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出台1.7万亿中央贴息贷款,其中亿流入医疗设备更新,吹响了医疗器械设备新基建的“集结号”。这也给了深处集采漩涡中的医疗器械行业注入一剂“强心针”。
利好消息发布后,A股医疗器械板块连日大涨,联影医疗()、开立医疗()、迈瑞医疗()、康德莱()、心脉医疗()等一度涨幅领跑。
医院设备采购融资难问题
医院集团负责人冯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医院在贴息贷款政策下发的当口正巧赶上采购医疗器械设备,很快就接到地方银行的电话,主动提供贴息贷款。
“因为正好是要采购这些设备,所以免掉利息对我们的好处是立竿见影的。”冯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对于目前经营仍处于较医院而言,采购大型的医疗设备是一笔很大的基础设施成本的投入,能得到实际的资金成本方面的优惠,意义还是很大的。”
医院投资人李冰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道,再贷款和财政贴息政策支持年限(3年)内的贷款利率不高于3.2%,不低于2.5%(财政贴息水平)。医院购买万的设备,按照两年贷款来算,那么每年省下的利息就是50万至70万,两年省下万至万。
“医院采购设备的医院的竞争力,在贷款允许的情况下,医院愿意采购设备的,医院就有申报。医院经营状况不好,如负债率过高等,银行不批准,那是另一回事。”李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他同时提醒称,贴息贷款政策的初衷是好的,医院提升诊疗水平,医院而言,也应该量力而行,医院。“医院提供了操作发挥的空间,毕竟能够得到实际的资金支持,医院来说,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个政策,毕竟购买设备是要增加投入和负债的,钱还是要还的。”李冰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
沙利文大中华区医疗组执行总监朱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年对于实体经济是艰难的一年,并且融资难的态势加剧,贴息贷款政策的出台迫在眉睫,以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朱毅认为,医院是社会服务领域的重要组成,将成为该政策的受益者之一。医院以外,医院的获益也很明显,这是由于医院的资金渠道较为单一,主要依靠财政补贴和贷款,该政策能够有效医院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问题,医院的资金成本,医院设备更新升级,以更好的服务广大病患。
“大型三级医院当然实力雄厚,各种医疗器械设备齐全,因医院,所以不管贴不贴息,医院总是要采购设备的。”一位医疗系统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所以这次的贴息贷款政策可能惠及更多的是医疗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的基层医院。”
医院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由于我们是卫健委负责预算的单位,过去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设备的投入都需要自行购买,如果确有需要采购设备,是可以考虑贷款的,通过这次的贴息贷款的政策,我们确实也是可以购买一点设备的。”
上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医院都申请了采购,我们还在评估中,毕竟采购一台先进医疗影像设备的成本很高。”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医院虽然规模大,但是负债也很严重,对于采购设备的决定都非常谨慎。以郑大一附院为例,有数据显示,年全年该院结余不到10亿元,占营收比例不到5%。
“医院会倾向于和一些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这样企业的设备医院,省下一大笔费用。”医院科研处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例如我们就在与某国产医疗影像设备巨头公司准备合作共建实验室。”
医院放射科主任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关键的问题在于需求,购买设备是按需求来的,有需求就买,而不是因为有了贴息的政策,没有需求也非要背债去购买,没有必要。”
影像设备厂商最先获益
在李冰看来,贴息贷款政策最直接和最先的受益者应当是医疗器械设备制造商、经销商等,医院。“这意味着厂商的市场有大幅增长的空间。”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另一些投资人也认为,因为医疗器械新基建被提上日程,沉寂一时的医疗器械行业可能会焕发新生。“过去市场对医疗器械新基建领域确实尚未引起足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