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心脑血管的病理性改变引起的心脑组织病变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称之为心脑血管病(如中风、冠心病等)。
2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特点:“四高一慢”a)发病率高:发病人数占总人口量的40.72%b)死亡率高: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数达万以上,死于中风、冠心病的人数占全国总死亡量的70%。c)致残率高:90%的心脑血管病患者都有后遗症,如偏瘫、言语不清、意识障碍等。d)复发率高:据权威机构统计,五年内复发率在90%以上,一年内复发率为70.46%。e)恢复慢:发病后由于神经组织损伤恢复起来很慢,常留下后遗症。
3我国心脑血管病的发病规律:1、男比女多:约为2.5~3.5倍。2、城市比农村多;3、北方比南方多;4、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者多:约为1.8~2.5倍;5、秋冬季节发病率高。
4心脑血管疾病病人的常见症状:1、心血管疾病的症状:①、心慌、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胸痛;②、反复出现脉搏不齐、过缓或过速;③、睡眠时感到憋气,需高枕才能感到舒服;④、胸骨后左肩部疼痛,伴有虚汗;⑤、长期发作的左肩痛(带有辐射性)。2、脑血管疾病症状:①、头晕、目眩、耳鸣、视物不清、眼前发黑;②、间断性或持续性的头痛、偏头痛;③、神经系统衰弱、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④、全身无力、伴随出汗、低热、心慌、胸闷;⑤、肢体、面部、口舌、尤其是手指麻木,吐字不清、流口水、鼻出血;⑥、恶心、呕吐、失眠、嗜睡;⑦、情绪反常;⑧、急躁、猜疑、幼稚、迟钝、强哭强笑。
5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几个指标:(mmHg读为:毫米汞柱)1、血压:正常值:90~/60~90mmHg理想值:/80mmHg临界高血压:~/91~95mmHg低血压:血压低于90/60mmHg脉压差正常范围值:高压-低压=30~40mmHg,脉压差大于40mmHg,则有主动脉关闭不全、高血压、动脉硬化、甲亢、贫血等;脉压差小于30mmHg,常见于低血压、心包积液等。2、心率正常范围值:60~次/分,一般人为70~80次/分3、呼吸:正常情况下为16~20次/分,大于20次提示可能心功能不齐,小于16次可能有脑血管病。4、常规四项:血压、心率、呼吸、体温。
6心脑血管病的分类:(一)、心血管疾病:
1、先天性心血管病(先心病):为心脏大血管在胎儿期中发育异常所致,病变累及心脏各组织和血管。2、后天性心脏病:(1)、动脉粥样硬化:常累及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肌供血障碍时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或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分类:隐匿型、心绞痛型、心肌梗塞型、心肌硬化伴心率失常型、猝死型。※心绞痛简介:①、概念: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性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②、发病特点:部位:胸骨后、心前区、手掌大小范围,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性质:为压迫感、发闷,或紧迫感、压榨感的疼痛或刺痛。诱因:体力劳动和心情激动,另外,饱餐和寒冷亦可引起。持续时间:数秒或3—5分钟,一般在休息,消除诱因或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就缓解。(2)、风湿性心脏病(凤心病):急性期主要引起心内膜、心肌和心包炎症,称为风湿性心脏炎;慢性期主要形成瓣膜狭窄和关闭不全称为风湿性心瓣膜病。(3)、原发性高血压:显著而持久的动脉血压增高可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4)、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为肺、肺血管或胸腔疾病引起肺循环阻力增高而导致的心脏病。(5)、感染性心脏病:为病*、细菌、真菌等感染侵蚀心脏而导致的心脏病。(6)、内分泌性心脏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减退性心脏病。(7)、血液病性心脏病:如贫血性心脏病等。(8)、营养代谢性心脏病:如脚气病性心脏病。(9)、心脏神经官能症:为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心血管功能紊乱。(10)、其他:如药物或化学制剂中*、高原性环境、放射性或其他物理因素所引起的心脏病。(二)、脑血管病:
1、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脑溢血)。
