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收藏的风险源自投机
翡翠,一直是人们崇尚、追求的饰品,如今它又多了一个投资功能。因为顶级翡翠这10年来超过100%的增值效应,导致各方游资汇聚于此。原料短缺、供求不均不断拉动翡翠的市场价格。这种上涨可持续吗?收藏翡翠有哪些风险?原石价格上涨幅度大于成品对整个翡翠产业有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近日采访了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专职副秘书长史洪岳。 缅甸公盘: 有人拦标抬高原石价格 翡翠从毛料到成品的价格一直在飙升,今年年初以来,翡翠原料至少上涨了30%,而原石价格的上涨幅度大于成品。 面粉比面包贵 ,出现这种商品价格增幅滞后于原料价格增幅现象的根源是什么?史洪岳说: 实际上这就是所谓全球资源战略的体现,谁拥有资源谁就拥有话语权。毕竟翡翠资源有限,占有资源才有持续发展的空间。在此过程中,资源储量有限,而市场需求在增长,导致价格上涨幅度惊人。
玉石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大,与之相对应的是购买人群从传统业内人士延伸到其他行业,比如房地产、投资行业等。 翡翠生产企业需要原材料,他们会千方百计去买原石,现在有些企业家去俄罗斯买料,还有很多企业去缅甸开玉石矿,他们有刚性需求。还有看好翡翠价格上涨趋势的投资或投机客。各方资金和投机者都对翡翠原石情有独钟。 史洪岳表示。 作为最大的翡翠原石交易场所,缅甸公盘是由缅甸*府举办的翡翠原料拍卖会,而参与竞拍的80%是中国人。史洪岳认为缅甸公盘的交易方式及其自身特点,也会导致翡翠毛料价格上升。 拦标的情况并不鲜见。有些商人在缅甸看料时发现有些石料与自己过去买的一批原石相似,为了抬高他之前捂盘惜售的那批原石,他会以比较高的价格买下这批石料,以抬高标的的方式来抬高自己手上的原石。另外,缅甸当地的业内人士也会故意拦标,抬高原石价格。
价格走向: 增速会放缓,但不会下跌 这种原料与商品价格倒挂的现象必然会对整个翡翠产业造成影响,特别是加工、零售等中下游产业。 有实力的翡翠企业扩大库存,转向中高端市场。而下游加工零售中小企业,销售翡翠成品的利润还不如收购的翡翠原石的成本,比较尴尬。不过这种现象也促使我们的翡翠设计加工的工艺水平正在大幅度提高,因为原料昂贵,企业要维持生产且保证利润只能在工艺和创意上下功夫,提高附加值。 史洪岳说。 史洪岳认为翡翠价格只有稳步增长才有可持续性。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任何暴涨的行情之后都是暴跌,而实际上这种暴涨也会形成消费障碍,价格涨得过高,消费者看不懂了,有购买欲望的消费者开始观望,交易量少了,价格增长的幅度和速度会放缓,直到达到新的平衡。 不过,史洪岳认为翡翠价格的增速会放缓,但很难出现价格下跌的现象。 翡翠资源稀缺,而中国人对玉石翡翠的情结很深,惜售心理很强,一般都不肯将好料轻易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