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想健康长寿。在疾病出现时,每个人都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身上的疾病治好。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这只是人们心中的一种美好愿望罢了。
在医学中,并非所有的疾病都可以治愈,某些疾病一旦确诊,患者将终生困扰在这些疾病的阴影中。但并不是说一旦确诊这些疾病就一定是无力回天,只要患者遵从医嘱,及时服药,将病情带来的伤害控制在最低的限度,这就已经是绝对的胜利了。
今天,我为大家讲述4种无法治愈的疾病。请诸位读者务必要牢记,提高警惕,凡是宣称“可以治好”的,都是骗子!
一、骨刺
骨刺,学名为骨质增生或骨赘(以下均称为“骨刺”),是一种人体骨骼的自我修复过程。骨刺一般沿着骨骼的边缘生长,形态呈突起状,因此它也被称为骨赘。常形成于骨骼的关节部位,既可以在人的四肢骨骼上,也可以在脊柱椎骨上形成。
在影像学上,骨刺的存在常常表现为患者的关节边缘呈嘴唇样,向外突出的骨质增生。
研究表明,骨刺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根据骨刺出现的部位,它被分为手部骨刺、肩部骨刺、髋关节骨刺、脚跟骨刺等。
那么,骨刺是怎样形成的呢?下面我将为您揭秘。
骨关节炎和部分自身免疫病。研究表明,骨关节炎导致的关节损害是骨刺形成的常见原因;另外,像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也均会增加骨刺形成的风险。
外力的影响。随着患者的年龄增长,关节也在不断地老化,关节的受力状态出现改变。当关节长期处于异常受力状态时,将增加骨刺出现的风险。
那么,当骨刺来临时,患者将有哪些症状出现?下面,我将为您揭秘。
颈椎、腰椎部位出现骨刺。上述部位出现骨刺时,患者的椎间孔将变小、狭窄,从而压迫颈部的神经根或椎动脉,引起患者的颈部疼痛以及上肢的放射性疼痛。
颈椎前缘出现骨刺。此部位的骨刺将刺激患者的咽部后壁,使患者感觉到来自咽部的异物感等其他不适感等。
腰椎后缘出现骨刺。此部位的骨刺将造成患者的椎管变得狭窄,继而压迫患者的硬膜囊,导致患者产生下肢坐骨神经痛、间歇性跛行的现象。
显然,骨刺的存在会给患者带来许多痛苦。因此,对骨刺的预防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如何预防骨刺。
采用正确的锻炼方法。这一点对于中老年群体尤为关键,建议中老年群体在运动之前应做好准备活动,轻缓地舒展身体上的关节。在做好准备活动后,再参加运动,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
保持合适的体重。研究表明,过重的体重将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使关节软骨面的受力不均匀,导致骨刺的出现。因此,保持合适的体重是非常关键的。
对于中老年人群体,推荐使用BMI指数判断自己的体重是否在标准范围内,建议将BMI指数控制在18.5-24之间。
平衡膳食。建议中老年人群多摄取抗氧化性强的食物,常见抗氧化食物有红薯、玉米、茄子、土豆、金针菇等。这样可以预防人体内自由基的破坏,减缓炎症反应,促进运动伤害的恢复。
二、原发性高血压
所谓的原发性高血压,即人们常说的“高血压”(以下均称为“高血压”)。高血压是指患者在不服用降压药的前提下,收缩压高于mmHg,舒张压高于90mmHg。
据统计,中国人高血压的发病率高达18.8%,治疗率在25%左右,而控制率却仅有6.1%。
研究表明,高血压的发病率同年龄的增长呈正相关,因此高血压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而且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要高于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
下面,我将为大家揭秘高血压的发病原因。
先天因素。研究表明,在父母均患有高血压的前提下,子女患有高血压的风险将大大升高。数据显示,在父母均患高血压的前提下,子女患高血压的风险超过40%。
后天因素。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和患者的钠盐摄入量成正比,和钾盐的摄入量成反比。研究表明,“高钠低钾”的饮食方式是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因此,进行低钠饮食是预防高血压发生的必要手段。
吸烟也是导致患高血压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物质可促使交感神经末梢分泌去甲肾上腺素,致使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长此以往将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另外,上述有害物质可促使氧自由基的产生,致使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受损,血管的舒张出现异常,久而久之也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因此,及早戒烟是预防高血压发生的重要方式。
那么当高血压来临时,患者将出现哪些症状?下面,我将为您揭晓答案。
患者将会出现头痛头晕。这是高血压发作时最为常见的症状,在血压迅速增高时,头痛症状非常明显,但在血压得到控制时,头痛的症状将减轻或消失。
患者将会出现恶心呕吐。这是因为血压的骤然升高,导致患者的颅内压升高,轻者将出现恶心症状,严重者将出现呕吐现象。另外,高血压患者还会出现视物模糊、鼻子出血等症状。
那么,高血压应该如何治疗?临床上,高血压的治疗方式主要以药物治疗的方式为主。
一般需要遵循四个原则:第一,不宜过量服用,应以小剂量为主;第二,尽量选择长效的降压药物;第三,个体化用药;第四,若条件允许可以小剂量联合用药。
所谓的个体化用药是指从患者的经济能力出发,以及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最适合患者的降压药。
三、类风湿关节炎
所谓的类风湿关节炎,它是一种以侵犯周围关节为主的自身免疫病。类风湿关节炎多发生于20-55岁的人群,是一种遗传疾病。
据统计,类风湿关节炎在全世界的发病率高达1%左右,中国人患类风湿关节炎的概率最高可达0.41%左右,而且男性患类风湿关节炎的风险要远低于女性。下面,我为大家揭示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
