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治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人类心理治疗简史01综述与前编人类心理治
TUhjnbcbe - 2024/4/12 8:30:00
北京中科癜风医院好嘛 https://m.39.net/pf/a_5154127.html

三、中医心理治疗。

1.《黄帝内经》学说

中医心理治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指出:“精神不进,志意不治,病乃不愈。”就是心理上有问题。志指情绪和认识方面,所以由于心理活动情绪和认知有问题,疾病才不会不痊愈。《黄帝内经》主张:“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所谓“告之以其败”,是指向病人指出疾病危害,使病人认真对待疾病,“语之以其善”,是指要求病人与医者很好配合,告诉其疾病的可愈性,“导之以其所便”是指告诉病人如何进行治疗,调护以及自我调养,而“开之以其所苦”。则是指解除病人消极的情绪,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开导法的成功运用,可解除病人的不良情绪,使病人怒气消散,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豁达乐观,心境坦然,从而促使其早日康复)这里“告”、“语”、“开”、“导”,即突出了言语疏导的心理治疗,认为医生应该告诉病人疾病的成因、危害与禁忌,指出治疗疾病的正确途径,帮助病人树立同疾病作斗争的信心,诱导病人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治病的条件和方法,强调任何治疗均应以“治神入手”、“治神为本”。其目的要达到客观上的顺志,主观上的精神内守与适时。《东医宝鉴》明确提出“先治其心,必正其心”的思想,把忽视心理治疗的医生称为“庸医”。该书写道:“古之神圣之医,能疗人之心,预使不至于有病。今之医者,惟知疗人之疾,而不知疗人之心,是犹舍本逐末,不穷其源而攻其流,欲求疾愈,不亦愚乎?虽一时饶幸而安之,此则世俗之庸医,不足取也。”从先秦至明清,仅从古籍所载的(-例)医案中,就可看到历代医家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心理疗法,为我国心理治疗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内经》作者认为,人的心理和躯体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我们现在有非常先进的心身医学,身体和心灵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所谓“形与神俱,乃成为人;形与神离,则人死亡。”就是说,躯体和心灵相互影响关系非常密切,不能只顾其中一个。这些是心身医学的开端。

同时,作者似乎已经注意到心理作用对身体其他系统的主导作用。

他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服者,中正之宫,决断出焉。脂中者,臣使之宫,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凛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耽者,州都之官,津液蘸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段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内经.灵兰秘典论》)

这看上去是一种朴素的心身医学的观点。后世的中医理论基本上都是从《内经》的医学体系出发。

2.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中医将心理治疗归纳为以下五种方法:

中医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并没有单独的精神科的分科。原因一是因为古代中医的理论不够发达,二是因为其心理思想已经融合到各科之中,特别是作为各科基础的诊断学、病理学思维中。

(1)祝由治疗。祝由是祝说病由的称谓。“祝”(标准念ZHOU)是“告诉”的意思,“由”指“病由”,合起来就是祝说病由,以解除思者思想顾虑的方式。这是上古时代巫术常用方式,通过巫师的一套巫术仪轨,最后告诉患者他的病因是什么鬼神作乱,从而治愈患者。《素问移精变气论》中曾提到:“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的一段精辟论述,阐述当时古人生活简单,因而病种单纯,无明显大病,治病只需祝由改变其心理状态即可,只要病因不复杂,无需用药物与针灸。明代医学吴昆解释说:“凡人之用情失中,五志偏亢为害,而病生也。……古之治者,明见其情,为之祝说病由,言病有所偏,则气有所病,治以所胜,和以所生。”《吴注黄帝内经素问》清代名医吴鞠通则说:“吾谓凡治内伤者,必先祝由,详告以病之所由来,使病人知之,而不敢再犯……婉言以开导之,重言以振惊之,危言以悚惧之。必使之心悦诚服,而后可以奏效如神。”(《温病条辨》)但即便在《内经》的年代,这种方法也不是医学界的主流治疗方法了。

