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鲁士人和法国人的辉煌胜利:年战局
年1月8日,英国、荷兰、奥地利和萨克森签订了《华沙条约》,这是一个秘密条约,萨克森人将为盟*提供人的*队,英国则会给萨克森提供丰厚的补助金,而盟国的目的则是为奥地利夺回西里西亚,并恢复帝国诸侯的团结。1月20日,查理七世皇帝去世,而最受选帝侯们欢迎的接替人选无疑是特蕾莎的丈夫弗朗西斯公爵,这对腓特烈和路易十五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查理七世的儿子,新任巴伐利亚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约瑟夫组织了一支士气低落、装备简陋的*队,试图进攻上奥地利,但很快就被克罗地亚总督巴蒂亚尼伯爵指挥的一支奥*击败。玛丽亚·特蕾莎希望与巴伐利亚展开和平谈判,为此她命令巴蒂亚尼伯爵的这支人的*队进攻巴伐利亚以为和平谈判施加压力,巴蒂亚尼伯爵很快就占领了巴伐利亚的安贝格和维尔斯霍芬,迫使巴伐利亚境内的法国-巴伐利亚联*转入守势。由于奥地利人的攻势凶猛,指挥巴伐利亚*队的冯·托林将*将他的巴伐利亚*队和黑森雇佣*撤到了莱赫河以西,但却没有告知负责指挥法国*队的塞居尔将*。这就导致法国*队保留在奥地利人的攻势面前,巴蒂亚尼伯爵意识到了法国人的孤立,随即要求奥*进攻普法芬霍芬镇的法*。
普法芬霍芬战役过程图
尽管普法芬霍芬镇的法国炮兵努力以炮火阻挡奥地利人的进攻,但法*毕竟只有人,面对多达人的奥*,大部分法国步兵很快被从小镇中驱逐出去。当塞居尔为避免被迂回到自己侧翼的奥*包围而下令撤退时,这支法*几乎崩溃了,随后撤退的法*在奥地利轻骑兵的追击下损失惨重,并在渡过莱赫河时被迫烧毁渡桥以阻挡奥*的进攻,为此丢失了大量物资。法国人损失了人,奥地利人仅损失人,只是由于塞居尔对自己的*队纪律的一贯强调才使得法国*队没有被彻底摧毁。普法芬霍芬战役后,托林被免职,巴伐利亚与奥地利于4月22日签订《菲森条约》,巴伐利亚选帝侯承认了《国事诏书》的条款,承诺支持特蕾莎的丈夫弗朗西斯公爵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作为回报,奥地利人向巴伐利亚选帝侯归还被占领的所有巴伐利亚领土,巴伐利亚就此退出了战争。
《菲森条约》文本
巴伐利亚退出战争对巴黎来说并不完全是坏消息,萨克斯元帅现在说服了路易十五将法国*队集中在低地地区并进攻荷兰最重要的要塞城市图尔奈。图尔奈是荷兰在奥属尼德兰最重要的据点,这里有0名守*,还控制着斯海尔德河上游的商业水道,是重要的贸易节点。萨克斯认为进攻图尔奈可以吸引盟*主力前来支援,然后法*就可以在一场决战中击败盟*主力。参加丰特努瓦战役的盟*主力约有人,包括英国*队、汉诺威*队、奥地利*队和2荷兰*队,而萨克斯元帅指挥的法国*队则有约人。一般认为丰特努瓦战役中双方的兵力大致相当,法*拥有更多骑兵而盟*拥有更多步兵。
坎伯兰公爵威廉·奥古斯都。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期间他多次指挥联*与萨克斯元帅交手,但屡次被萨克斯元帅击败。
4月28日,萨克斯开始围攻图尔奈,这成功吸引盟*从东南方向接近图尔奈以解围,指挥他们的是取代了乔治·韦德成为盟*总指挥的坎伯兰公爵威廉·奥古斯都。5月7日,萨克斯留下2人继续围攻图尔奈,亲自率领人的野战部队在距离图尔奈8公里的丰特努瓦村展开部署。由于萨克斯认为自己的步兵在纪律和训练方面不如盟*,因此他努力将大多数步兵营都部署在坚固的阵地上。法*左翼依托斯海尔德河,右翼隐藏在巴里森林后面,整条战线呈弧形,如果盟*要进攻法*战线中央,就会遭到来自两翼的火力打击,而法*的两翼都被自然屏障所保护起来。5月10日,坎伯兰公爵率领的英国和汉诺威骑兵驱赶了活动在战场西侧的法国骑兵,盟*原本的计划是驱逐巴里森林中的法国步兵,然后从侧翼卷击法*后方,但负责侦察的荷兰轻骑兵遭到森林中法国步兵的射击,盟*意识到很难快速通过这片已经被法国人占据的森林,因此进攻被推迟到了第二天。
两幅丰特努瓦战役的地图
5月11日凌晨4点,盟*开始集结,英国和汉诺威*队组成盟*右翼和中部,荷兰*队组成盟*左翼,而数量较少的奥地利*队则充当预备队。但是,坎伯兰严重低估了萨克斯的兵力,盟*一直以为萨克斯仅有人的兵力,因此集中炮击法*中部战线,试图以绝对的数量优势碾碎法*。坎伯兰原本的计划是由两翼的英*和荷*与法*交火,将大部分法*吸引到两翼,随后中部的盟*主力步兵便向前推进以将法*切割为两半。但是,负责指挥左翼英*的英戈德斯比很快就被巴里森林中隐藏的法国皇家卫队所阻挡,坎伯兰这才意识到法*两翼的力量远比他想象的要强大。在左翼对丰特努瓦村展开攻击的荷兰*队也被防守阵地的法*击退后,坎伯兰于中午12点命令负责指挥盟*主力部队的利戈尼尔伯爵对法*战线发起进攻。盟*的中央纵队排成两列,在蒙受重大伤亡后攻到了山顶。由于法*的大部分预备队都被抽调到右翼抵抗荷*对丰特努瓦的进攻,在训练有素的盟*步兵面前,法*战线似乎一度有崩溃的风险。盟*所进攻的地方很接近路易十五、王太子、诺阿耶公爵和萨克斯元帅观战的地方,诺阿耶公爵恳请路易十五和王太子撤离到更安全的地方,但萨克斯元帅向国王保证法*一定能取得胜利。由于坎伯兰公爵亲自参与了中央纵队发起的进攻,他没能协调两翼的盟*对法*侧翼发起牵制性攻击,这就使得盟*中央纵队实际上处于一个突出部中。在危急时刻,萨克斯元帅的副官洛文达尔组织了一次骑兵冲锋,为法国步兵重组阵型争取到了时间。下午两点,萨克斯元帅命令法*战线上的诸炮兵连对盟*主力进行了集中炮击,随后法*在爱尔兰旅的引导下发起全线反击,随后以王家近卫骑兵为首的法国骑兵也对撤退的盟*发起了猛烈的冲锋。在连续的冲击后,盟*中央纵队的战线被法国人冲垮了,坎伯兰公爵被迫要求部队撤离战场。幸运的是,盟*素质优越的步兵让他们能组织起后卫战,有效的阻挡了法*的追击,随后大部分盟*在骑兵的掩护下撤到了阿特。