先天因素。研究表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具有显著的家族聚集特征,根据研究数据,类风湿关节炎的遗传易感性同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密切相关,但对于不同种族的人,影响力并不相同。
免疫系统因素。患者的免疫系统因某种原因导致对体内正常的关节组织发起进攻,导致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
接下来,我再为大家介绍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
在发病早期,患者将出现滑膜炎,这是最早期、最为主要的病变。另外,患者的手足小关节将出现疼痛、肿痛等症状。
在发病进展期,患者出现小灶性坏死,滑膜形成肉芽组织翳。另外患者的近端指间关节以及腕关节等部位将出现肿痛,活动也将受限;皮下也出现了类风湿结节。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目前分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分为活动期药物治疗、抗风湿药物治疗,其中活动期药物治疗主要使用诸如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抗风湿药物治疗主要使用甲氨蝶呤、艾拉莫德等药物。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应进行手术治疗,以矫正畸形的关节,达到恢复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痛苦的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接受手术的同时必须使用相关药物配合治疗。
下面,我再为大家介绍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的措施。
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各种感染因素。日常生活中要防止关节受寒,不要过多地做家务劳动或者手工等。另外,若条件允许,不要在恶劣的环境下进行生活和工作。
加强体育锻炼。这样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可选择参加散步、太极拳、广场舞等运动。
四、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风湿免疫病,主要发病部位为骶髂关节、脊柱等外周关节,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同时伴随着眼部、肺部等器官的病变,严重者将出现脊柱畸形、强直现象。
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目前较为可信的说法有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免疫因素三种。
遗传因素。强直性脊柱炎具有显著的家族聚集性,研究表明,患者的HLA-B27基因同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该基因携带者若出现外伤,将增加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风险。因此,预防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避免外伤的发生。
感染因素。强直性脊柱炎和慢性感染有着一定的关系,最容易发生感染的部位在患者的胃肠道、泌尿部位等。因此,避免慢性持续性感染是避免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手段。
那么当强直性脊柱炎来临时,患者将有哪些典型症状?
炎性腰背痛。这是早期患者最为显著的症状,患者在腰骶部或者背部出现钝痛感,另外也会出现晨僵、不明原因的疲劳等,而且这种疼痛在夜间、晨起时将加重。
外周关节炎。外周关节炎是部分患者的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髋关节、膝关节等关节肿胀为主的关节炎。
肌腱端炎。常发生于患者的脚跟、脚掌部位,也会发生于膝关节、胸肋连接处等部位。
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常见疗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下面我将为大家进行介绍。
药物治疗。常见药物有塞来昔布、美洛昔康等非甾体抗炎药,患者服用此类药物的时长至少保持在两个星期;若非甾体抗炎药失效,则可考虑使用抗肿瘤坏死因子ɑ拮抗剂。
抗肿瘤坏死因子ɑ拮抗剂的代表药物有阿达木单抗、依那西普等,但此类药物的疗程脚长,至少在服药3个月后才会出现疗效,只有坚持服用方可延缓病情的发展。
另外,对于对抗肿瘤坏死因子ɑ拮抗剂有用药禁忌且患有外周关节炎的患者可使用柳氮磺吡啶、来氟米特等抗风湿药物。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应进行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有全髋关节置换术、脊柱矫形手术。前者在术后可以让绝大部分患者的关节疼痛得到有效控制,部分患者的关节功能将恢复正常。
后者是指利用手术截骨等方法改变脊柱的弯曲程度,但此手术风险较大,患者应慎重考虑。
参考文献
[1]兰政文.“骨刺”听起来很吓人[J].家庭中医药,,28(11):30-32.
[2]阎群.如何应对足跟骨刺?[J].健康生活,(11):14-15.
[3]王星.如何正确对待高血压[J].新农村,(10):39.
[4]余海燕.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J].幸福家庭,(13):84.
[5]于倩文,韦雨颂,李芬.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药物的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12(11):4-8.
[6]刘国昇.全面解析类风湿关节炎[J].人人健康,(03):38-39.
[7]章何陋,吴奕江,高炀,全仁夫.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治进展[J].中医正骨,,33(11):6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