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3/10/12 16:49:00
马上要期末考试,女儿体育老师要求孩子们每天练习15分钟跳绳,我家楼层高比较高,再加上左右邻居都没住人,不用下楼在门口就能跳。可是女儿拿着跳绳磨磨蹭蹭半天不敢出门,问她为什么,她回答是:“我害怕,我总会想起电视里的怪兽,妈妈,不然你出来看着我跳吧。”我啼笑皆非,门打开我在客厅就能看到她在门口跳,还至于非要让我站在她旁边才行吗?可是女儿坚持,我也只好站在一边看着她跳。无独有偶,一个同事最近也感觉很烦恼,原来已经六岁的孩子死活不愿意自己睡,不是说窗外有怪兽,就是害怕家里失火了、害怕地震了、害怕睡着了有小偷来把他抱跑了……总之有找不完的借口不愿意一个人待着。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孩子的这种情况,大多数家长一开始都会不厌其烦地不停解释自己家里很安全,不会发生这种事情的。可是对孩子来说,解释了也是一样没效果。可是,为什么孩子会这么害怕呢?01、孩子害怕的原因是什么?看到窗帘晃动就以为窗外有怪兽、听到屋内有响声就害怕的瑟瑟发抖,孩子小时候似乎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可是明明在大人眼里不值得一提的寻常事情,到了孩子那儿,怎么就都变成能让他害怕的事情了呢?孩子的害怕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呢?其实,孩子产生这种害怕情绪,大多是由于“习得性恐惧”造成的。什么是“习得性恐惧”呢?这得从一个实验说起。年,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做过一个实验,实验对象是一个9个月大的小男孩。当时实验者把一只小白鼠放在小男孩面前,起初他一点也不害怕,可是正当他要去摸一摸那个小白鼠时,研究者在他身后敲响一根钢轨,发出巨响,小男孩害怕地打颤,躲闪着要离开。过了两个月,等小男孩慢慢淡忘这件事,研究者又把小白鼠放他面前,正当他要去抓小白鼠时,实验者再次在他身后敲响了钢轨,小男孩害怕地把脸埋在床垫里面。当响声第三次响起时,小男孩开始抑制不住自己的害怕情绪,哭了起来。此后,每当有老鼠出现,小男孩就开始哭,到后来他甚至开始害怕起所有毛茸东西。由上面实验我们可以看出来,习得性恐惧被认为是一种生物适应,个体学习到某一线索会带来危险因而对这一线索产生恐惧而尽快做出反应。其实在上面试验里,小男孩真正恐惧的不是小白鼠,而是身后发出的响声,然而每次响声出现的时候,刚好是男孩要去跟小白鼠互动的时候,那么这就给小男孩的意识传递一个错误的概念,那就是“小白鼠是危险的”,从而使得他开始对面前的小白鼠产生恐惧心理,这种反复的恐惧又延伸到小白鼠类毛茸动物身上,让小男孩错误地认为所有的毛茸东西都是危险的。02、“习得性恐惧”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类似于上面实验中的“习得性恐惧”,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孩子的“习得性恐惧”一般有两种来源,一种来源于周围人的感染,一种来源于自身的经历。来源于周围人的感染:我们带孩子到外面玩,经常看到有孩子摔跤了,父母把孩子扶起来抱在怀里安慰,明明摔得不是很疼,可是孩子却一直伤心地哭无法平复,这其实就是“习得”了家长的情绪。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家孩子刚刚一岁的时候就学会走路了,有一次在家里客厅摔了一跤,爸爸听到“咚”的一声,赶紧从卧室跑出来说“宝贝摔跤了?”我在孩子的旁边,观察到孩子其实摔倒之后根本没事,正在颤颤地扶着旁边的椅子自己往起站,可是看到爸爸这样惊呼着跑出来,脸上表情立马就变了,嘴巴扁扁地想要哭,我在旁边悄悄跟爸爸招手,示意他不要大惊小怪,爸爸意会到我的意思,装作没事一样回到了卧室。孩子看没人注意她,瞬间就恢复了原样,又自顾自地玩了起来。孩子个子矮,大多摔一下不会摔出毛病,如果大人认为摔跤是正常的,孩子自然不会觉得有什么,可是如果大人觉得孩子摔一跤是很了不得的事,赶紧把孩子抱在怀里检查半天,孩子就会觉得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本来没事也会配合大人的情绪哭着表达一下自己的委屈。除了这些,还有平时接触的视觉上的信息传递。比如给孩子看动物世界,出现有关于危险动物的镜头(比如蛇),解说员的声音就会变得非常凝重,电视背景音乐也会变得非常神秘恐怖,让人自然而然地感染一种害怕情绪,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种危险的动物,从而产生恐惧心理。来源于自身的经历:除了上面说了,还有一种恐惧有可能来源于自身的经历。比如我小时候有一次在河边玩,一下子掉到河里,后来被旁边一起玩耍的孩子家长救了起来,从此我就开始害怕所有有水的地方,包括小溪、河流、大海。