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治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神经外科护理,全面的资料哦
TUhjnbcbe - 2020/11/11 23:44:00
治疗白癜风最好效果的药 http://m.39.net/pf/a_4769970.html
早上好,朋友们。点击菜单—微服务—微会员,加入“ICU护理之家”会员。点击菜单—微服务—微调查,参加“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征集活动”之“问与答”。

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术前评估

1.健康史: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初步判断发病原因。对于先天性畸形患者,了解其母在妊娠期间有无异常感染、放射线辐射及分娩过程中有无难产等;脑脓肿患者是否存在慢性中耳炎、乳突炎及其他部位感染;脑卒中患者有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创伤等病史。

2.身体状况: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肌力及肌张力,感觉功能、深浅反射及病理反射等。注意有无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及脑疝症状;有无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是否影响患者自理能力,是否容易发生意外伤害;是否有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营养状况及重要脏器功能;了解手术方式及各项治疗措施后的效果。评估各项检查结果,包括X线平片、脑血管造影、CT、MRI。

3.心理社会状况:评估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况、对疾病及其手术治疗的了解程度。

(二)术后评估

1.评估手术方式麻醉方式及术中情况,了解引流管放置位置目的及引流情况。

2.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

1.焦虑/恐惧与先天性畸形、脑肿瘤的诊断、担心手术效果有关。

2.有受伤的危险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导致的视力、肢体感觉运动和语言功能障碍等有关。

3.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呕吐、高热、应用脱水剂等有关。

4.有感染的危险与留置各种引流管有关。

5.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及脑疝、颅内出血、感染;中枢性高热、尿崩症、胃出血、顽固性呃逆、癫痫发作等。

6.知识缺乏缺乏与所患疾病相关的康复知识。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给予适当心理支持,耐心听患者诉说,使患者及家属能面对现实,接受疾病的挑战,减轻挫折感,帮助先天性畸形患儿父母渡过悲伤期,明确指出孩子的先天性缺陷并非家长责任,不必自责。根据患者及家属的具体情况提供正确地通俗易懂的指导,告知疾病类型、可能采用的治疗计划及如何配合,帮助家属学会对患者特殊照料方法和技巧。

2.加强生活护理,防止意外发生。

(1)脑积水患儿的头部应给予适当支持,以防颈部受伤。

(2)对颅裂和脊柱裂患儿应注意局部保护,以免肿块破裂或感染。

(3)因意识障碍或后组脑神经受损致吞咽困难者,进食时应防止舌咬伤或误吸导致肺部感染。面瘫患者进食时食物易残留于麻痹侧口颊部,需特别注意患侧颊部粘膜的清洁。

(4)肢体无力或偏瘫者需加强生活照料,防止坠床或跌碰伤。

(5)语言、视力、听力障碍的患者需加强生活护理。

3.对症治疗以提高手术耐受力。因颅内高压而频繁呕吐者,除应注意补充营养外,还需纠正水、电解质失衡;脑脓肿患者应给予抗感染及降颅压处理。

4.术前练习:位于Willis环前部的颅内动脉瘤或颈动脉海绵窦瘘行封闭术的患者,应在术前进行颈动脉压迫实验及练习,以建立侧支循环。

5.常规准备:常规做好各项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脑CT、MRI等;术前1日头部备皮;保持大便通畅,以避免术后便秘,严重颅内压增高者禁忌肥皂水灌肠;女性患者需了解记录末次月经时间,以便及时应用性激素改变月经来潮时间,保证手术如期进行。

6.呼吸道管理:术前戒烟,减少呼吸道刺激。

(二)术后护理

1.体位:全麻未清醒的患者取侧卧位,以利于呼吸道管理。意识清醒、血压平稳后,抬高床头15-30度,以利颅内静脉回流。

2.营养和补液:一般颅脑手术后1日可进流质饮食,第2、3日给半流质饮食,以后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注意保持大便通畅。脑手术后均有脑水肿反应,故应适当控制输液量,成人每日以-ml为宜,其中含盐溶液ml。

3.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呕吐时头转向一侧以免误吸,防止肺部感染。注意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等呼吸道梗阻的表现,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

4.止痛及镇静:颅脑手术后患者若述头痛,应了解和分析头痛的原因、性质和程度,然后对症处理。为防止颅内压增高及颅内再出血,必须保持术后患者安静,若发现患者躁动不安,在排除颅内压增高或膀胱充盈等因素后,可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如氯丙嗪、异丙嗪、地西泮或10%水合氯醛等。