郎方笔下的丰特努瓦战役。画面左侧骑着白马身着红袍的是正在战场观战的法王路易十五,而画面右侧他手指的骑着棕马身着蓝色戎装的是法国陆*元帅德·萨克斯。
法国王家近卫*的士兵们在丰特努瓦战役结束后向观战的法王路易十五和王太子路易献上缴获的英国*旗
丰特努瓦战役是自年马尔普拉凯战役以来欧洲爆发过的最惨烈的战役,法*伤亡7-0人,盟*伤亡则高达1人。尽管没能决定性的击败联*主力,萨克斯元帅还是迫使盟*放弃了对图尔奈的支援,使得图尔奈于6月20日投降,随后奥斯坦德和纽波特也沦陷于法*之手。10月,英*将大多数*队撤回国内以应对詹姆士*叛乱,盟*无力在英*缺席的情况下阻挡萨克斯元帅,这使得萨克斯能够继续在低地保持攻势。
法国*队围攻奥斯坦德
几乎与此同时,腓特烈在北方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年初,一支由奥地利人和萨克森人组成的人的大*准备进攻西里西亚,奥地利*队的指挥官是洛林的查理亲王,萨克森*队的指挥官是约翰·阿道夫公爵。为应对查理亲王的大*,腓特烈在西里西亚集结了一支人的*队。6月3日,查理亲王率*离开波西米亚-西里西亚边境的厄尔士山脉,进入西里西亚平原,腓特烈随即准备在一场野战中决定性的击败奥地利人。6月3日,奥*在霍亨弗里德堡扎营,腓特烈看到了突袭奥*以获取胜利的机会。他原本计划突袭奥*的左翼,然后从东向西席卷整条战线,彻底摧毁奥*。但是奥*的战线向东延伸的比腓特烈原本预想的要远,普*先锋刚于6月4日凌晨渡过斯特里高河就遭遇了奥*左翼的奥地利和萨克森骑兵,霍亨弗里德堡战役随即打响。
霍亨弗里德堡战役地图
普鲁士人占据了优势地形,他们的骑兵可以从一个高地上直接向部署在战线东部的萨克森*队直接发起冲锋,这样的冲锋效果显著,但随着一些萨克森步兵营抵达前线并依托崎岖的地形展开防御,腓特烈发现自己的骑兵难以直接冲垮萨克森人的战线,于是他让安哈尔特-德绍的利奥波德亲王带着21个步兵营与萨克森人展开近距离对射。在强大的火力下,萨克森人在激烈抵抗后还是于上午7点撤退了,他们为位于战场更南端的奥地利同僚争取了两小时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萨克森人的激烈抵抗让腓特烈原定的作战计划彻底破产,为了赶走萨克森人,腓特烈动用了右翼的骑兵和21个步兵营,他无法在短时间内以全部兵力横扫奥地利人的战线了。
霍亨弗里德堡战役中的普鲁士步兵队列
不过,腓特烈还是让那些还没有参战的主力部队向西进攻奥地利人的阵地,在反应迟钝的奥地利人组织起抵抗前,一支由18个步兵营和9个骑兵团组成的普鲁士主力部队从奥*左翼向他们发起了进攻。普*在渡河时出现了一些插曲,斯特里高河上的一座普鲁士渡桥突然坍塌。不过在奥地利人来得及进攻这一地区前,普鲁士骑兵*官齐藤就带着他的骠骑兵团和第12龙骑兵团发现了一处浅滩并直接涉水过河,随后齐藤带着7个骑兵团对斯特里高河西岸的奥地利骑兵发起了冲锋。尽管这些奥地利骑兵很快溃散,但剩余的奥地利步兵还是很快组织起了抵抗。就在战线僵持之时,普鲁士的第5拜罗伊特龙骑兵团发现了奥*战线上的一个缺口,随后立即发动了冲锋。寡不敌众的奥地利人得不到骑兵和萨克森*队的掩护,根本无力抵抗这场声势浩大的冲锋,开始集体投降。普鲁士龙骑兵们一口气冲垮了20个奥地利步兵营,俘虏了人、67面*旗和4门火炮,这被认为是世界史上骑兵所取得的最伟大的胜利之一。
在普鲁士龙骑兵发起的决定性冲锋后,奥地利人毫无疑问的被打败了,他们损失了人,而普鲁士人仅损失了4人,为此腓特烈在战后的日记中高兴的写道:“自布伦海姆后,还从未有如此决定性的胜利。”不过这一次这位国王有点高估了自己胜利的意义,霍亨弗里德堡战役的胜利在战争史上固然是一次辉煌的大捷,但对年中旬的西里西亚战局没有决定性影响。战斗结束后,查理亲王的*队撤离了西里西亚,腓特烈不敢将他的全部*队带到波西米亚,生怕重蹈前一年冬天惨败的覆辙,结果,他没能阻止玛丽亚·特蕾莎的丈夫弗朗索瓦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索瓦一世。
为节约普鲁士的战争资源而消耗奥地利的资源,腓特烈率领一支2人的*队进入了波西米亚。9月30日,查理亲王指挥的一支人的*队模仿腓特烈在霍亨弗里德堡的创举,对驻扎在苏尔镇的普鲁士*队发起了夜袭。腓特烈很快命令他的*队列阵,由于巨大的数量劣势,腓特烈相信只有决定性的打击才能让他有机会把大部分*队撤出战场,因此腓特烈加强了自己的右翼以发起致命一击。腓特烈在右翼动用了6个骑兵团,对战场北侧的奥*发起了猛攻,但在奥地利炮兵的炮火和奥地利掷弹兵的反击让这些普鲁士骑兵无功而返。不过很快,普鲁士人组织了一次有5个步兵营参与的攻击,由于普鲁士掷弹兵的参与,这次攻击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由于担心误伤友*,战场北侧的奥地利炮兵没有继续开火轰击前线的普*。受到右翼战友胜利的鼓舞,原本处于守势的普*左翼也在斐迪南·不伦瑞克亲王的指挥下对奥*发起了进攻,普*左翼的突袭最终导致了整条奥地利战线的崩溃。腓特烈赢得了苏尔战役的胜利。此战奥*伤亡人,普*伤亡人,考虑到奥*相对于普*拥有近一倍的数量优势,这不能不说是一次辉煌的胜利。
苏尔战役地图
