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向来时,
难忘这刚刚过去的60多个日日夜夜。
3月6日至5月14日
战“疫”沈阳
在这60多个日日夜夜里,每一个沈阳人,不论是男还是女、不论年长还是年轻,都在战“疫”中找到了他或她自己的岗位,以城市主人的姿态坚定地履行着他或她的职责;不论是白衣逆行还是披红为甲、不论战“疫”一线还是备“战”后方,均以不屈的意志、孤勇的行动赋予“爱城如家、护城如家”新的解读。
在这60多个日日夜夜,我们听到过无数感人的故事、见证过无数动人的场景,也许每一个人的贡献“微不足道”,也许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做得太少”,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我们用微光萤火汇聚了灿烂的星空,用众志成城焕发了城市的荣光。一声令下,城市变“战场”,人人皆“战士”。万沈阳人共同延伸了“一个人、一座城”的内涵,为沈阳这座英雄城市添上了新的注脚。英雄就在我们的身边——
英雄是你是我,英雄是沈阳。
警报拉响
疫情防控这根弦,沈阳从来不敢有丝毫放松。本轮疫情由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多个感染链条并存,呈现多点散发、局部暴发等特点,形成了重点地区相互牵扯、重点场所相互交织、重点环节相互影响的复杂局面。疫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
3月6日,在对省外来(返)沈人员主动核酸筛查时,沈阳市发现2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警报”就此拉响。沈阳市迅速进入应急状态,各地区、各相关单位立即运转起来,相关小区封闭管理,相关区域启动多轮扩面核酸检测。连续几日,病例仍有增加,措施继续升级。3月13日,沈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向全市市民发出了倡议书——《保护自己,保卫城市》。“保护好自己,就是保卫城市。保卫好城市,就是保护自己。”这句话为沈阳市本轮疫情防控工作奠定了基调,更引发了全体沈阳市民的强烈共鸣。
经过10多天的疫情防控拉锯战,沈阳市委、市政府作出了科学的判断,也做好了全面作战的准备。3月20日晚,沈阳市开始组织多家施工单位在沈阳国际展览中心昼夜奋战,医院应急改造工程和健康驿站应急工程。3月23日,《我们一起抗击疫情保卫家园——致沈阳市民的一封信》由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在全网实现了井喷式传播。信中,沈阳的城市管理者与沈阳市民及全国人民进行了一次真诚的情感交流,没有套话、处处措施,没有官样、满满诚意。
“沈阳的历史就是在迎接困难挑战的过程中,创造光荣与梦想的历史,让我们勠力同心、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决战决胜!沈阳这座向阳而生的英雄城市,一定会早日驱散疫霾,迎来春和景明!”如此的决心与战心,瞬间让人们破防,并生成了一座城市的共同意志。
沈阳市采取了果断措施。从3月24日到3月30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在全市范围开展第四轮、第五轮、第六轮全员核酸检测。在此期间,全市停止一切非必要流动、活动,机关事业单位居家办公,非城市保障型企业停止运营或居家办公,全市住宅小区、村屯实行封闭式管理,居民需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及《居民出入通行证》进出住宅小区、村屯,等等。措施具体而坚决,其目的就是要以快制快,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将病毒筛出来、筛干净,阻断疫情传播链条,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实现“社会面清零”。保护市民、保卫城市,非常之时施行非常之举。
沈阳的这个春天,注定不平凡。
沈阳“战”起
3+95!这是一个沈阳自开展疫情防控以来从未出现过的数字。
资料图
3月25日,沈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沈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五十八场新闻发布会通报如下:3月24日0时至24时,我市新增3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95例本土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沈阳虽有疫情袭扰,但没有发生过如此规模的疫情。形势前所未有的严峻,压力前所未有的巨大。对城市管理者和全市人民来说,这样的挑战与考验更是全新的、艰巨的、严酷的。从数据上看,沈阳随时面临着“决堤”的风险,此时一旦疫情“失控”,整个城市将付出更为沉重的代价……
幸好,此前沈阳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的决定、必要的措施。
也正因如此,在新闻发布会上,沈阳市卫健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贺燕的发布铿锵有力,并强调一点:“明天,也就是年3月26日6时至22时,我市将启动第五轮全员核酸检测采样工作,请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按相关要求组织好、落实好。”这是对既定决策、部署与行动的强调,语气坚定,充满信心。信心,来源于未雨绸缪与果断措施。对于沈阳来说,本轮战“疫”是一场系统的全科大考、全新大考:作为疫情防控的“中枢大脑”,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便早早启动了临战机制、进入临战状态,强化24小时作战意识,组建了包括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的14个由市级领导担任组长的专项工作组,实现了流调溯源、核酸筛查、医疗救治、隔离转运、社区管控等扁平化、实体化的应急指挥体系。各专项工作组24小时集中统一办公,分兵把口,协同作战,按照指挥部的指令第一时间统筹调配各方面力量高效处置各类情况,高效阻断疫情在社会面的传播。同时,针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组建了大东、浑南、辽中三个战区攻坚专班,集中优势兵力开展局部重点攻坚战;针对已发现的各类问题,组建了13个市级工作督导组和个纪检监察督查组,建立分解、整改、督查、反馈四项机制,直插基层、直插一线,督导问题立行立改。