5.病情观察及护理:常规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肢体活动状况等。注意观察切口敷料及引流情况,及时更换敷料并保持清洁干燥,避免切口感染。观察有无脑脊液漏、颅内压增高症状。定期观察皮肤状况,预防压疮。避免引起颅内压增高的活动。

附:

脑室引流的护理

脑室引流是经颅骨钻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常选用非主要半球额角或枕脚穿刺。

通常是抢救因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所致的颅内高压危急状态,如枕骨大孔疝;治疗脑室内出血;脑室内手术后安放引流管,引流血性脑脊液,减轻脑膜刺激症状,术后早期起到控制颅内压的作用等。

1.任何原因造成的脑积水并发颅内压增高,尤其是急性颅内压增高。

2.抢救急性枕骨大空疝垂危患者时的首选措施。

3.中线和颅后窝占位性病变、脑干损伤、小脑损伤等出现急性颅内压增高患者。

4.丘脑—脑干出血、原发性与继发性脑室出血、外伤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5.第三脑室、颅后窝肿瘤和枕骨大孔区术后并发出血或/和急性脑积水的抢救,以缓解症状,为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

6.脑积水分流术后分流管梗阻。

7.需要做脑室体外引流,并向脑室内注入药物者。

1.术后至少24h内每隔30~60min观察一次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的变化并做好记录。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

2.引流管不可折叠、扭曲、受压。同时引流管的长度应适宜,使患者的头部有适当的活动空间,进行翻身等护理操作时必须先将引流管安置妥当,避免意外发生。必须严格注意脑室引流管不同于其他引流管的是:引流管的开口(平卧:眼外眦与外耳道连线的中点;侧卧:正中矢状面)需要高出侧脑室平面10-px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引流袋过高超出颅内压力高度时,脑脊液引流受阻就起不到降低颅内压的作用;引流袋过低脑脊液引流过快,可致颅内压骤降,易引起脑室内出血或小脑幕裂孔疝,因此引流袋的高度每班必须加强巡视及严格床头交接班,以维持正常颅内压。

3.术后早期禁忌引流过快,以免导致硬脑膜外或硬脑膜下血肿、脑瘤内出血(瘤卒中)、脑疝形成。必要时适当提高引流袋平面,减慢引流速度、控制脑脊液引流量。引流量多时,遵医嘱补充液体。

4.脑室引流液的观察: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天脑脊液可略带血性,以后转为橙*色,若术后血性脑脊液颜色加深,提示有脑室内出血,应报告医生紧急处理,护士应做好手术准备。每日分泌~ml,特殊情况如颅内感染患者因脑脊液分泌过多,引流量可适量增加。

5、拔管前1天夹闭引流管并密切观察,如患者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立即报告医生开放引流管。拔管后,如切口处有脑脊液漏,应通知医生及时缝合,以免引起颅内感染。

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是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颅骨及脑组织的损伤。可分为开放性颅脑损伤和闭合性颅脑损伤。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发作、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失语及偏盲等。颅底骨折可出现脑脊液鼻漏、耳漏。脑干损伤时可出现意识障碍、去大脑强直,严重时发生脑疝危及生命。重症颅脑外伤以紧急抢救、纠正休克、清创、抗感染及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

1.了解受伤的过程,如暴力的性质、大小、速度、方向等。

2.有无头皮血肿、裂伤或撕脱伤,有无颅骨骨折。

3.受伤后有无意识障碍、中间清醒期、逆行性遗忘,受伤当时有无口鼻、外耳道出血或脑脊液外漏,是否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

4.了解现场急救情况及患者既往史。

5.心理及社会支持状况。

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脑损伤后意识不清、长期卧床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2.意识障碍与脑损伤、颅内压增高有关。

3.有受伤的危险与癫痫发作、脑挫裂伤有关。

4.脑组织灌注异常与脑水肿有关。

5.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长期卧床、输液有关。

6.躯体移动障碍与外伤所致脑损伤有关。

7.疼痛与术后致痛物质刺激有关。

8.恐惧/焦虑与外伤刺激及对疾病知识缺乏有关。

9.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和皮肤受伤有关。

10.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与脑损伤后意识和肢体功能障碍及长期卧床有关。

11.有感染的危险与脑脊液外漏有关。

1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脑损伤后高代谢、呕吐、高热等有关。

13.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颅内低压综合征、颅内出血、脑疝、癫痫发作。

(一)术前护理

1.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感觉及活动情况,判断有无休克和脑疝。

2.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脑疝患者立即快速滴注甘露醇等脱水剂。

3.立即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合血、剃头及清洁头部皮肤。

4.保持呼吸道通畅。意识障碍患者取侧卧位或半卧位,头偏向一侧,必要时放置口咽通气道或行气管插管/切开,尽快清除口鼻腔及咽部血块或呕吐物。禁用吗啡止痛,以防抑制呼吸。

