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日日夜夜的挽救和照顾,让宝宝逃离了‘鬼门关’,你们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国庆前夕,刚出生的依依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心脏间隔有两处大的孔洞,随时有生命危险!交大一附院的医护人员为了挽救患儿,迅速组建起多学科团队联合施救,经过高难“补心术”和术后的精心呵护,坚强的孩子终于挺过了“生死关”。昨日,孩子顺利出院。
依依出生于国庆节前夕,刚刚呱呱坠地,心脏超声就揭示孩子罹患先天性心脏病,心脏间隔有两处大的孔洞,其中室间隔缺损8㎜,房间隔缺损5㎜。没过几天,依依的呼吸困难就无法缓解了。为了给孩子争取一线生机,依依的爸爸妈妈委托当地的医生拨通了交大一附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电话。住院总医师宁芬茹了解患儿的危急情况后,立即联系救护车,准备好呼吸机、心电监护、转运暖箱等转运设施,和雷萍主管护师一起把依依安全接到了交大一附新生儿科。
国庆节长假期间,一附院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和往常一样忙碌着。她们像妈妈一样照顾着依依,希望孩子能再长胖一些、长大一些,这样才能更好的耐受麻醉和开胸手术,生存机率更高。然而经过强心、利尿等积极治疗,依依对呼吸支持的需求越来越多,出现了心影增大、肝脏增大等心力衰竭的征象。新生儿科周熙惠主任及林晓洁主治医师迅速做出判断,依依的心脏手术不能再等了,立刻与心脏外科闫炀主任联系。经过会诊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此时出生仅20天的依依必须接受手术治疗。
依依面临生死攸关的紧急时刻,医院多学科救治团队迅速启动,麻醉手术部王强主任安排具有丰富经验的杨远东教授担任麻醉医生,心内科超声室王顺教授进行术前及术中评估,超声科阮骊韬主任安排术后访视,心脏外科闫炀主任向医务部申请了重大手术。医护人员一起再次讨论依依的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管理,制订详细的诊疗及护理计划,建立多条血管通路作为输液的生命线,并组建了专门的医护团队。
手术的时刻到了,周熙惠和林晓洁医生和依依一起进入手术室。10月12日上午10时,手术开始,依依在体外循环支持下,心脏停跳数十分钟,由闫炀教授将修剪好的两个心脏补片精细的缝补在依依的心脏缺损处。当依依的心脏重新跳动、血压回升的时候,大家紧绷的心弦才放松下来,依依的“补心”手术成功了!
术后,依依回到新生儿科,专属医护团队又开始了至关重要的72小时贴身护理。周熙惠主任三天三夜守在孩子的床头,郝园、雷萍、张丽娟、钟春荣四位护士轮班照顾,樊书娟作为主管医生全程悉心照顾。经历了低血压、心包积液穿刺、肺炎、肺不张、胸腔积液,依依坚强的闯过了一关又一关。术后24小时,气管插管拔出了;术后72小时,依依能吃奶了。很快引流管和尿管拔了,心率血压稳定了,依依能轻松自如的呼吸了。术后15天,孩子肤色红润、呼吸平稳、体重增长,也会笑了。
由于一出生就病情危重,医院,如今终于挺过了“生死关”。准备出院回家时,依依的妈妈早早来到一附院接孩子,并激动地向医护人员连连鞠躬。
文/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王超张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