有些小朋友小时候可能会有被动物惊吓过的经历,那么就会如上面实验中的小男孩一样,自身经历了跟小白鼠接触那一瞬间的恐惧,之后就会非常害怕小白鼠,最后扩大到害怕所有的毛茸动物,这用我们中国的一句古话说大概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吧。一旦孩子对某一事物的恐惧思想产生了,就不仅仅是在看到让人害怕那个事物时会恐惧,而是在一些相对安静的气氛环境里,更容易让自己回忆起一些曾经害怕的瞬间。正如文章一开始说到的孩子怕黑,怕有怪兽,怕有一些突发状况,所以不敢自己睡。很有可能孩子曾经看到过电视上怪兽会在夜晚出没,或者看到一些地震、失火之类的场景是发生在夜晚,所以下意识地把这些场景跟自己的真实生活关联在一起,生怕自己也遇到电视或者电影里类似的场景会发生危险,所以出现各种担心,不敢一个人睡。03、如何才能帮助孩子对抗恐惧恐惧是动物的本能,是人与生俱来的上古情绪之一,人天生对比自身强大的事物和一些神秘不解的现象存在敬畏之情,这种敬畏就是恐惧,所以孩子会害怕、会恐惧大人应该理解,我们还可以在缓解孩子恐惧情绪方面做到以下几点:l不嘲笑孩子有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说不敢一个人睡觉,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害怕什么呀,你看你就这点胆量,还男子汉呢!”家长原想用这样的话来激励孩子,激发孩子体内“男子汉”的勇气,但实际上这种话本身就带着嘲讽,听在孩子耳朵里就是:“你胆子太小,你真没用!”要知道我们家长自己也会对未知内容产生恐惧心理,所以要理解孩子恐惧心理的存在,不要嘲笑孩子。长期被父母说自己“胆子小、没用”的孩子,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潜在的心理暗示,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恐惧的时候内心会不自然地浮出父母对他的评价,进而让他觉得自己真的是个胆小没用的孩子,就越来越变得没有勇气。l多倾听孩子了解孩子恐惧背后的真实原因,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克服恐惧,而能做到“了解”这一点,必须基于彼此的平等沟通上。有的家长一听到孩子说害怕,自己认为孩子害怕的事物都是一些不值得上心的事情,于是不听孩子说完话就擅自下结论,告诉孩子根本没有他所害怕的事物。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很容易从家长的态度里分辨出家长的态度,家长的这种解释看到孩子的眼里就是一种敷衍,对孩子来说,你的这种解释不是为了帮他解决问题,而是为了推脱当前情况的权宜之计。l多跟孩子共情睿智的家长懂得利用自己的智慧,在孩子说自己害怕的时候,家长可以通过共情使孩子放松心情,继而通过转移话题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比如有一次我的孩子跟我说害怕窗外有怪兽,我这样回答她的:“宝贝害怕外面有怪兽,所以不敢一个人睡是吗?妈妈小时候也跟你一样,有一次妈妈一个人在房间里睡觉,看到窗户外面有影子在晃动,妈妈吓坏了,赶紧叫你姥姥过来。你姥姥来妈妈房间之后,抱着妈妈到窗前看,原来是下大雪了,积雪压住树枝在窗前晃呀晃的,所以看着像是影子。”然后我又开始跟孩子讲起小时候下雪时的情景,孩子沉浸在我小时的故事里,听得入了迷,不知不觉害怕的情绪就缓解了很多,不久就睡着了。l帮助孩子认识恐惧事物孩子之所以害怕,是因为对所未知事物的不了解,我们要想从根源上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必须要让孩子对恐惧本身有一定的认识。当孩子能够直面并且认识恐惧的事物之后,恐惧心理才会降低直至消失。我们可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培养孩子爱看书的好习惯,多学习一些科普知识,这样才能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一切。也可以多带孩子见识一下世面,或者多跟孩子讲一下自己生活中的经历,让孩子了解这些想象中的事物其实并不可怕,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l不人为制造恐惧孩子对某一事物害怕,产生恐惧心理,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达到自己所要求的目标,就会用孩子害怕的事物来“恐吓”孩子,比如孩子晚上不睡觉,有的家长会说:“再不睡觉大灰狼就来抓你了。”孩子不爱吃饭,有的家长会说:“再不吃饭就把你送给人贩子,让人贩子把你抓走。”在这样语言的恐吓下,孩子只会越来越害怕,越来越没有安全感,越来胆子越小。所以,睿智的父母在面对孩子害怕时,首先要端正态度,允许孩子恐惧,再用同理心来理解孩子恐惧,最后运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孩子克服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