5.开放性颅脑损伤引起失血性休克,应使患者平卧位或休克卧位,尽快补充血容量同时注意保暖。

6.正确体位:为促进漏口早日闭合,需维持特定的体位,其目的是借助重力作用使脑组织移向颅底硬膜破损处,有助于使局部粘连而封闭。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患侧卧位,维持体位至漏液停止后3天。前颅窝骨折者还应将抬高床头30°。

7.开放性颅脑损伤应及时清创和常规应用抗生素。有脑脊液耳、鼻漏者要注意保持耳、鼻孔及口腔的清洁,尽可能避免挖鼻孔、擤鼻涕、打喷嚏和咳嗽,严禁填塞或用水冲洗耳、鼻以及经鼻吸痰和置胃管,以免引起逆行感染。定时监测体温,密切观察有无颅内感染征象。

(二)术后护理

1.卧位:术后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利于呼吸道管理。待患者清醒、血压平稳后可抬高床头15-30°,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2.生命体征的观察:定时监测意识、瞳孔、呼吸、血压等,做好记录。

3.感染或脑损伤均引起高热,应查明原因。体温高时应及时给予降温,保持体温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内。可采用药物及物理降温两种方法。对中枢性高热多以物理降温为主。如酒精擦浴、温水擦浴或应用冰毯、冰帽;必要时行低温冬眠疗法。

4.加强基础护理。对于昏迷的患者要注意保暖,定时拍背排痰,清理呼吸道,预防坠积性肺炎。按时给予翻身,保持床单清洁干燥,每日按摩骨突部位,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躁动患者谨慎使用镇静剂,应设专人守护,给予适当约束,防止坠床及意外发生。

5.冬眠疗法是采用冬眠药物和物理降温的方法使机体处于低温状态。房间应保持安静,光线柔和,室温在18-20℃。有专人看护,并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患者应平卧,搬动患者或翻身时,动作要轻柔、缓慢,以防止体位性低血压。降温以肛温32-34℃为宜,冬眠时间一般为3-5日。治疗期间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冻伤或压疮的出现。停止冬眠治疗时应先停止物理降温。

6.颅脑外伤或术后采用静脉输液补充热量,输液总量一般不易超过ml/d,以防止脑水肿的发生和发展。以后可根据患者的意识状态和胃肠功能改为流食或鼻饲饮食。

1.患者意识状态是否逐渐恢复,日常生理需求是否得到满足。

2.患者呼吸是否平稳,有无误吸发生。

3.患者营养状态如何,营养素供给是否得到保证。

4.患者是否出现长期卧床造成的并发症。

5.患者是否出现颅内压增高、脑疝及癫痫发作等并发症,若出现是否得到及时发现及处理。

1.如有脑脊液鼻、耳漏者应教会患者如何摆放体位,劝告患者勿抠鼻、挖耳,勿用力屏气排便、咳嗽、擤鼻涕或打喷嚏等。

2.颅骨骨折达到骨性愈合需要一定时间:线性骨折一般成人需2-5年,小儿需1年。若有颅骨缺损,可在伤后半年左右作颅骨成形术。

3.对轻型脑损伤患者应鼓励其尽早自理生活,对恢复过程中出现的头痛、耳鸣、记忆力减退应给予解释和安慰,使其树立信心。

4.外伤性癫痫者应定期服用抗癫痫药物,不能独自外出、登高、游泳等,以防意外。

5.脑损伤遗留的语言、运动或智力障碍,在伤后1-2年内有部分恢复的可能,应制定康复计划进行废损功能训练,以改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脑出血外科治疗

脑出血是指原发于脑实质内和脑室内的出血。主要发生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患者。脑出血多发生于50岁以上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人,男多于女。常在情绪激动或活动用力时突然发病,出现头痛、恶心、偏瘫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等。

1.有无高血压史,发病前有无情绪变化、活动、用力等。

2.有无剧烈头痛史,意识障碍及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的程度。

3.检查确定出血部位及出血量。

1.疼痛与颅内血肿压迫和手术切口有关。

2.脑组织灌注异常与术后脑水肿有关。

3.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长期卧床有关。

4.语言沟通障碍与失语有关。

5.清理呼吸道无效与长期卧床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6.有受伤的危险与术后癫痫发作有关。

