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记者刘迅通讯员聂文闻陈有为
出生一月大婴儿两条心脏大动脉完全错位,犹如冷热水管颠倒方向,导致机体缺氧,危及生命。面对罕见先心病,5月15日,华中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董念国教授团队为其实施大动脉转位矫正术和室间隔修补术,让孩子转危为安。常年在外打工的吴女士还申请到基金会资助,孩子的手术费得到保障,在儿童节前夕,看到儿子日渐恢复,母亲吴女士的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32岁的吴晶(化名)家住湖北潜江,和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去年,吴晶顺利怀上二胎,为了迎接新生命,她辞去工安心在家在家待产。然而,今年1月初,吴晶孕期6个医院产检,竟发现胎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夫妻俩懵了。
抱着一线希望,吴晶先后两次找到该院心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详细了解病情后,董念国教授安慰,这种先天性心脏病可以治好,建议她每月按时复诊,吴晶仿佛看到了希望。
4月9日,武汉解封第二天,吴女士预产期将至,她和医院产科待产。4月12日,心脏大血管外科、产科、超声影像科、新生儿科等多学科的联合协作下,吴女士顺利诞下一名男婴,小名叫斌斌。经专家们进一步检查诊断,斌斌被证实患有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间隔缺损。董念国主任评估:室间隔缺损6至7毫米、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此时患儿缺氧尚处于耐受状态,鉴于这种情况,斌斌出生后被转入新生儿ICU进行观察。经过一个月的成长,斌斌室间隔缺损缩小到3至4毫米,房间隔缺损也逐渐缩小,动脉导管也已闭合,缺氧状态越来越严重,需要尽快实施手术。
吴晶和丈夫常年在外打工,经济不宽裕,难以承担高额的治疗费用,夫妻俩为此犯了愁。心外科获悉后,积极帮助夫妻俩申请关爱先心病患儿的李家杰基金,减免了2万元的治疗费。
5月15日,以董念国教授为首的心外科团队,联合麻醉科及手术室等多学科团队共同作战,为斌斌实施了大动脉调转手术。在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的支持下,董念国戴上3.5倍的显微放大镜,每一针都细缝精补,从针间距的控制到小血管的吻合,从调转两根心脏大血管到移栽两个冠状动脉,每一个步骤都有条不紊,整台手术一气呵成……3个半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斌斌的小心脏得到矫正及修补,重新有力跳动起来。
“婴儿的心脏十分脆弱,只有3×4公分,如核桃般大小,最宽的主干动脉直径只有3毫米,在如头发丝一样的血管上进行手术,难度可想而知。”董念国主任说,其中设计和吻合冠状动脉更是难上加难。以毫米计算的血管多缝会扯破,少缝会漏血,还不能缝偏缝歪,每个步骤都考验着手术团队的技术与耐心。术后,心外科ICU医护团队对斌斌进行了24小时全方位的严密监护以及精心治疗。目前,斌斌生命体征稳定,心功能渐趋正常。
董念国主任介绍,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是一种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它是指患儿的主动脉和肺动脉的位置颠倒,犹如冷热水管道装反了。斌斌的两个大动脉和左右心室的连接完全反了,使体循环与肺循环各走各路而无法循环互交,进而导致机体缺氧,危及生命。其间如有房缺、室缺或动脉导管未闭的交换血流,斌斌方能暂时存活。
据悉,大血管转位的发病率是千分之0.2到0.3,在心脏病中的发病率可达到10%左右,医院每年可以完成80例大动脉转位手术。如今,医院已制定出从胎儿期密切观察、出生后第一时间诊断、找寻合适时机及时治疗的一体化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流程,医院已经十分普及,能极大提高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
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先心病儿童贫困资助项目:
1、李家杰珍惜生命基金支持的“医院模式”贫困儿童先心病救治项目:
针对在医院进行手术的0-18周岁(没有满19岁都可以)家庭困难先心病患儿。病种包括: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法洛氏四联症、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等18种先心病,心脏移植也可以资助,无地域限制,在医保报销基础上,对符合项目救助条件的患儿人均资助2万元,最高资助5万元,出院不结账以前提交资料即可。
平均每名资助的患儿自负费用约元,其中部分简单先心病和封堵介入手术患儿自负费用为0元。
2、爱佑基金先心病资助项目:
资助14周岁以下(没满15岁)孤贫儿童接受手术,病种包括房间隔缺损、法洛氏四联症、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等25种先心病,无地域限制,资助自负费用的30%~50%,上限不超过5万,可资助复杂分期手术,每期手术可资助最多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