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治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孩子先天性心脏病室缺,17年做手术,复查
TUhjnbcbe - 2025/5/10 17:53:00

先上个简单粗暴的结论:术后已经5年了,心脏超声、心脏功能都正常的话,打新冠疫苗没什么问题。

接着说为什么(笑)。先天性心脏病,我们在基础理论部分讲过。相当于心脏这个水坝,建的时候出了差错,墙壁上有洞、有漏水现象。室缺,全称叫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septaldefect,VSD)。单纯的室间隔缺损是一种较为常见、程度相对较轻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根据年美国的统计数据,活产婴儿中发生VSD的比例大概是千分之3.6,占全部心脏畸形的1/3。VSD也可以是一些严重心脏畸形的组成部分,比如法洛四联症。这个毛病我们在既往一期“瓣膜病——人见人怜的孩子”里面说过,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戳这里(附链接)去看看。

室缺,专业医生视为“左向右”分流的心脏病,就是左心室里富含氧气的血液会因为压力高、部分经过缺口流到右心室去。和另一种“右向左”分流的心脏病相比,室缺的早期症状相对轻:因为血液的含氧量没受到影响、全身供氧还能够保证。但是右心、肺血管的压力会不断升高,心脏增大、内脏淤血;到晚期肺血管压力高到超过左心室压力时,含氧量低的静脉血就会反流进左心室,混进输送到全身去的动脉血里,身体的供氧就会减少,病人会发生紫绀。

室缺且有症状的孩子,越早手术越好。非常小的缺损,有自然闭合的可能,一般会观察到5-7岁左右,要规律地随访观察;如果病情进展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也应该加以干预。手术是微创的——顺着血管、用一个导管进入心脏,在缺损部分支起一个“保护伞”、把缺损堵住。早期,右心、肺部血管还没有发生“器质性”变化的时候,手术效果最好;脱晚了,右心出现变大、心衰,肺部的小血管闭塞、血管床压力增高。这时再做手术,这些继发的损伤也不可能“回到从前”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孩子先天性心脏病室缺,17年做手术,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