腓特烈以为连续的胜利能够迫使玛丽亚·特蕾莎接受失去西里西亚的事实,但他没有料到的是,特蕾莎不但没有灰心,反而要求查理亲王组织一次冬季战役,奥地利*队将穿过萨克森,直接进攻普鲁士本土而非西里西亚,从而在腓特烈自己的国土上击败他。但是在查理亲王将特蕾莎的作战计划付诸实施前,腓特烈就从一名瑞典外交官那里了解到了奥地利人的计划,随后他再次发挥了他喜欢抢先动手的性格,亲率一支0人的普鲁士*队于11月下旬从波西米亚进入萨克森,而留守普鲁士本土的安哈尔特-德绍亲王利奥波德则收拢了国内各地的驻*,组成了一支3人的*队,从北方入侵了萨克森。萨克森境内的萨克森*队由鲁托斯基伯爵指挥,这支20人的萨克森*队面对数量上占优势的德绍*团,选择不战而向南撤退,直到他们于12月12日在德累斯顿附近得到了奥地利*队的增援并在萨克森首都德累斯顿附近的凯塞尔多夫设置了一个防御阵地,鲁托斯基终于决心在这里与德绍决战。12月15日,德绍的大*抵达了凯塞尔多夫,又一次战役爆发了。
凯塞尔多夫战役地图
德绍亲王意识到他可以通过进攻凯塞尔多夫镇以攻击联*的左翼,鲁托斯基伯爵在这里部署了24门重型火炮和一些萨克森步兵营,这样强大的火力使得普*的前两次进攻很快就失败了,参与进攻的名普鲁士士兵损失了人。但是,萨克森掷弹兵在看到普鲁士人后撤后,主动离开坚固的防御阵地追击后撤的普*,德绍亲王立刻集结了自己的骑兵,这些普鲁士骑兵很快就在平原战斗中击败了萨克森步兵,随后冲垮了缺乏守*的凯塞尔多夫镇的萨克森防御阵地。与此同时,德绍亲王的儿子莫里茨亲率一支步兵纵队突破了萨克森战线的中部,这里的萨克森步兵成功孤立了这些普鲁士步兵并阻止了其他普鲁士步兵营救援莫里茨的努力,但随着萨克森*队左翼的凯塞尔多夫阵地被普鲁士骑兵突破,侧翼遭到威胁的萨克森*队不得不撤离战场。德绍亲王为腓特烈赢得了年的最后一场胜利,普鲁士人以人损失的代价让萨克森-奥地利联*伤亡超过人并俘获了他们丢弃在战场上的48门火炮,需知此战前德绍亲王的这支*队一共只有33门火炮。
凯塞尔多夫战役中的普鲁士*队
凯塞尔多夫战役失败后,鲁托斯基将他的*队带回了德累斯顿,在那里与查理亲王的10奥地利*队会师,这让联*的兵力增加到了人,不过还是略少于腓特烈的4人。由于感到实在无法再与腓特烈交战,萨克森人放弃了德累斯顿并与奥地利*队一起撤到了波西米亚。12月18日,腓特烈占领了德累斯顿。
一方面由于奥地利*队在西里西亚屡次败于腓特烈,使得继续与普鲁士战斗看上去也很难有胜利的希望,另一方面由于希望奥地利集中*队对抗法国的英国和荷兰以断绝财*援助为要挟要求奥地利尽快与普鲁士和谈,玛丽亚·特蕾莎终于开始认真的考虑和腓特烈和谈的问题。年12月25日,奥地利、萨克森和普鲁士签订了《德累斯顿条约》,结束了战争。腓特烈承认弗朗索瓦一世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并承认了《国事诏书》的效力,特蕾莎则承认了普鲁士对西里西亚的占领。萨克森在条约中处境最为悲惨,它不但什么都没有得到,还要向普鲁士支付万利弗尔的赔款。由于担心俄国的干涉以及感受到财*枯竭带来的影响,尽管腓特烈在年连续赢得了三次辉煌的胜利,他还是愿意回到《布雷斯劳条约》的立场中去而不提出新的要求。玛丽亚·特蕾莎原本希望把奥属尼德兰的部分领土割让给法国、把意大利的部分领土割让给西班牙以换取法国结束与普鲁士的同盟,以便于奥地利能集中战争资源对付腓特烈,但是路易十五很看重普鲁士在帝国内部对奥地利的制衡作用,更何况在英*撤离欧陆后,法国看上去完全有能力通过战争夺取奥属尼德兰,因此他拒绝了特蕾莎的建议。这一切最终导致了特蕾莎与腓特烈的暂时和解,战争的重心将从西里西亚转移到低地和莱茵河流域。
六、混乱:-年的意大利战局
《沃尔姆斯条约》和《第二次家庭条约》签订后,意大利战场基本形成了奥地利-撒丁同盟对抗法国-西班牙同盟的局面。年10月7日至10日,法国*队对撒丁王国的皮埃蒙特进行了一次进攻,不过很快被撒丁*队挫败。除此之外,双方在年的剩余时间里基本没有在意大利爆发大规模战斗。
意大利的法*指挥官孔蒂亲王
年,意大利战场的战斗重新变得激烈起来,撒丁王国面临着法西联*征服萨伏伊-皮埃蒙特的宏伟计划。不过,联*内部也存在着分歧,法*的前线指挥官孔蒂亲王与西班牙陆*总司令拉米纳侯爵观点不和,孔蒂亲王认为拉米纳侯爵在制订计划时根本不考虑前线的实际情况。年初,奥地利*队正在向南进攻,加吉斯伯爵的*队难以抵抗奥地利人的攻势,那不勒斯受到奥地利*队的威胁。尽管西班牙*队顺利征服了萨伏伊,但由于英国海*站在奥地利-撒丁一边参与战争,西班牙人无法将物资通过海路运到北意大利,因此也就无法越过阿尔卑斯山进攻撒丁王国。
由于土伦海战的影响,马修斯指挥的英国地中海舰队于2月前往梅诺卡岛休整,这就使得西地中海暂时处于法国-西班牙的控制下。孔蒂亲王指挥的0法*随后前往前线与菲利普王子指挥的0西班牙*队会合,在通过海路补充了足够物资后,这支联*越过瓦尔河进*尼斯,并于4月1日不战而占领尼斯,打开了通往重要的港口城市维拉弗兰卡的道路。负责防守维拉弗兰卡的是撒丁将*维托里奥·弗朗西斯科侯爵,他拥有80门火炮和0士兵。占绝对优势的法西联*在连续多次进攻后拿下了维拉弗兰卡,伤亡2人,俘获了撒丁指挥官弗朗西斯科侯爵和1名撒丁士兵,还击毙击伤了名撒丁士兵。
年7月,孔蒂亲王的法*在年10月的失败后再次尝试进攻阿尔卑斯山区的撒丁*队。孔蒂亲王拥有人,他选择进攻维索山脉的卡斯特德尔菲诺,当地有名撒丁守*。在激烈的战斗后,几乎所有撒丁士兵都北法*击毙、击伤或俘虏,当地的撒丁*队全*覆没,而法*也付出了伤亡人的代价。现在,联*已经打开了通往北意大利平原的道路。
年中旬,联*看上去正在扭转意大利战场的形势。6月,一支法国-西班牙-那不勒斯三国联*突袭了韦莱特里的奥地利守*并占领了这座小镇。8月,奥地利的洛布科维茨亲王率领的奥地利*队在得知那不勒斯国王查理七世亲临被占领的韦莱特里镇后,决定对该镇发起突袭并俘虏那不勒斯国王。驻扎于此地的加吉斯伯爵得到了那不勒斯国王查理七世带来的一支那不勒斯援*,其兵力扩张到了1人,超过了洛布科维茨亲王的奥*。在一次短暂的非决定性战斗后,奥地利人伤亡了人,西班牙-那不勒斯联*则损失了不到人,查理七世也在奥地利士兵突袭他的住所前就逃离了小镇,随后洛布科维茨亲王率领奥*向北撤往罗马,加吉斯伯爵的*队尾随其后,那不勒斯遭到的威胁消失了。
