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治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10岁男孩心肌不断增厚,竟是罕见先心病
TUhjnbcbe - 2024/10/21 16:09:00

日前,医院9楼手术间内,心血管外科三病区(小儿心外)主任谌启辉团队为10岁患儿顺利实施左心室流出道疏通术,成功解除了患儿猝死的险情。

一周前,小浩(化名)在校运动后突发胸闷、气短、乏力等不适症状,医院初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医院进一步明确治疗。随后,小浩爸妈慕医院心血管外科三病区(小儿心外)主任谌启辉寻求救治。

“心脏超声提示,左室流出道收缩期流速高达5.3m/s,压差㎜hg,这两个数值远超正常标准,表明孩子左室流出道梗阻严重,必须尽快手术治疗,否则猝死风险极高。”谌启辉面色凝重地说。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一种遗传性原发性心肌肥厚,因心肌肌纤维肥厚使心腔变小,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血流受阻,引起肺淤血,体循环灌注不良,最终导致心肌缺血,长此以往,患者极易出现心绞痛或心脏骤停。

这种疾病没有严格的急性期概念,可当患者出现频繁的劳力性胸痛、胸闷、晕厥等症状,表明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呈现的是一种断崖式的生命曲线,平时没有明显症状,可一旦发病就是大事。

据谌启辉回忆,早年曾急诊接诊过一个心脏骤停的孩子,就是因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引发心脏骤停,但可惜的是孩子最终没能醒过来。可见,越早明确诊断,越早实施干预,适时手术治疗,患儿的猝死风险就会越早解除。

小浩的治疗刻不容缓!

正常情况下心脏有左右两个心室,室间隔厚度约在4-5mm,成人也不超过10mm,而小浩的室间隔部位肥厚达31mm,左右两个心室流出道明显梗阻,猝死风险极高。

完善了相关检查后,针对小浩的病情,谌启辉团队组织心外重症医学科、麻醉科、体外循环科、手术部等召开了多学科术前讨论,决定为其实施改良Morrow手术。

这台手术的难点在于对肥厚心肌切除量及范围的精准把控。

在疏通肥厚梗阻的左室流出道时,手术团队既不能将肥厚心肌切除过多,造成室间隔穿孔,又不能切除过少,否则无法保证充足的血流量通过。

左室流出道疏通多少合适?

怎样扩大才能不损伤心脏传导系统和心脏冠脉系统?

可以说,左室流出道的“疏通及扩建”,直接关系着手术的成败。

术中,谌启辉团队精准定位,谨慎操作,在有限区域内,对左室流出道进行“疏通扩建”,手术一气呵成。随着心脏肥厚心肌一点点切除,术中食道超声检测左心室流出道流速为1.6m/s,血流恢复正常,这意味着左室流出道梗阻问题得到解除。

谌启辉说,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一种异源性且常为家族性的心肌疾病,由编码心肌肌小节蛋白的10个基因之一发生突变引起,50%患儿具有孟德尔显性遗传特性。

通俗来讲,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就是左心室心肌在异常增厚,导致左心室容积变小,血流通过左心室进入体循环受阻,引起肺淤血和体循环灌注不良。

另外,在心肌异常增厚同时其伴随的冠状动脉血管并没有相应增加,这就导致有限的冠状动脉无法为不断增厚的心肌提供充足的血供,以致心肌缺血,心功能逐渐衰退。

此类疾病常发生突然不可预测的死亡,常与运动和极度劳累有关,猝死多见于10-35岁患者,儿童和青春期患者猝死率可达4%-6%。

常规的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外科治疗和介入治疗。

目前,对于持续左室流出道梗阻的年幼儿,且标准药物治疗无效时,外科手术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唯一选择,可极大改善临床症状。

谌启辉提醒,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儿可通过心脏超声检查进行排查,若左室流出道压差超过50㎜hg建议外科手术治疗。他强调,外科医生虽然可通过手术暂时解决心室流出道血液梗阻问题,缓解病情进展,但术后要严格定期复查,在全生命周期内定期进行随访。

(徐紫渝)

1
查看完整版本: 10岁男孩心肌不断增厚,竟是罕见先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