7.躯体移动障碍与出血所致脑损伤有关。

8.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吞咽困难、昏迷有关

(一)术前护理

参见神经内科《脑出血》护理。

(二)术后护理

1.密切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有无脑疝征象。术后24小时内易再次出血,当患者意识障碍加重、脉搏缓慢同时血压增高要考虑再次脑出血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血压过高患者应及时应用药物控制血压,但应避免血压过低造成脑供血不足而加重脑损害。

2.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度,利于静脉回流,可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吸氧可改善脑缺氧,减轻脑水肿。翻身时动作要轻,尽量减少搬动,加床档以防止坠床。神志清醒的患者,谢绝探视,以免情绪激动。

3.脑出血昏迷的患者24-48小时内禁食,以防止呕吐物返流至气管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4.做好基础护理。加强口腔、皮肤护理及呼吸道管理,预防并发症。

5.术后注意补液速度不宜过快,量出为入,以免加重脑水肿。遵医嘱静脉输注脱水药物,一般20%甘露醇ml在20-30分钟内滴完,防止药液渗漏于血管外,以免造成皮下组织坏死;不可与其他药液混用;血压过低禁止使用。

6.术后常规应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预防应激性溃疡及消化道出血。

7.血肿引流的护理:注意引流液量的变化,如果引流量突然增多则应考虑颅内再次出血。一般脑室引流管引流1周左右,待脑脊液颜色恢复正常,试夹闭引流管后颅内压正常时即可拔管。

8.术后患者常出现偏瘫失语,应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训练。协助患者进行肢体的被动活动,进行肌肉按摩,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畸形。

1.颅内出血是否得到有效的处理,颅内压是否正常,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2.颅内压急剧升高是否得到及时治疗与护理。

3.是否有呼吸泌尿系统等并发症出现。

4.患者意识是否好转、恢复。

5.头痛是否得到缓解,手术切口疼痛是否减轻。

6.患者是否能正确对待语言、肢体功能障碍

1.指导患者进食低盐、低脂肪、清淡饮食,保证营养。

2.注意监测血压,在医生指导下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3.保持平和的心态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有偏瘫、失语者应积极面对,并加强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仍需长期卧床者应预防皮肤压疮。

颅内肿瘤

颅内肿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为多。发病部位以大脑半球最多,其次为鞍区、脑桥小脑角、小脑、脑室及脑干。包括:神经胶质瘤、脑膜瘤、听神经瘤、垂体腺瘤、颅咽管瘤及转移性瘤等。主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加重的颅内压增高、癫痫、意识障碍、进行性运动障碍或感觉障碍、小脑症状等,严重可发生脑疝危及生命。听神经瘤早期可出现耳鸣、耳聋,随后出现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障碍和小脑病变等症状。颅咽管瘤以生长发育迟缓、多尿等内分泌症状为主要特征,以手术治疗为主,可辅以化疗、放疗等。

1.有无视力、听力的改变。

2.有无肢体感觉障碍及语言不利。

3.有无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4.有无癫痫病史,是否使用药物控制癫痫,有无精神症状。

5.后颅凹肿瘤应注意有无共济失调。

1.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脑损伤后意识不清、长期卧床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2.疼痛

与手术伤口、术后致痛物质刺激有关。

3.脑组织灌注异常

与肿瘤压迫有关。

4.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与手术后长期卧床有关。

5.体温过高

与手术有关。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长期卧床和躯体运动障碍有关。

7.恐惧/焦虑/预感性悲哀

与脑肿瘤的诊断及担心手术效果有关。

8.潜在并发症:

颅内压增高及脑疝、颅内出血、感染、中枢性高热、尿崩症、胃出血、顽固性呃逆、癫痫发作。

9.知识缺乏

缺乏与所患疾病相关的康复知识。

(一)术前护理

1.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有发生脑疝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静脉滴注脱水剂,并留置尿管,以了解脱水效果。做好术前特殊检查手术准备。脑膜瘤患者术前一定充分备血。

2.颅内压增高的护理:颅内占位病变随着病情发展均会出现颅内高压症状。严重者可由于呼吸道梗阻、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导致颅内压骤然增高而发生脑疝。因此,患者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适当应用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还可采取以下措施降低颅内压:①使用脱水剂减轻脑水肿;②床头抬高15-3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③充分给氧改善脑缺氧,使脑血管收缩,降低脑血流量;④控制液体摄入量ml-ml/d;⑤高热者立即降温,防止机体代谢增高,加重脑缺氧。

3.对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应视具体情况加以保护,如防止健忘患者走失;督促癫痫患者按时服药,一般应用抗癫痫药物1周后再手术;运动障碍患者应卧床休息;躁动患者给予适当约束,放置床档,防止坠床、摔伤和自伤。