韦莱特里战役
在解除了奥地利人对那不勒斯的威胁后,法国和西班牙对下一步计划产生了分歧。西班牙人希望沿着海岸线进攻帕尔马公国,但法国人希望直接进攻都灵以迫使撒丁王国退出战争。最终双方达成一致,联*将优先进攻都灵,随后南下攻打帕尔马公国。在卡斯特德尔菲诺战役后,伊曼纽尔意识到自己抵御联*对北意大利的进攻的最后屏障就是库尼奥了。9月12日,孔蒂亲王率领的人的联*开始围攻库尼奥。伊曼纽尔现在能调动0人以解围库尼奥,由于联*的规模大于撒丁*队,伊曼纽尔准备将战斗拖延到冬天,这样随着英国海*恢复对西地中海的控制和冬天的大雪封锁阿尔卑斯山脉,法西联*就不得不在补给线彻底被暴雪切断前撤回萨伏伊。9月30日,撒丁*队与联*在库尼奥附近交战。由于孔蒂亲王部署在战线中央的法国炮兵连有效支援了法国步兵的反击,尽管伊曼纽尔投入了精锐的撒丁掷弹兵,还是无法动摇联*的围城阵地。当天夜里,伊曼纽尔在伤亡人后下令撤离,而法西联*的伤亡约为人。尽管伊曼纽尔没能在库尼奥战役中击败孔蒂以为库尼奥解围,但通过将联*的注意力吸引到战场上,伊曼纽尔派遣的由撒丁民兵组成的游击队成功破坏了联*的攻城器械并为库尼奥守*运输了补给和援兵,这使得库尼奥要塞能够继续坚持下去。到11月,法西联*如伊曼纽尔所料,不得不在大雪封山前撤离库尼奥,通过阿尔卑斯山返回萨伏伊。
巴西尼亚纳战役中正在发起冲锋的热那亚步兵
由于奥地利和撒丁王国缔结了*事同盟,被这两大意大利强权夹在中间的热那亚共和国开始担心自己会遭到奥地利和撒丁的瓜分,因此决心支持法国-西班牙同盟并与它们签订了一个秘密条约。年6月26日,热那亚共和国向奥地利和撒丁王国宣战。由于对洛布科维茨没能阻止加吉斯伯爵尾随自己的*队北上感到不满,玛丽亚·特蕾莎用舒伦堡伯爵取代了洛布科维茨,而路易十五也让马耶布瓦元帅取代了孔蒂亲王指挥意大利法*。年7月,马耶布瓦的*队终于在塔纳罗与加吉斯伯爵的*队会师,使得联*数量达到了异常庞大的00人。奥地利人对此浑然不觉,舒伦堡伯爵带着0奥*前往皮亚琴察,而伊曼纽尔不得不用5人对抗法国-西班牙-热那亚同盟的大*。联*于9月27日在巴西尼亚纳击败了伊曼纽尔的*队,对其造成了人的损失。随后,联*继续东进,占领了皮亚琴察和帕尔马,并对米兰公国构成了威胁。11月28日,加吉斯的西班牙*队开始进攻米兰,当地的奥地利指挥官列支敦士登亲王约瑟夫·文策尔担心自己的*队会被占绝对数量优势的西班牙*队摧毁,因此在加吉斯抵达前就撤离了米兰,西班牙人随即占领了米兰。到年底,除了曼托瓦的要塞外,奥地利-撒丁同盟几乎失去了整个伦巴第和皮埃蒙特,特蕾莎的意大利战局已经彻底成了一场灾难,奥地利必须在意大利战场取得新的胜利以让撒丁王国留在同盟内。伊曼纽尔已经开始与法国人谈判,巴黎计划将哈布斯堡家族彻底排除出北意大利,并在意大利建立一个邦联,不止撒丁人反对这个计划,连西班牙人都不喜欢这个计划。毫无疑问,这样一个脆弱的意大利邦联意味着整个意大利都是法国的势力范围,这对意大利诸邦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由于结束了和腓特烈的战争,特蕾莎得以派遣一支由尤利西斯·布朗伯爵指挥的人的奥*进入意大利增援,因此伊曼纽尔拒绝了法国的和平建议,但为了拖延时间,他仍在继续与法国人的谈判,要求法国人在年2月底前与自己达成协议,否则就将恢复敌对行动。此外,他还要求法国人解除对亚历山德里亚的围攻以展现自己的诚意,法国人照做了。
年初,在接收了来自奥地利的援*后,奥地利-撒丁同盟在意大利战场上拥有了约0人的大*(下称盟*),在规模上并不逊色于波旁同盟的*队(下称联*)。3月5日,撒丁*队突袭了位于皮埃蒙特阿斯蒂的波旁联*的冬季营地,俘虏了名法国士兵,恢复了与法国的敌对行动。与此同时,布朗伯爵的奥地利*队进攻了伦巴第东部的联*,切断了他们与位于皮埃蒙特的联*主力之间的联系。在通过一系列精彩的战役机动将联*切成几段后,盟*收复了北意大利的大多数地区并收复了米兰。很快,集结起来的奥地利*队将菲利普和加吉斯的西班牙*队追到了帕维亚,随后是皮亚琴察。西班牙人致信正在围攻亚历山德里亚以维持通过热那亚的交通线的法国元帅马耶布瓦,但是马耶布瓦不愿放弃打通热那亚交通线的行动,只往皮亚琴察派出了10个法国步兵营。路易十五为了维护和西班牙盟友的关系,命令马耶布瓦前往皮亚琴察与西班牙*队会师,马耶布瓦不情愿的照做了。6月15日,法西联*在皮亚琴察会师。加吉斯和马耶布瓦将以0西班牙*队和0法国*队对付多达4人的奥地利*队。
皮亚琴察战役中的奥地利*队,画面右侧纵马远望的是奥地利指挥官尤利西斯·布朗伯爵。
原本加吉斯准备以0西班牙*队抵抗4人的奥地利*队,因此他在皮亚琴察附近设置了坚固的防御阵地以吸引奥*进攻。但随着马耶布瓦元帅带着0法*和一支人的撒丁*队正从西方前往皮亚琴察战场的消息抵达皮亚琴察,联*决定主动发起进攻以在这支撒丁*队与奥*会师前击败奥*。6月16日上午,奥地利炮兵对联*战线进行了炮击,皮亚琴察战役打响了。布朗伯爵部署的奥地利步兵营和炮兵很快就以凶猛的火力压制了进攻的法国步兵,而在战场另一侧,加吉斯伯爵的西班牙*队一开始还能够逼迫奥地利*队后撤,但随着奥地利骑兵加入战场,西班牙人在重压下崩溃了,联*开始撤往皮亚琴察,而奥地利人则展开追击。下午2点,战斗结束,波旁家族统治意大利的希望也随之结束了。
