,医院的帮助!”医院对饶佳佳的再造之恩,饶启良无以为报,只好不停重复这句感谢的话。
??孙女11岁了,饶启良就揪心了11年。
??“佳佳的奶奶很多年前因为心脏病走了,后来儿子也检查出有心脏病,佳佳去做检查,发现同样有心脏病。年,儿子因心脏病突发,丢下了我和佳佳……”亲人的离世让他痛彻心扉,绝望和无助一直蔓延在他的心头,可是生活还是要继续。
??饶启良说:“儿子治病的时候,已经花光了所有的钱,现在生活就像在“鸡笼”里过日子,到处都是洞,欠了很多债还不知道怎么去还,自己也上了年纪,他怕哪天自己也走了,不知道佳佳怎么活下去,孙女能否健康长大成为他的心病。”
??“4月12号,上海来的专家团医院对先心病患儿进行免费的筛查和治疗,幸好有县*府的帮扶同志跟我牵线搭桥。”饶启良说,得到了这个消息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
饶佳佳在医务人员的陪同下,做术前检查
??他带着佳佳去检查,在专家的协助下,佳佳成为正安县首批赴沪的13名先心病患儿之一。??这13名患儿虽不幸、却有幸。
??5月12日,患儿与家属在正安县的统筹安排下,一起前往上海,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接受免费的手术治疗。其治疗费由上海聚德慈善基金会“聚德安心宝贝计划”项目和爱佑慈善基金会“爱佑童心”项目共同承担。
做着术前检查的其他患病儿童
??面对远道而来求医心切的患儿家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从住宿、饮食、病房、医务人员等各个方面均提供了优质周全的安排。
??5月13日,医院开了一次术前会议,主治医生刘廷亮根据每一个先心病患儿不同的病情、手术的时机与方式、治愈率和复发率等做了详细的评估与解释,医院的医疗资源,耐心解答家长心中的疑问和困惑,与家属建立信任关系。
术前会议现场,患儿家属认真听着医生的讲解
??“医生不仅要有专业精湛的医术,也要成为帮助和安慰患儿家属的朋友。每个儿童,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院方都会尽最大的努力,把最优质的医疗服务给到孩子们,让孩子们健康成长,让贫困的家庭渡过难关。”刘廷亮说。
??针对正安县赴沪的13名患儿病,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专门成立了以心内科、心外科为主多科室协作的治疗专家小组,在做完前期的检查以后,治疗手术从14日分批次相继开展,帮助这批先心病儿童重获“心”生。
??“正安县是遵义市唯一深度贫困县。为减少当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发生,上海医疗专家深入贫困县看病问诊,开展技术指导、业务培训、业务查房、指导医务人员规范诊疗流程等活动,为正安县的健康扶贫做了实实在在的努力。”上海援黔干部、正安县扶贫办副主任沈超说。
??据了解,4月12日,医院成为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童心缘”志愿服务基地,目的就是帮助当地开展先心病救治和扶贫工作,医院提供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随访、义诊、手术技术指导、相关医护人员技能培训进修等志愿服务,将“心”的希望播撒到更多的地方,惠及更多患儿及家庭。
5月12日,正安县13名先心病患儿与家属座动车抵达上海虹桥站
》》相关链接
??自年起,上海医疗对口帮扶遵义以来,从“输血”到“造血”使遵义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有效减少了当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的发生。??据数据显示,近年来上海有计划、分批次、医院培养医学专业技术骨干、医务人员以及综合管理人员近余人次,接待来沪学习经验技术的市县技术和管理骨干共余人,接收来沪进修专业技术骨干名;选送优秀人才到国外学习世界最先进技术3人;医院院长来沪培训40人次;选派专家为遵义市开展各类培训人员达多人次。??目前,“上海—遵义卫生人才培训学院”已建立,开通了人才培养绿色通道,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触发各类人才培养“造血”功能。两地同时签订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帮扶协议,已为遵义市培训60名住院医师。??据了解,下一步,上海市卫健委还将继续扎实推进遵义市健康扶贫工作,提高受援地医疗服务能力、学科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上海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的培训基地作用,为受援地培养初、中级和高尖精医疗卫生人才,努力为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高水平、高素质人才队伍。??同时,大力发展“互联网+健康”服务,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逐步实现“县强乡活村稳”局面,解决当地基层群众基层看病需求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来源: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谢国欢
申明:本信息系转载,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谢谢作者。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弘扬正能量,传递好声音,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欢迎广大网友提供相关素材,供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