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4月25日在北京召开“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这十年”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健康工作进展与成效。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首先,向大家通报近期出台的卫生健康重要政策文件情况。
一是联合发改委、民政部、财政部等部门印发《关于开展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的通知》,要求依托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养老等乡镇社区服务机构,推动基层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有机衔接,更好满足辖区内老年人健康和养老需求的服务。
二是联合医保局、中医药局等部门印发《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规范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组织管理、互认规则、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三是印发《日间手术推荐目录(年版)》,将日间手术推荐目录更新至项,指导医疗机构大力推行日间手术,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四是印发《肿瘤和血液病相关病种诊疗指南(年版)》,明确肺癌、胃癌、乳腺癌、白血病等21种实体肿瘤及血液疾病的诊疗要求,提高诊疗的规范化水平。
五是联合中医药局印发《县域慢性肾脏病等慢性疾病分级诊疗技术方案》,规范县域慢性肾脏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7种疾病的分级诊疗技术要求,明确县域医疗机构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长期规范管理方面的功能定位,保障慢性病患者享受到一体化、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以上是近期情况通报。
今年是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20周年,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健康事业快速发展,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今天的发布会将重点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健康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以及“十四五”期间职业病防治的主要目标和工作规划。这也是国家卫生健康委“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场。
出席本次发布会的嘉宾有: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司司长吴宗之先生,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卫生中心主任樊晶光先生,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首席专家李涛先生,中国疾控中心辐射防护首席专家苏旭先生。我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胡强强。
首先,请吴宗之司长向大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健康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工作亮点。
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司司长
吴宗之
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自年以来,我们国家将每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的一周,也就是4月25日至5月1日确定为《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在今天新闻发布会召开之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斌同志通过视频讲话,正式启动了第20个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健康事业快速发展,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法规标准体系和监管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3次修订《职业病防治法》,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年机构改革整合职业健康监管职责,进一步理顺了监管体制,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职业病防治工作协调机制,形成了工作合力。二是重点行业专项治理持续推进。组织开展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实现了“摸清底数,加强预防,控制增量,保障存量”的工作目标。在矿山、冶金、建材等19个重点行业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督促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淘汰落后技术,完善防护设施,加强个人防护,作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三是技术服务和支撑能力显著提升。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优化技术服务机构审批程序,加强技术支撑机构建设规划布局和能力建设,基本形成了职业病监测评估、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职业病诊断救治康复及专业技术服务相结合的技术支撑网络,建立了“地市诊断、县区体检、乡镇康复”的工作体系。四是风险监测评估工作不断加强。将职业病防治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全部职业病病种纳入职业病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范围,监测县区覆盖率达95%以上。基本摸清了全国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总体状况和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生存及保障情况。积极推动建立风险监测、精准监管、及时整改、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五是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全面开展。大力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等宣教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职业健康文化氛围。加强职工心理健康、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等工作相关疾病的预防。积极开展健康企业建设、争做“职业健康达人”系列活动,大力推进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监测,广大劳动者的职业健康获得感显著增强。
近年来,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进一步得到保障。全国报告新发职业病病例数从年的例下降至年例,降幅达43.8%;其中,报告新发职业性尘肺病病例数从年的例下降至年的例,降幅达51.2%。
年年初以来,我们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职业健康工作,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发布企业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系列技术指南,组织对多万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专项检查和技术指导,特别是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各位朋友的提问。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谢谢吴司长,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封面新闻记者
去年底,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印发了“十四五”时期《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请问推进“十四五”期间职业病防治工作有何考虑?尤其是在防治理念变化方面有哪些变化?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司司长
吴宗之
谢谢您的提问。去年12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年)》,《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总目标是:到年,职业健康治理体系更加完善,职业病危害状况明显好转,工作场所劳动条件显著改善,劳动用工和劳动工时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得到有效控制,职业健康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全社会职业健康意识显著增强,劳动者的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规划》提出了11项具体指标以及要完成的8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制定《规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职业健康关系亿万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幸福安康,“十四五”职业病防治规划要以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是突出两个方面的重点,既要做好传统职业病的防控,又要兼顾新型职业病危害的预防。因为“十四五”时期是我们国家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开启阶段,新时代职业健康工作面临新的要求,我们要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按照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要求,落实职业健康保护行动。要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健康为中心,所以我们不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