此战奥*伤亡人,法西联*的伤亡则高达1人。皮亚琴察战役彻底终结了法西联*在北意大利的攻势,迫使联*于6月27日撤离皮亚琴察,返回热那亚。8月10日,博塔·阿多诺指挥的一支人的奥地利*队在罗托弗雷多击败了坚守于此地的法*,但没能阻止联*主力渡过蒂多内河向西撤退。9月6日,奥地利-撒丁盟*在英国海*的协助下占领了热那亚共和国,尽管热那亚人在12月发起起义驱逐了残酷压迫他们的奥地利守*,但还是没能改变奥地利人将法西联*从北意大利彻底驱逐出去的事实。-年之交,奥地利-撒丁盟*开始计划进攻法国本土。11月30日,布朗伯爵指挥的奥*越过瓦尔河进入法国境内。为了确保他与北意大利的交通线,布朗伯爵知道他必须拿下昂蒂布。在负责指挥当地守*的萨德伯爵约瑟夫·大卫拒绝投降后,盟*于12月5日开始了对昂蒂布的围攻。围攻一直持续到了年2月,布朗伯爵终于承认他无法拿下昂蒂布,而热那亚人的起义也使得盟*的交通线受到威胁。2月1日,盟*解除了对昂蒂布的围困。在近三个月的围攻中,盟*以大量火炮向昂蒂布发射了超过发炮弹和发燃烧弹,摧毁了城内的座房屋和昂蒂布大教堂,但始终无法使得这座城市屈服。在12月19日-25日,英国舰队也参与了对昂蒂布的炮击,在英国舰队离开后,布朗伯爵于26日再次向萨德伯爵劝降,据说萨德伯爵以一句名垂青史的话语回应布朗:“(路易十五)陛下把这座城市托付给我是我的荣幸,我宁愿被埋在它的废墟下也不愿蒙受放弃它的耻辱。”(SaMajestémayantfaitlhonneurdemeconfiercetteplace,jepréfèreinfiniment,audeshonneurdelarendre,lagloiredêtreensevelisoussesruines)
在撤回北意大利后,布朗伯爵再次尝试了对热那亚的围攻,由于新接手意大利法*的贝尔岛(他是贝尔岛公爵路易斯·奥古斯特元帅的弟弟)和在前一年7月接替加吉斯指挥西班牙*队的拉米纳对北意大利了进行了几次失败的进攻,迫于联*重新攻入北意大利的压力,奥地利-撒丁盟*解除了对热那亚的围攻。
苏萨谷战役中的法*指挥官贝尔岛在尝试将法国国旗插在一座山坡上时被撒丁*队击毙。
年中旬,法国人希望在战争结束前抓紧时间扩张自己在北意大利的影响力,因此贝尔岛被派去攻打撒丁王国的苏萨谷,占领这里能够为法国*队在未来越过阿尔卑斯山入侵北意大利提供便利。贝尔岛的*队有0人,包括50个步兵营和15个骑兵中队。法*对苏萨谷的进攻最后演变成了一场灾难,尽管撒丁*队只有0人,但他们轻松守住了苏萨谷并给法国人造成了人的伤亡,甚至连法*主帅贝尔岛都在战斗中身亡,而撒丁人则仅仅损失了人。苏萨谷战役是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意大利战场的最后一场大规模战斗,此后数十年间,意大利各邦都基本保持了和平,直到法国大革命席卷整个欧洲。
七、徒劳的胜利:-年的低地战局
年5月的丰特努瓦战役当然是法国人的伟大胜利,但是由于萨克斯伯爵谨慎的拒绝了追击盟*主力的建议,盟*在低地仍然有强大的力量,萨克斯仍然需要继续在这里赢得*事胜利。坎伯兰的主要任务是保护根特和布鲁塞尔,前者是重要的物资基地,后者则是奥属尼德兰的首府和重要*事要塞。萨克斯对盟*在根特堆积的物资很感兴趣,为此他派遣了德·查伊拉将*指挥的一支人的小部队前往位于根特和阿洛斯特之间的小镇梅勒进行侦察,在那里他们遇到了汉诺威将*冯·毛奇指挥的一支人的盟*,这支盟*是奉坎伯兰的命令增援根特的。在一场遭遇战后,法国人击退了毛奇将*的这支小部队,这粉碎了根特得到增援的一切希望。7月15日,在洛文达尔伯爵率领的0人的围攻下,根特投降了。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期间的低地战场地图
8月,法国支持的斯图亚特王*叛乱在苏格兰爆发,在欧陆的大多数英*被迫撤回国内,盟*在低地的兵力空前短缺。萨克斯当然没有错过这个机会,他麾下的法*继续前进,很快就通过一系列围城战攻下了奥斯坦德和纽波特。年1月,法国人已经攻到了奥属尼德兰首府布鲁塞尔。为了尽快拿下这座庞大而坚固的*事要塞,萨克斯发起了一场冬季围城战,迫使布鲁塞尔于2月22日投降。随后法*又在很短的时间内接连攻下安特卫普、蒙斯和那慕尔,继而占领了几乎整个奥属尼德兰。年4月,英国*队终于在卡洛登战役中决定性的击败了王*起义*主力,开始逐渐返回低地。为了扭转法国人在低地节节胜利的局势,英国人决定利用自己的海*优势。时任南方省大臣(这一职务后来演变成内*大臣)的纽卡斯尔坚持要将一支原本应该被派往北美战场但因故留在国内(在这支部队出发前,他们的目的地路易斯堡就已经遭到了法国人的攻击并成功被北美的英*解围,因此这支部队不再需要前往北美增援)的部队派往法国沿海地区的某座港口城市发起突袭以牵制法*的力量。英国人选定的目标是洛里昂,这是法国西北部的一座港口城市,是法国东印度公司的重要物资和弹药基地,同时这里的防御系统相对陈旧,法国人在17世纪末对布列塔尼海岸防御系统的翻修计划没有包括洛里昂,因此这里只有中世纪的低矮城墙,非常适合作为突袭地点。
英*在洛里昂及其周边地区进行的一系列*事行动
9月29日,一支由43艘各式战舰组成的庞大舰队护送着名英*抵达洛里昂外海,由于天气很差,登陆被推迟到10月1日进行。法国人能使用的第一批部队只有名装备简陋训练不足的海岸民兵,因此根本无法阻挡英国人的登陆。不过,英国人虽然登陆了,但还是拿这座城市的防御系统毫无办法——英国士兵必须把火炮和弹药从船上搬到陆地上并在复杂的海岸地形上架设炮兵阵地,再加上疾病和疲惫,几天内就有约0名士兵失去战斗力。10月5日,英国人突袭洛里昂的消息传到巴黎,路易十五要求低地前线派遣一支由20个步兵营和3个骑兵团的援*回援洛里昂。由于久攻不下且担心法国人的援*即将抵达,英*于10月7-9日展开了撤退。在10月剩下的时间里,这支英国舰队对基伯龙湾的数座小型要塞进行了炮击并扰乱了这一地区的贸易。10月29日,舰队指挥官莱斯托克(就是在土伦海战中没有遵循马修斯旗语导致英国舰队前后脱节的那位)得到了盟*在罗库战役中失败的消息,遂率领舰队返航。