4.术前保持大便通畅,进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避免术后便秘。严重颅内压增高患者禁忌肥皂水灌肠。

(二)术后护理

1.卧位:一般患者清醒后抬高床头15-30°,以利静脉回流。幕上开颅术后应卧向健侧,避免切口受压;幕下开颅术后早期宜无枕侧卧或侧俯卧位;体积较大肿瘤切除后因颅腔内留有较大的空隙,24小时内手术区应保持高位。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特别是意识及瞳孔的变化。术后24小时内易出现颅内出血及脑水肿引起脑疝等并发症,表现为患者意识由清醒转为嗜睡或躁动不安,瞳孔逐渐散大且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伴对侧肢体活动障碍加重,同时出现脉缓、血压升高,应及时报告医生。

3.保持出入量平衡,注意补液速度。合理应用脱水剂,可用甘露醇、速尿、高渗葡萄糖、激素等脱水降颅压。

4.做好脑室引流的护理。

5.胶质瘤术后,为了起到减压的作用,一般将患者颅骨骨瓣去除或游离,成为骨窗或游离骨瓣。骨瓣去除后脑组织外只有头皮保护,易受伤,应加强保护。通过骨窗还可直接观察到颅内压变化情况,如骨窗处张力较大或脑组织膨出,说明颅内压增高,应采取措施降低颅内压。

6.术前有过癫痫病史者,术前和术后均应应用抗癫痫药物,术后禁食期间可应用鲁米那钠肌注。

7.未能全切的脑膜瘤术后应辅以放疗。

8.术后患者常出现偏瘫失语,应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训练。协助患者进行肢体的被动活动,进行肌肉按摩,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畸形。

1.颅内肿瘤引起有关症状是否获得改善

2.患者日常生活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有无意外伤害发生。

3.患者尿量是否正常,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4.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如期拔除,有无感染发生。

5.患者有无并发症发生,若发生是否被及时发现及处理。

6.患者能否复述手术前后与疾病相关的注意事项,是否遵从医护指导、配合治疗。

1.向患者解释放疗、化疗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2.出院后随时观察全身症状,如再次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局灶性症状或身体其它部位的不适,及时就诊。

3.鼓励患者尽快适应社会及身体器官功能和外观的改变,学会自我照顾的方法。适当休息,劳逸结合,保持情绪稳定。

4.控制血压,注意气候变化,切忌血压明显波动。

5.有癫痫症状的患者应坚持服用药物,不可自行减量或停药。

6.加强肢体协调能力,提高机体抵抗力,防治感冒。

垂体腺瘤

垂体腺瘤系发生于腺垂体的良性肿瘤。如果肿瘤增大,压迫周围组织,则出现头痛、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眼睑下垂及眼球运动功能障碍等压迫症状。一般以手术为主,也可行药物和放射治疗。手术治疗包括:经颅垂体瘤切除术和经口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垂体瘤患者有发生垂体卒中的可能。垂体卒中为垂体肿瘤内突然发生出血性坏死或新鲜出血。典型症状:突然头痛,在1-2日内眼外肌麻痹、视觉障碍、视野缺损及进行性意识障碍等。如发生上述情况应按抢救程序及时进行抢救。本节主要讨论口鼻蝶窦垂体瘤切除。

1.有无视力改变。

2.有无肢体肥大。

3.有无多尿。

4.有无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内高压症状。

5.口鼻腔有无感染灶。

6.术后生命体征变化、鼻腔出血、渗血情况。

7.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心理状态及社会、家庭、经济状况等。

1.潜在并发症:窒息、出血、脑脊液鼻漏、垂体功能低下。

2.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一过性尿崩有关。

3.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卧床与输液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需要长期卧床有关。

5.有受伤的危险与视力改变有关。

6.自我形象紊乱与不同类型的内分泌失调有关。

(一)术前护理

1.为预防术后伤口感染,经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术患者,术前3日常规使用抗生素,朵贝尔液漱口,氯麻液滴鼻,滴药后保持平卧仰头位5分钟,使药液充分进入鼻腔。指导患者进行张口呼吸。

2.经蝶窦手术患者需剪鼻毛,应动作轻稳,防止损伤鼻粘膜而致鼻腔感染。观察有无口鼻疾患,如牙龈炎、鼻腔疖肿等。如有感染存在,则改期手术。另外还要行腹部皮肤准备px2以备术中取下皮下脂肪填塞蝶鞍。

3.物品准备:备好吸水管,桔汁、咸菜、香蕉等含钾、钠高的食物。

4.术前宣教,向患者讲解有

1
查看完整版本: 神经外科护理,全面的资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