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气血流通,百病不生。
淮南子讲:“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
《黄帝内经》讲:“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
没有形体人活不了,没有神也不可活,它是一个整体的。气在人体里充养、运化,是生命的动力,血液的循环,物质的代谢都是在气化的基础上来完成的。
《素问》讲:“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出入废,指气不能很好的进去出来,生机就没有了。气不能很好的升降,那就很危险。气在身体里需要流通百脉,开合出入,它是在不停的混化,通过开合出入来起到化的作用。
治病,关键在意识。看你怎么主导生命活动,这是一点。另外,致病因素总的分为三类:外因、内因、不内外因。外因一般指风寒暑湿燥火;内因,内伤七情;再就是不内外因。很多慢性病,不好治的病,大多数是内因引起的。外因引起的一般都比较好治,比如外感风寒,受凉了,感冒了,过几天就能恢复,可是很多慢性病,它不容易好,精神致病,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各种不平衡的心理活动,这些都会损伤到正气。当正气损伤到一定程度,生命力就下降了,各种疾病就显现出来了。
在人体内,免疫系统始终保持着警惕,防御外来侵入、清除衰老或损伤细胞、保持自身稳定、监测入侵或危险的迹象等。营养是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营养缺乏会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增加感染风险。而合理的膳食、充足的营养是免疫系统强大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