在大部分英国*队于4月逐步返回低地后,利戈尼尔伯爵也从苏格兰前线前往低地,接管了欧陆的英*和汉诺威*队的指挥权。7月,盟*试图保卫那慕尔,但由于大多数英*还未就位,萨克斯轻松的凭借数量优势迂回威胁到了盟*的补给线,迫使他们撤退并将那慕尔丢给了法国人。9月下旬,那慕尔投降,法*的下一个目标就是马斯河上的下一座要塞城市列日。10月初,盟*做好了以一场大规模战役保卫列日的准备,他们有约0人,而盟*需要对抗的法*则多达10人。
罗库战役地图
10月10日,盟*在罗库展开了战线,卡尔·奥古斯特率领的荷*位于左翼,利戈尼尔率领的英*和以汉诺威*队为主的一些德意志小邦雇佣*位于中央,洛林的查理亲王(他还是此战的盟*总指挥)率领的奥地利*队位于右翼。当天下午6点,法*骑兵与盟*骑兵发生前哨战,查理亲王意识到法*的人数远比盟*要多,因此开始要求辎重队疏散物资准备撤离。
由于盟*右翼的奥地利*队得到一系列沟壑的掩护,萨克斯决定将法*的进攻重心放在盟*的左翼和中部。10月11日上午10点,法国炮兵开始向荷*和英*开火,进攻开始了。查理亲王和利戈尼尔都意识到盟*的任务不是击败法*,而是为工程部队在马斯河上架设用于撤退的渡桥争取时间,从这一角度来说,盟*在罗库战役中的表现是很精彩的。法*对盟*左翼的荷*阵地的进攻持续了几乎一整天才迫使荷兰步兵放弃阵地,并在荷兰骑兵的掩护下几乎完好无损的撤离了,法*随后对战线中部英*和汉诺威*队的进攻也遭到了类似的挫败,最后整支盟*都在几乎没有参加战斗的奥*的掩护下撤离了战场。尽管法国人将盟*驱逐出了战场并以人伤亡的代价使盟*损失了0人,但萨克斯原本预期的摧毁盟*主力的计划还是破产了。罗库战役后,法*很快占领了列日要塞。
罗库战役
年,荷兰人意识到自己处于危险之中。尽管荷兰共和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向法国宣战,但萨克斯元帅已经将他的*队推进到了奥属尼德兰和荷兰的边境上,看上去随时要入侵荷兰。对年法国入侵的痛苦记忆迫使荷兰民众发起了一场起义,使得荷兰省、泽兰省和乌德勒支省的议会被迫选举奥兰治的威廉四世担任联省执*,显然荷兰人没有忘记奥兰治的威廉家族曾经是怎样将他们从被法*灭国的危险中拯救出来的。不过,威廉四世的当选虽然弥合了联省共和国的内部矛盾,并推动了联省共和国正式向法国宣战,却无助于改善盟*的*事形势。年初,西里西亚战场和北意大利战场的战斗基本上停止了,各国开始将自己的战争资源集中到低地战场来。在年1月的《海牙条约》中,英国承诺给奥地利和撒丁提供一笔补助金以帮助北意大利战场的盟*防止法西联*的反攻,此外英国还承诺为在低地的0名盟*士兵提供津贴,并承诺低地的盟*将在年增加到19人。相较于盟*而言,由于英国舰队干扰了法国与海外殖民地的联系和贸易,法国的外贸收入锐减,这对法国的财*能力是个很大的打击。不过,萨克斯元帅还是努力通过重新分配国内守*的方式为年的低地战场准备了一支10人的*队。很明显,如果萨克斯要进攻荷兰,他就必须攻下奥属尼德兰和荷兰边境上的马斯特里赫。
由于在卡洛登战役中干净利落的击败了斯图亚特王*和苏格兰起义*,坎伯兰于年初再次被任命为低地盟*总指挥,不过他麾下的盟*必须要到5月才能做好准备投入战斗。坎伯兰很清楚萨克斯一定会努力攻占马斯特里赫,因此派遣冯·道恩带领一支小规模的奥*前去控制马斯特里赫西南的通厄伦,不过这支小部队很快就被沃维勒侯爵克莱蒙·托内尔率领的法国骑兵驱散。利戈尼尔率领的盟*骑兵原本奉命控制通厄伦-马斯特里赫的大道,但他们很快发现这里已经被法国人控制。为了保护马斯特里赫,盟*必须在通厄伦-马斯特里赫之间的劳菲尔德与法*再次交战。
劳菲尔德战役中的法王路易十五和萨克斯元帅
由于没有料到法国人的进展如此迅速,坎伯兰只能用00名盟*对抗萨克斯元帅的名法*。与在罗库战役中一样,奥地利人被部署在盟*右翼,依托村庄和陡峭的斜坡展开防御,这次他们的指挥官是巴蒂亚尼伯爵。7月2日上午6点,法国炮兵和盟*炮兵展开了一场持续两个半小时的炮战,在此期间,盟*的步兵们离开了自己过夜的村庄,在开阔地上列队备战,随后在炮战结束后与法*全线交战。萨克斯元帅以为盟*会像罗库战役中那样穿过马斯河撤退,因此于上午10点30分要求他的步兵们进入他原以为空无一人的劳菲尔德村,随后与仍驻守在此的黑森-卡塞尔的腓特烈二世麾下的黑森*队展开了激烈交战。由于寡不敌众,黑森*队于中午12点30分放弃了村庄。由于盟*的人数不足,坎伯兰难以抽调出预备队填补黑森*队留下的缺口,在掩护黑森*队的一群荷兰骑兵被法*驱散后,盟*混乱的中部暴露在了法国人面前。
劳菲尔德战役地图
萨克斯元帅敏锐的注意到了这一点,他立即在战线中部集结了个骑兵中队准备对盟*发起决定性的打击。但在法国骑兵还未集结完毕时,利戈尼尔伯爵率领的60个盟*骑兵中队抢先对正在列队的法国骑兵们发起了冲锋。这是英国战争史上最为著名的骑兵冲锋,几乎可以与马尔伯勒在布伦海姆战役中指挥的骑兵冲锋相媲美。尽管利戈尼尔本人被俘虏,参与冲锋的盟*骑兵们也伤亡惨重,但他们为右翼的巴蒂亚尼伯爵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成功让盟*主力在奥地利*队的掩护下撤出了战场。
劳菲尔德战役可以说是法国人的胜利,毕竟他们成功迫使盟*放弃保护马斯特里赫的计划。但法国人不但没能在战斗中摧毁盟*主力,反而付出了与盟*相似的伤亡,双方伤亡都接近人。对于盟*来说,这是可以接受的伤亡,这些损失很快就会被来自奥地利和英国的新步兵营所填补,但对法*来说,要补充损失的部队就不太容易了。
不过,盟*在劳菲尔德的撤退意味着萨克斯现在可以随心所欲的围攻奥属尼德兰-荷兰共和国漫长边境线南北两端的两座重要*事要塞——北端的贝亨奥普佐姆和南端的马斯特里赫了。