2、缺血性脑血管病:(1)、脑梗塞:※概念:是由于多种原因所导致的脑血栓、脑拴塞、腔隙性梗塞等疾病的统称。※脑血栓和脑拴塞的异同:相同点:结果都是致残或死亡,后遗症都一样。不同点:脑血栓是由脑部血液自身凝结而成,即动脉的血液有血栓形成,从而自身凝结,形成脑血栓;脑拴塞是由外界因子(如风湿性心脏病、空气拴子、脂质拴子脱落)介入而形成。※发病特点:①、在睡眠时间或上午容易发作;②、60—79岁的患者发病率高;③、70%的人都有后遗症;④、发病后6小时之内可能抢救,否则很难抢救;⑤、大多数的病人都有高血压,是由于高血压引起的发病;⑥、复发率高,随季节转换(如春、秋、冬发病率高);⑦、肢瘫、肢残,1年内积极治疗可能恢复较好,超过一年,难度较大。(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3)、脑萎缩(4)、小卒中(小中风)(5)、早年性痴呆(老年性痴呆)
7动脉粥样硬化是怎么回事?答: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主要侵害大、中动脉,使血管内膜增厚、变硬、管腔狭窄的疾病。它虽然进展缓慢,但最终会导致血管腔过分狭窄,局部供血不足或中断,或者在局部继发血栓而引起的心肌梗塞、脑卒中、远端肢体缺血坏死、甚至猝死。
8动脉粥样硬化(AS)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常识,自来水管内会形成厚厚的垢斑,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垢斑还会越来越厚,越来越大。形成水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水质不纯,一些不溶的颗粒在水流不稳或水流减慢处慢慢沉积下来;水中所含的某些酸性或碱性物质可以不断侵蚀管壁,使其表面凹凸不平,而有利于不溶物质的沉积。这一过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非常类似。
9什么叫高脂血症?正常人的血脂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动态平衡。我国正常人群空腹时血脂及脂蛋白质含量为:(1)、总胆固醇3.37——6.22mmol(——mg/dl).其中胆固醇脂占70%左右。(2)、甘油三脂0.68——1.47mmol(60——mg/dl).(3)、磷脂1.42——2.71mmol(——mg/dl)(4)、未脂化脂肪酸0.2——0.6mmol(——mg/dl)(5)、β脂蛋白2.00——3.07mmol(——mg/dl).当空腹血浆中胆固醇以及甘油三脂浓度超过正常上限,即可诊断为高脂血症。由于血脂浓度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饮食、大量饮酒、情绪紧张、精神紧张、月经前期、妊娠等等,因此必须强调,空腹血脂持续高于正常水平,诊断才可成立。由于血脂是与血浆蛋白结合,以脂蛋白的形式运输的,所以,高脂蛋白血症也意味着高脂血症。世界卫生组织还将高脂蛋白血症分成五型,便于病因诊断和治疗。
10高脂血症是怎样形成的?血浆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都有两个来源:外源性者来自食物,经消化后由小肠吸收;内源性者由体内合成,甘油三脂在肝内而胆固醇主要在肝和小肠粘膜合成。体内有复杂的反馈机制,调节胆固醇的吸收、合成、分解以及排泄,保持其血中浓度的动态平衡。
血脂和脂蛋白通常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这是因为老年人血脂和脂蛋白代谢全面降低的结果。一般地,男性到50岁,女性到65岁左右,胆固醇和甘油三脂达到峰值。上海市名老年人的血脂以及脂蛋白调查表明:市区老年组的血清质脂明显高于青年组,老年人的血脂浓度随体重增加、活动减少、伴有高血压及冠心病而有所增高。
11引起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哪些?中风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俗称,临床上也称为脑卒中。引起脑中风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下面综合近些年国内外研究情况,对其危险因素作一简要介绍:
⑴、年龄:脑中风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据统计数据显示:40岁——60岁发病者约占40%,60岁以上发病者约占60——70%。所以称脑中风是常见的老年病之一。年龄是不可改变的因素。⑵、遗传因素:很多疾病都有遗传倾向,高血压和脑血管病也不例外,有人作过调查比较,在患者的直系亲属中得脑中风的人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说明遗传因素不容忽视。⑶、高血压:高血压是引起脑中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不论年龄和性别,也不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中风,都和高血压有密切关系。据统计约70——80%的脑中风病人都有高血压或高血压病史,即使平时没有明显症状的高血压病,其发生脑中风的机会也会比正常人高4倍。⑷、心脏病: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心脏扩大、心率失常、心房纤颤等都会增加中风的危险。特别是风湿性心脏病最易合并脑栓塞。⑸、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和脂肪代谢紊乱,可引起心脑血管、尤其是微血管的病损,从而增加了动脉硬化和发生脑中风的危险性。⑹、血稠血粘者:当血液粘稠时,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速度减慢,容易形成血栓。⑺、高血脂动脉硬化者:血脂升高可以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血管弹性减弱,而发生功能障碍,促进血栓的形成。⑻、其他:如食盐摄入量过多、肥胖、饮酒等也可引起脑中风。
