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治疗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在防疫抗疫的特殊时期,应对临床医学有所了
TUhjnbcbe - 2025/7/30 9:36:00

临床医学就是亲临病床,根据基础医学理论,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治和预后学问,即对病患加以诊断治疗,它能最大程度上减轻疾病痛苦、恢复病人健康。临床的临字即面临,床就是病床。临床医学依内涵分为临床诊断学、治疗学等,依处理对象、方法或器官系统可区分成各个临床学科。

科学技术进步为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们源于16世纪的人体解剖学,17世纪的生理学,18世纪的病理解剖学和19世纪的细胞学与细菌学,基础医学在于研究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而临床医学在于保护和加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科学实践。临床医学为医学下属的一级学科,包括17个二级学科,分别是内科学、儿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医学、麻醉学、急诊医学。发现疾病只能靠临床医学。病历是最重要的医疗档案,分为门或急诊病历、住院病历、出院病历和转诊病历。

临床医学之父,17世纪的医生西登哈姆曾提出:“与医生最有直接关系的既非解剖学之实习,也非生理学之实验,乃是被疾病所苦之患者,故医生的任务首先要正确探明痛苦之本质,也就是应多观察患者的情况,然后再研究解剖、生理等知识,以导出疾病之解释和疗法。”他的呼吁获得了支持,医生开始回到病人身边从事临床观察和研究。18世纪临床教学兴起,所形成的生物医学模式,将健康看作宿主、环境和病因三者的平衡,认为每种疾病都能从器官、细胞、生物大分子上找到可测量的形态和化学变化,以确定生物物理病因进而治疗。

20世纪通过三次医学革命,产生了现代临床医学。第一次革命发生在三、五十年代,标志为磺胺类药物、抗生素的发现和青霉素的大规模生产;发生在七十年代的二次革命,以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机CT和磁共振检查MRI的发明与应用为标志;七十年代后期发生的三次革命,标志为利用遗传工程生产生物制品。伴随着医学学科的发展,生物医学模式在上世纪逐渐过渡到生物、心理和社会医学模式,开始以这三个因素综合看待健康与疾病,从多个方面实施综合治疗。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防疫抗疫的特殊时期,应对临床医学有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