开始于7月14日的贝亨奥普佐姆围城战是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期间规模最大也最血腥的围城战。贝亨奥普佐姆是一座位于安特卫普以北的海岸城市,拥有最先进的防御系统和人的守*。贝亨奥普佐姆是伟大的荷兰工程师范科霍恩男爵的杰出作品(范科霍恩在中国并不著名,但被与他同时代的观察家普遍认为可以与同样与他身处同一时代的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工程师,法国的沃邦元帅相媲美),这座要塞的防御系统中最巧妙的设计是拥有两条被堡垒保护起来的运河水道,由于盟*掌握制海权,法国人几乎无法阻止盟*通过这两条运河将物资和弹药源源不断的运进要塞,换言之,法*必须强攻而非围困迫降这座坚不可摧的要塞。萨克斯元帅知道盟*受困于数量劣势,不可能同时防守马斯特里赫和贝亨奥普佐姆,因此自己可以不受影响的围攻贝亨奥普佐姆,不过坎伯兰还是派遣了卡尔·奥古斯特率领的一支人的荷兰*队活跃在法*的补给线上以尽可能影响法*的攻城计划。
法国*队正在炮击贝亨奥普佐姆要塞
在整个夏天,负责围攻贝亨奥普佐姆的洛文达尔伯爵都在忙于指挥自己的士兵们挖掘平行战壕,萨克斯为这场围城战提供了名法*。洛文达尔的计划是非常传统而有效的,他希望让士兵挖掘平行战壕以逐渐接近要塞的外墙,然后在墙角实施爆破,再让士兵通过爆破打开的缺口冲进外墙展开战斗,在控制外墙后再对内墙故技重施,最终攻破整座要塞。不幸的是,由于荷兰人在要塞炮台中布置的防御炮火太过强大,加之活跃在法*补给线上的荷兰*队于8月8日和14日对法*补给车队进行了两次突袭,延缓了法*攻城的进度,导致法*一直到9月中旬才铺设了第五道战壕,终于能够爆破外墙了
贝亨奥普佐姆的陷落
由于雨季即将到来,而下雨会导致法*无法继续使用战壕攻城,因此洛文达尔急于在深秋前拿下贝亨奥普佐姆。9月18日,法*对外墙实施了爆破,随后动用了20个步兵营对守*的9个步兵营发起了猛攻。守*指挥官艾萨克·克朗斯特伦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法国人就击溃了他的步兵们,随后控制了整座要塞。尽管法*在攻占要塞后对城市进行了洗劫并屠杀了数千名平民,导致欧洲舆论愤慨,路易十五还是将负责指挥围城战的洛文达尔伯爵晋升为法国元帅。法*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围城战中伤亡惨重,伤亡人数可能高达0人。年5月,南端的马斯特里赫在经历了一个月的围攻后也向法*投降了。
法国*队围攻马斯特里赫
八、海洋胜利:年的海上战争
尽管传统上是一个陆上强国,但在路易十五时期,法国的制造业非常依赖来自美洲和印度殖民地的原材料,而法国的财*系统也依赖海外贸易带来的丰厚利润。除此之外,法国的平民很依赖来自纽芬兰群岛的鳕鱼,因此英国的封锁会导致法国平民群体的不满。
英国海*中将乔治·安森
为保护自己的海外贸易,法国人开始尝试将自己的商船队集结起来并用舰队为其护航,而英国舰队也在大西洋上追击这些由法国舰队护航的商船队。4月9日,海*上将乔治·安森指挥的一支包括14艘战列舰的英国舰队从本土起航,前往大西洋寻找法国商船队。5月14日,安森的舰队在菲尼斯特雷角附近海域发现了一支由30艘商船组成的法国商船队,这支商船队的护航舰队由法国海*上将皮埃尔·容奎尔指挥,这支法国舰队由4艘战列舰和12艘护卫舰组成,根本不是强大的英国舰队的对手。在激烈的战斗后,英国舰队俘获了全部4艘法国战列舰、8艘法国护卫舰和21艘商船,搜刮了这些商船上的30万英镑。6月20日,海*准将托马斯·福克斯指挥的8艘英国战列舰又在大西洋上击败了一支从西印度群岛返航的法国大型商船队,护航的法国舰队逃走了,这支由艘商船组成的大型商船队中有48艘商船被俘。
第一次菲尼斯特雷角海战
10月6日,一支由艘商船组成的大型商船队在海*中将弗朗索瓦·埃比耶的8艘战列舰的护航下从罗什福尔附近的巴斯克水道起航前往西印度群岛。海*少将爱德华·霍克指挥的一支由14艘战列舰组成的英国舰队奉命前往大西洋拦截这支商船队。10月14日,霍克的舰队在菲尼斯特雷角外海发现了这支法国商船队。埃比耶决定用自己的舰队吸引英国舰队的注意力,从而让商船队可以四散而逃。在激烈的战斗后,尽管8艘法国战列舰中的6艘被英国人俘虏,但埃比耶的计划执行的很成功,大多数商船都逃离了战场,仅有7艘商船被俘。
第二次菲尼斯特雷角海战
年内英国舰队对法国商船队进行的三次拦截成功使得法国与海外殖民地的联系几乎被完全切断,缺乏自给自足能力的法国海外殖民地很快就无法继续坚持了。法国海*已经无法继续挑战英国海*的权威,尽管法*在低地节节胜利,但海上战争的失败还是迫使法国人吐出了在低地获得的大多数胜利果实。
尾声:通往亚琛之路
英国与法国之间的和平谈判早在年8月就开始了,英国外交代表桑威奇伯爵约翰·蒙塔古和法国外交代表德皮雪侯爵路易斯·布鲁拉特在联省共和国南部的布雷达展开了被后世称之为“布雷达谈判”的和平谈判。由于年盟*在低地节节败退,因此桑威奇伯爵希望拖延谈判,以让盟*在低地获得的胜利改善英国的谈判地位,而法国人则希望尽快达成包括低地国家在未来战争中的中立等条款的和平条约。在威廉四世掌控联省共和国后,联省共和国正式向法国宣战,这使得此前几年间法国一直采用的通过中立国荷兰进口物资的策略失效了。由于无法继续通过荷兰进行对外贸易,年初,法国的财*系统到了崩溃的边缘,这让法国人更希望尽快达成和平条约。
参加布雷达谈判的英国代表桑威奇伯爵约翰·蒙塔古,在《亚琛条约》缔结后,他因顺利确保了英国的利益被擢升为第一海务大臣。