(2)言语开导治疗。即“告之、语之、导之、开之”的心理治疗(参见上述),系根据病人的“恶死乐生”的心理状态而提出的言语治疗方法。由于论述精辟,常被当作经典的心理治疗理论来引用。

(3)情志相胜治疗。这是最重要最核心的一个方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和《素问五运行大论》皆提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内经》将人体的脏象与五行相配,归纳为肝木、心火、脾土、肾水和肺金五个体系,其中也包括情志因素在内。认为人的情志活动有着相互制约的作用,相据五行相克的理论,可用一种情志去战胜另一种异常情志,称为情志相胜法。

情志相胜法到金元时代在临床上运用较多,尤以金代张子和(公元-)和元代朱丹溪(公元-)最为擅长,在理论上作了深化与发挥。

现代心理学认为,各种不良情绪使人心身健康带来危害,即造成体内各种微量物质的异变和功能失调,使人罹患各种心身疾病。中医运用与不良情绪相反的另一种情绪状态,去纠正(制约)病人表现的某种偏激的情绪状态,巧妙地治愈病人由心理因素引起的疾病。这是现代心理学值得研究和探索的。

由此可见,《内经》已经认识到:任何一种情绪如果太过都会影响心身平衡,导致疾病发生。这叫七情太过。各种情绪之间可以相互影响乃至转化,可利用一种情绪(例如喜悦)去冲淡另一种太过而引起机体机能失常的情绪(例如悲伤),在临床上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4)激情刺激治疗。《灵枢杂病》篇中提出:“哆,以草刺鼻、嚏,嚏而已;无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已。”哆即呃逆,这里提出三种止住呃逆的方法,其中使病人“大惊之”,是通过“惊则气乱”阻止因膈肌痉挛引起的病理节律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在《杭州府志》中曾记载宋代儿科名医李立之用使小儿受惊发出声音的方法治疗小儿喑哑的案例。明代《名医类案》中记载一周姓医生在治疗一产妇舌不能缩回时,制造惊恐声音使之大吃一惊,舌遂应声收回口中,病乃愈,都是采用突然激情刺激的方法。

(5)气功治疗。在《内经》时代,气功称为导引,并已做为一种治疗方法使用。《素问导法方宜论》篇中提到居住中央地区的人病时“其治直导引按乔……”,《灵枢病传》篇中记载:“有导引行气、乔摩……”,《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提到:上古真人“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说明用调息、入静、排除杂念,用意念导引“内气”方法,还可修心养性达到去病延年的目的。

情志相胜论是《内经》对中医心理治疗的最大贡献,后代很多中医家的心理治疗都是以其为基础理论开展的。

《内经》把人的心理活动称为“心”或“神”,神的活动是经“五神”和“五志”来表现的。所谓五神即神、魂、魄、意、志。它们发属于五脏,“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肾藏志”(《素问.宣明五气篇》)。

五脏又产生五志,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又从五志发展成喜、怒、悲、思、忧、恐、惊七情之说。

而五脏又分别有其五行属性,即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行间的相克关系同时也决定了五志七情的相克关系。因此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悲。而医生就可以根据这样的关系,激发病家的一种情志来纠正另外一种情志。但是《内经》只提出了这种疗法的原则,并没有相应的案例说明。

实际上中医有非常多的治疗技巧,因为时间关系,只能简单介绍。

传说古代名医张子和,善治疑难怪病。一天,一个名叫项关令的人来求诊,说他夫人得了一种怪病,只知道腹中饥饿,却不想饮食饭菜,整天大喊大叫,怒骂无常,吃了许多药,都无济于事。张子和听后,认为此病服药难以奏效,告诉病人家属,找来两名妇女,装扮成演戏的丑角,故作姿态,扭扭捏捏地做出许多滑稽动作,果然令病人心情愉悦。接着,张子和又叫病人家属请来两位食欲旺盛的妇女,在病人面前狼吞虎咽地吃东西,病人看着看着,也跟着不知不觉地吃起来。就这样,利用怡悦引导之法,使病人心情逐渐平和稳定,最后终于不药而愈。