每一个深夜,都是一天中最忙碌、最紧张、最关键的“沈阳时刻”。
在每日夜间例行召开的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视频会议上,每一项工作的落实,每一个问题的分析,每一个最新的判断,每一个最新的决策,都在这里进行汇聚。各地区、各单位负责同志都在这里接受各项任务并进行现场调度,会议的部署与要求第一时间被传递出去、落实下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辽宁工作组的专家们也参加会议,根据他们深入一线的实地查看情况给出专业、有力的指导。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新伟每天都坐镇指挥,他强调沈阳市疫情防控工作要保持指挥体系和运行机制高效运转,以居安思危、如履薄冰的防风险意识,持续强化疫情防控作战链条,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更果断更精准更坚决地把疫情防控举措落实落细落到位。市委副书记、市长吕志成检查部分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后提出要求,各地区和相关部门要加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社区网格员、志愿者作用,广泛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坚决守好社区门、小区门和家门,守牢疫情防控“前沿阵地”。
这场城市全民保卫战,已经进入胶着期、攻坚期、决战期。
“动”与“静”的合力
高质量区域筛查,是尽早实现社会面清零的有效措施。
为了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应检尽检”,加快筛、筛干净,实施“更全面”的高质量区域核酸筛查,沈阳市区两级加大财政投入,购买检测方舱车辆,招聘医护人员,鼓励第三方检测机构迅速调集技术人员、设备设施,检测能力从疫情初期的17.3万管每日提升至单日最多65.4万管。
在这场全民城市保卫战中,一批又一批沈阳人迅速“动”起来。
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的医护人员,以英勇无畏冲锋在前牢牢守护自己的家园。“若有战,召必回”“我是党员,我带头”“好,我马上到!”……对沈阳市广大医护人员来说,像这样的语言不是口号,而是深夜的紧急行动。和平区集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源春是3月15日凌晨2时在睡梦中接到的出发指令,电话挂断后,她亲了亲酣睡中的双胞胎女儿,走出家门。因为她知道,再黑暗的夜晚,也有璀璨的星河照亮人间。沈阳急救中心皇姑一分中心的徐嘉与同事们不断地奔赴各个地区、各个点位。在一次核酸检测采样时,她遇到了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检测过程中,他的防范动作很规范。他转身离开时,递给徐嘉一瓶水和一张纸条。她打开纸条,看到上面工整地写着一行字:“阿姨,我妈妈和您一样,也是守护沈阳的‘大白’,我有十天没看到她了,您辛苦了,谢谢!”瞬间,她眼睛湿润了,想替他的妈妈抱一抱孩子。
不舍昼夜、任劳任怨的社区工作者,24小时守护着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守住社区这道防线,就能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跟冲锋陷阵的医护人员一样,基层社区工作者也是防疫一线的坚实依靠。疫情防控工作,对于社区工作者来说,是综合兵种,既要当指挥员、监督员,还要当引导员、宣传员,巧招要用,笨招也得用,该敲门时敲门、该扫街时扫街、该扫楼时扫楼,一切为了战胜疫情。特别是围绕“一小区、一方案”不断地摸索防控措施、模式,各社区、小区都想尽了办法。在浑南区桃源社区,采取的办法是移动式检测。所谓移动式检测就是有序移动桌椅和检测物资到每个单元,再由包楼的楼长到楼上把大家依次叫下来,进行核酸检测采样。桃源社区党支部书记邓朦朦说:“我们多想点、多干点,居民就多一些方便、少一些风险,实现应检尽检。”移动式检测受到了居民们的欢迎,因为测得安心。这背后则是社区工作者们更多的付出和担当。像邓朦朦这样的社区工作者有很多,各有招法。
闻令而动、尽锐出战的共产党员,始终让党旗在防疫一线高高飘扬。困难在哪里,党员干部就战斗在哪里。在抗疫一线,党旗猎猎飘扬、党员徽章熠熠生辉。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要求,与群众念在一起、站在一起、战在一起,以实际行动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坚强战斗堡垒,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本色。13个区县(市)委,个乡镇、街道,个村社党组织,3万余个基层党组织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市、区两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抽调4.8万余名干部,派驻到社区(村)开展防疫工作。在隔离酒店、检测点位、小区出入口等重要场所,全市成立了1万余个党员突击队和党员预备队,划定了1.1万个党员责任区,16.3万余名党员冲锋在抗疫的最前沿阵地。从耄耋之年的老党员,到“00后”大学生党员;从居家办公的企事业单位党员,到退伍不褪色的退役军人党员……4.7万余名党员志愿者喊出“马上到”“随时来”“可通宵”的响亮口号。
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们,身穿“红马甲”的忙碌身影成为抗疫战场上那一抹最动人的色彩。疫情防控志愿者湛瑾秋告诉即将参加高考的女儿:“连续多日的维护秩序、扶老携幼、分发物品、建立通道、入户登记、上门检测、送检、核验、消杀等工作,一次次地透支着我的体力。这时我真心希望自己能是一个有用不完的精力和体力的超人妈妈!”一位叫王思涵的志愿者,让人印象深刻。她家所在的城中花园小区成为封控区时,她不在沈阳,而是在上海,远隔千里也成了志愿者。“全小区15栋楼分别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