不过,法国人很快就得到了好消息。年7月盟*在劳菲尔德的失败和9月贝亨奥普佐姆的沦陷极大的增加了法国的谈判筹码,英国人很快就认识到,虽然荷兰正式参战了,但如果没有来自英国的巨额补助金,荷兰很难武装起一支足以单独抵抗法国人的*队,而由于与荷兰的长期贸易摩擦,想要让英国议会批准一笔给予荷兰的补助金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英国人抛弃了此前坚持的和平谈判必须包含参战各方的立场,转而同意与法国先行达成和平条约。实际上,英国人低估了第二次菲尼斯特雷角海战的意义,这场海战实际上终结了法国海*在大西洋上展开*事行动的能力,并使得整个法兰西殖民帝国陷入危险中。为了能迫使法国人放弃在低地攻占的城市,盟国还与俄国展开了一系列谈判。早在年5月,奥地利就与俄罗斯签订了一份为期25年的条约,约定缔结针对普鲁士和奥斯曼土耳其的防御同盟,这显然是为了防止腓特烈再次撕毁条约入侵哈布斯堡君主国。不过,18世纪中叶的俄国受困于它脆弱的财*系统,无法向距离本土太过遥远的地方派遣*队。为此,在萨克斯元帅于年取得一系列胜利后,亟需获得新盟友的英国和荷兰在奥地利的斡旋下与俄国缔结了一份条约,英国和荷兰将出资资助俄国组建一支人的远征*前往低地作战。这份条约于年初生效,瓦西里·列普宁亲王指挥的一支人的俄*于春天从俄国出发,经过波西米亚和巴伐利亚前往莱茵河流域,准备在阿尔萨斯对法国发起进攻。不过在这支俄*抵达前线前,欧洲的和平谈判就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指挥俄*深入德意志的瓦西里·列普宁亲王
年4月30日,英国、荷兰和法国达成了一份初步协定,随后西班牙、奥地利、撒丁、热那亚和摩徳纳陆续加入了这一协定,就此形成了亚琛条约。亚琛条约主要包含以下条款:
1、各缔约国均承认《国事诏书》的条款;
2、哈布斯堡君主国承认普鲁士王国对西里西亚的所有权;
3、哈布斯堡君主国将帕尔马、皮亚琴察和瓜斯塔拉公国割让给西班牙的菲利普王子,作为其世袭领地;
4、哈布斯堡君主国将维杰瓦诺附近的领土割让给撒丁王国;
5、哈布斯堡君主国将摩徳纳公国和热那亚共和国归还原主,两国恢复战前的领土范围和地位;
6、法兰西王国全面撤出在战争中占领的荷兰共和国和奥属尼德兰之领土;
7、大不列颠王国用北美的路易斯堡与法兰西王国交换印度的马德拉斯;
8、西班牙王国承认年《乌德勒支和约》授予大不列颠王国的一项向西属美洲供应奴隶的垄断权利;
9、成立领土委员会以协调大不列颠王国与法兰西王国在北美的领土争端;
10、法兰西王国驱逐王位觊觎者查理·爱德华·斯图亚特
毫无疑问,《亚琛条约》基本没有解决导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爆发的种种争端——英国和法国在北美和印度的领土冲突基本没有得到解决、奥地利对普鲁士吞并奥属西里西亚愤愤不平、西班牙人耿耿于怀于自己没能收复在上一次欧洲战争中失去的直布罗陀和梅诺卡岛。更确切的说,《亚琛条约》是一次短暂的停战而非长久的和平,这些没有被解决的争端仍然存在,并将于年引发远比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惨烈的七年战争。
年《亚琛条约》签署后的欧洲地图
普鲁士无疑是这场战争最大的受益者,长久没有参加欧洲战争的普鲁士*队在他们年轻的国王腓特烈二世的指挥下接连击败奥地利人和萨克森人,为普鲁士王国赢得了欧洲最富饶的一块土地。但是腓特烈在战争期间的出尔反尔极大的影响了普鲁士在欧洲的声誉,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普鲁士在七年战争中遭到俄奥法三国围攻的困境。
哈布斯堡君主国在战争中失去了西里西亚和在北意大利的一些土地,但是相比于战争刚开始时接近崩溃的困境,哈布斯堡君主国也可以说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哈布斯堡君主国在一场灾难性的*事失败中幸存了下来,夺回了奥属尼德兰,维护了自己在北意大利的势力范围。通过战争,玛丽亚·特蕾莎在国内威望空前,这为战争结束后的行*、财*和*事系统改革提供了基础。
对于西班牙来说,虽然他们没能通过战争夺回直布罗陀和梅诺卡岛,但马德里成功维护了自己在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的势力范围,此外还在北意大利为西班牙波旁家族的一位王子争取到了一块新领地。此外,在几乎与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重合的詹金斯耳朵战争中,西班牙人基本上维护住了自己摇摇欲坠的殖民帝国。虽然西班牙人对自己不得不授予英国商人以垄断权利感到屈辱,但在年的《马德里条约》中,西班牙人成功用10万英镑换取了英国放弃这一权利。
对于法国和荷兰来说,这场战争意味着这两个曾经的欧洲第一流*事强国的地位的相对下降。在低地地区长达数年的战争付出了数万人伤亡和数百万英镑的代价,最终双方都一无所获。战争使得法国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后艰难重建的财*系统再次受到冲击,而法国给予普鲁士的资助几乎没有获得什么收益,这就使得谚语“像和平一样愚蠢”在法国流行开来。而对于荷兰人来说,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后,他们已经不得不接受自己的国家已经成为二流国家的事实,如果没有英国和奥地利的保护,荷兰在欧洲将是极为脆弱的。
如果说这场战争有一个真正的赢家的话,那么孤悬海外的大不列颠堪当此誉。尽管英国为了全面和平而不得不放弃路易斯堡,但他们收复了印度的马德拉斯。最重要的是,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是英国第一次独自对一个欧洲强国进行海上封锁以迫使其最终不得不接受英国的和平建议,这是大不列颠建立海上霸权过程中的里程碑式事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学社观点,敬请读者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