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作者刘宝利,钟逸斐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是一本以方剂学和中药炮制学研究为特色,药学及临床实验研究为基础,覆盖中医学理法方药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设置栏目包括专论、配伍、经典名方、药理毒理、临床、药物代谢、药剂与炮制、资源、化学与分析、数据挖掘、综述、专题等。
背景
中医药作为祖国传统医学,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华中医药学会邀请中西医肾脏病相关专业的专家进行充分讨论、论证,形成了本次关于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MN)的指导建议,本共识主要阐释了中西医对MN的认识及中医在MN不同阶段的治疗优势,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1
定义和诊断
MN是一种病理学诊断名词,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为其病理学特征。除外继发因素,如乙肝、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等因素后才能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指南(以下版指南均指草案,正式版尚未发布)对于血清抗体诊断的价值给予肯定,认为临床符合典型肾病综合征表现,并且血清学表现[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SD7A)等抗体]阳性的患者,可以不行肾穿刺而诊断MN,但是仍要注意全面排除继发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年版KDIGO指南未再提出IMN的概念,更倾向于以抗原对MN进行分类,如PLA2R相关MN,但本文为区别继发性膜性肾病(SMN),仍以IMN进行探讨。中医并无“膜性肾病”的病名,但大部分患者以水肿为首发症状,合并有泡沫尿等临床表现,因此中医治疗MN归属“水肿”“尿浊”“虚劳”等范畴。
2
西医发病机制与中医病因病机
2.1西医发病机制随着PLA2R等自身抗原的发现,IMN被认为是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目前多认为IMN是由自身抗体与肾脏足细胞抗原结合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致病。近年来IMN的抗原已发现多种,包括PLA2R,THSD7A,Nel样蛋白-1(NELL-1)等,其中PLA2R占70%~80%,仍是最主要的抗原,值得注意的是,自身抗原暴露的原因仍未可知。近来的研究表明,空气污染及肿瘤可能参与了自身抗原的暴露。部分学者认为肾脏外器官及组织的自身抗原暴露诱发了自身免疫应答,促进了自身抗体的产生,从而导致抗体与足细胞自身抗原在肾脏结合而致病。此外,文献报道,IMN患者肾脏沉积的抗体以免疫球蛋白G4(IgG4)为主,而抗体的亚型转换有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IgG1亚型的产生早于IgG4,早在患者出现肾脏表现之前,就可能已有自身抗体的存在。这些研究结论提示IMN可能仅是自身免疫应答在肾脏的体现。总体而言,现代医学对于IMN发生发展的机制仍有许多未知,比如足细胞的损伤修复、抗原的暴露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2.2中医病因病机IMN以水肿和泡沫尿为主要表现,总体病性为本虚标实,IMN多发于中老年人,年老体衰,脾肾亏虚,无力运化水湿,水湿与瘀血、痰浊等相互交织,日久浸淫肌肤发为水肿,故脾肾两虚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病机,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机体往往形成气滞、湿热、血瘀、痰凝等标邪,因此虚实夹杂共同导致疾病的进展。
而从六经八纲考虑,水肿为水液留滞于肌腠之间,外不得出,内不得入,是全身气化功能失常的表现,病位偏于表。病性可分为阴和阳。借鉴《丹溪心法》对于阴水、阳水的解析:“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若遍身肿,不烦渴,大便溏,小便少,不涩赤,此属阴水”。
由上可知,中西医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对MN有不同的认识,虽然不必机械地将中医的理论对接西医的物质基础,但中西医的一些疾病认识可以互相借鉴。比如,现代医学发现MN患者易发血栓,而中医在临床中也观察到MN患者多瘀的表现,因此活血化瘀贯穿疾病治疗始终,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另一方面,肺为水之上源,自古就有肺肾相关的中医理论。而受此影响,中医专家也创新地提出了“IMN的自身免疫反应可能是肺部所诱发”,并获得了国际同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