还有逗笑疗法:清代有一位巡按大人,患有精神抑郁症,终日愁眉不展,几经治疗,终不见效。经人举荐,一位老中医前往诊治。老中医望闻问切后,对巡按大人说:“你得的是月经不调症,调养调养就好了。”巡按听了捧腹大笑,心想这个糊涂医生怎么连男女都分不清。此后,每想起此事,仍不禁暗自发笑,久而久之,抑郁症竟好了。一年之后,老中医又与巡按大人相遇,这才对他说:“君昔日所患之病是‘郁则气结’,并无良药,但如果心情愉快,笑口常开,气则疏结通达,便能不治而愈。你的病就是在一次次开怀欢笑中不药而治的。”所以,我们现在听听郭德刚的相声,也是现代人治疗抑郁的好方法。

3.中医治疗的特点

中医里的例子很多,我们就不一一说了。归纳起来中医治疗有以下特点:

1)理论上把心理问题和生理问题密切联系,身心医学、神与形俱,理论架构较为完备,本体论和临床理论自成一体。

2)基本上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心理治疗体系。上文中提到的医家,无一例外都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医,他们做的心理治疗只是他们临床实践的一小部分。这和古代医学未形成细化的分科有很大关系。

3)几乎所有可称得上具有心理治疗特征的理论都是以《内经》的情志相胜理论为基石。而《内经》的基础理论和中国的传统哲学是一脉相承的。

4)以情志相胜理论为代表的古代心理治疗的理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注重治疗技术而忽视治疗关系、治疗设置等。

中医治疗有一些好的,如冲击疗法、认知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等类似疗法,但缺乏充足的实证研究,没有准确揭示一些心理疗法的内在原理与机制;更没有从理论上加以系统的概括与总结,而只是作为只言片语或具体医案,散见在一些医典或医案中。不成体系,不完整,没有从心理医学上可以确证的心理治疗方式。

一、儒家心理治疗

儒最早是一种职业,而这种职业的具体内容也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有“史官说”、“术士说”、还有“教师说”等等不同的观点,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可能会有不同的说法,不过可以大致确定的是,在孔子的时代,“儒”应该是专门以传播文化、礼仪、知识的职业。如果说儒是职业的话,那么儒家则是就思想来说的,孔子呢,就是儒家的集大成者,这样一个思想。

儒家思想,最重要的部分是《礼记·大学》中所说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是儒家强调的一个次序。

这个次序强调二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修学的次第,先从格物开始,探究事物的道理,纠正人的行为,久而久之自己的修养就起来了,有智慧了。这时就可以把自己的家庭经营好了。家庭是国家的缩影,把自己家庭的经营好了的人也一定可以把国家治理好。一个能把自己国家治理好的人,那么他(她)也一定能让世界充满和谐,天下太平。第二个部分就是儒家的宗旨,也就是从自己格物致知做起,一直做到“内圣外王”的地步,这是儒家所提倡的。

儒家的最高境界,就是“横渠四句”,这个说法是当代哲学家冯友兰说的,主要内容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北宋儒学家张载的名言。由于其言简意宏,一直被人们传颂不衰。其意思是读书人其心当为天下而立,其命当为万民而立,当继承发扬往圣之绝学,当为万世开创太平基业,说出了读书人应当有的志向和追求。

后世儒家可以分为二部分,一部分为理学,一部分为心学两部分,这两部分加起来恰好就是心理学,很有意思。理学主要由朱熹建立,这部分讲“存天理、灭人欲”,好像只提倡超我,不注重本我,也就是不太注重本能那部分,所以我们不讲理学,主要讲讲心学。“心学”,也叫“陆王心学”,由北宋程颢开创,陆九渊、王阳明最终完成,强调“知行合一”,是“致良知”之学。据说陆九渊、王阳明二人都亲自经验过顿悟,然后对于他们思想的真理价值,坚信不疑。