12哪些人易患中风、冠心病?1、有中风家族史的人。2、有高血压病史的人。3、有动脉硬化症的人。4、有糖尿病史的人。5、有心脏病史的人。6、血脂高、血粘度大的人。7、大量吸烟、饮酒的人。8、肥胖,不爱锻炼的人。9、脾气急躁的人。10、有中风先兆的人。
13中风、冠心病的先兆表现有哪些?头晕、特别是突感眩晕;突发一侧肢体无力;肢体麻木、面部或舌麻;头痛忽然加剧;说话舌头不灵、流口水;短暂意识丧失、近期记忆力减退;突然视物不清;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经常性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心率不齐、心绞痛等。上述症状,皆因动脉硬化,血液粘稠度升高,形成微小血栓,导致心脑血管供血不足所致。
14怎样预防中风的复发?研究表明:首次发生脑中风在预防组(医院进行必要的复查治疗)和自由组(即病人自行安排治疗)相比较,八年以后,预防组中有85%的病人安然无恙的生活和工作,15%病人复发。自由组却有75%的病人发生了第二次中风,其中40%的病人死亡,安全生活者仅占25%,说明脑中风的复发,预防与不预防的结果不一样。预防的内容包括:(1)、增强病人的自我保健能力,即对病人以及家属进行宣传教育,使病人在情绪上不过于紧张,思想上又高度重视,创造家庭和睦,患者心情舒畅的生活环境。(2)、控制已知的危险因子:患者如有暂时性脑缺血发作(TLA)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要积极治疗,尽可能消除或控制这些危险因子使其不向恶化方面发展。(3)、警惕中风的诱因,避免紧张、兴奋、忧虑或脑力、体力过劳等因素,并注意气温的剧变和生活习惯的变化等客观环境的影响。(4)、合理饮食习惯:提倡中老年人以低钠、低胆固醇、低脂肪饮食、副食品多样化(三低一化)。在食量上不宜过饱和饥饿,改正不良的烟、酒嗜好。(5)、适当的药物治疗和体育锻炼:坚持服用(本店主推药品),增进血液的正常流动以防止中风发生。(6)、注意中风的前兆:缺血性中风,一般有几十分钟至数天的演变过程,发病前出现预兆如头痛、半侧面部麻木、手指不灵活、走路不稳等症状时,医院明确诊断,这将有利于预防和防止病情的发展。
15什么叫冠心病?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硬化使血管管腔阻塞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它是由于供应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所致。这种粥样硬化的斑块,堆积在冠状动脉内膜上,久而久之,越积越多,使冠状动脉管腔严重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导致了心肌的血流量减少,供氧不足,使心脏的正常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产生一系列缺血性表现,如胸闷、憋气、心绞痛、心肌梗塞甚至死亡等,也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
16冠心病的分类:①、隐匿型冠心病:即无症状性冠心病。②、心绞痛型:阵发性胸骨的针刺样疼痛,多次持续为数秒;③、心肌梗塞型:心肌缺血严重,疼痛持续时间更长、更重。④、心律失常型:心脏的跳动节律紊乱。⑤、猝死型:发病前无症状、或者病性稳定,但突然死亡。
17为什么人群中大量存在供血不足呢?现代人生活节律加快,饮食结构多偏厚腻,由此多造成血管弹性降低、阻力增加以及血粘度增高,这些因素不仅易造成动脉硬化同时也常诱发微小血管堵塞,因而易出现供血不足。
18血液粘稠度增高都有什么表现?①、晨起头晕,思维不流畅;②、午饭后犯困,需要午睡一会儿后才好,否则一下午没精神;③、蹲着干活胸闷、气短;④、阵发性视力模糊、视物不清。
19脑血栓形成有哪些常见的先兆症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肢体无力、手指、脚趾麻,下眼皮跳动,流口水,记忆力减退,语言欠通顺,性格改变,一过性黑朦胧视物重影,苦笑不自主、行动迟缓或血压波动等。
20何谓脑血管性痴呆?临床上有何症状?由于脑动脉硬化影响了脑供血而产生的精神障碍,后期出现痴呆症状,故称脑血管性痴呆。主要由于高血压、高血脂症、精神紧张、吸烟、遗传、糖尿病、饮食等因素引起脑动脉硬化,包括脑部大动脉的粥样硬化以及小动脉关闭的增厚,纤维化和玻璃样变性。
21什么叫偏头痛?偏头痛是指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头痛,故多将偏头痛称为血管运动性头痛或血管神经头痛。
22什么叫普通型头痛?是指除了偏头痛以外的一切头痛。中医理论可分为寒型、热型、寒热间型三个类型。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健康从我做起!
图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