话说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有一天“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忽大省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忽然言下大悟——如果是在禅宗,这就是开悟语句。

陆九渊此后又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认为治学的方法,主要是“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什么意思?就是你要学习儒学,应该“发明本心”,用心去体悟道的本原,而不能寄希望于六经。要知道其本质东西,四书五经都是为儒学这个本原做注脚的。

下面说一个陆九渊的故事,青年才子杨简初见陆九渊,怯生生问道:“如何是本心?”陆九渊引用《孟子》的“四端”为答。四端,是儒家称应有的四种德行,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杨简坦白道,他孩提时就读过此段,但还是不知道何为本心。杨简此时担任富阳主簿,有一个职能大概相当于现代县法院的院长,谈话间还要办公,杨简断了一场卖扇子的官司。事儿办完了,又向陆九渊再问这个问题。陆九渊说:“适闻断扇讼,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此即本心。”杨说:“止如斯耶?”陆大声说:“更何有也!”杨简顿悟,乃拜陆为师。意思是:你刚才断案,这个是真理就是做的正确的人知道自己是正确的,做的不正确的人也知道自己做的不好,这就是本心啊!杨简怀疑说,这么简单吗?陆九渊说,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呢?

好,下面再说王阳明,这个人了不得,他叫王守仁(年10月31日—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等各种学说。

在他学说形成期间发生了两件著名的事,第一件事是龙场悟道。是什么意思?王阳明曾经被贬谪到远在贵州的龙场驿。只是管理着“驿吏一人,马二十三匹”的驿丞,对于一位进士出身的人,实是屈才。这样的驿丞,只是九品官阶。
  

经历了宦海风涛,又身处荒蛮之区的王阳明,既反省了自己的遭遇,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为了寻找最具深度的答案,他请人作了一副石棺,并进到石棺里面,作了一次“死亡体验”。这一段经历后来被金庸写入了神雕侠侣,变成了王重阳的活死人墓。

有了这次站在死后的角度对于人生的体悟,他彻底领会了什么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天地恒长,肉身易殒,财富是什么,荣利是什么,虚名是什么,死后的答案,全都出现在“龙场悟道”的觉醒之中。

第二件事发生在嘉靖六年,即年,五十五岁的王阳明与其两大弟子钱德洪和王畿,在居所附近的天泉桥上,对心学中的“四句教”进行了一场具有深度的讨论,史称“天泉证道”。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王门“四句教”看似简单,其实正如王阳明自己所说:

“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

“我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 

王阳明的“心学”看似深奥,但一经说破,却明白易懂。正直,仁爱,清廉,简朴,以及明了善恶等等,这是一切美德的根本,都是晶莹纯洁的“良知”。因此,“致良知”的学说,其实就是利他、利众、利社稷国家的立德之学。

“致良知”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向内求索,一个是向外求索。向内求索是“内省”,向外求索是“事上磨练”,用我们现代的话说是“实践”。

1、“内省”是做减法,减少欲望,减少各种梏桎对内心的束缚,拂除各种灰尘对内心的蒙蔽,回归“本真”。
  

“内省”有两种:

一种是“冥思”、“打坐”,就是寻找自己的潜意识、寻找自己的内心,“聆听内心的声音”,弄清楚自己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真正生活的目的、生命的目的

另一种内省就是反思、反省、总结。善于总结的人才会进步。总结就是学习,也是“致良知”的一种途径。

2、“事上磨练”就是践行自己的“良知”,使自己的行事和自己的认识协调和谐。知而不行,不是真知;行而恰当,才是真知。一个只是在理论上学习掌握了知识的人是不够的,必须还要做一个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知识的人。

好,下面讲一个心学的实践案例。

有个王阳明的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一番致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正值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

通过这些看到儒家心理治疗,他的学说根本在于“致良知”,认为人心理会有疾患,是因为良知被蒙弊,通过挖掘自己内心良知,从而达到痊愈。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类心理治疗简史01综述与前编人类心理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