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而宅的日子太难熬了,吃不下,睡不着,脑袋里想的全是“国家说动”的那一天,要怎么出门撒欢儿。
但是眼下,四起的谣言,频发的状况,让我等不明所以的吃瓜群众又添了一份无处安放的信息焦虑。
明明是个举国欢庆的春节,怎么就变成了病*肆虐的自我隔离了呢?
也许,网飞这部刚刚上线的纪录片能够给出一种面向未来的答案:《流行病:如何预防流感大爆发》。
本文有剧透。
1
美国纽约市的一间病房里,医生们正在应对一场紧急疫情。
全世界还有其他八个国家也报告了类似的病情,患者呼吸困难,生命体征陷入危急,需要医护人员立刻做好防护措施进行救援。
组织工作的慕达德医生道出了医护人员的无奈:“我们只知道面对的是新东西,却不知道是什么。”
作为医生,他们要比常人先一步面对未知的恐惧。
患者的呼吸声与仪器的轰鸣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了紧张忙乱的环境音。
不禁让人想到,新型冠状病*疫情刚发生时,我们的医护人员也是同样紧张忙碌吧。
突然,医护人员集体停手,患者也恢复了正常,难道是什么隐藏摄像机恶作剧吗?
原来,这是一场应对紧急疫情的模拟演习,而慕达德医生是纽约健康医疗机构的高级总监,她的主要工作就是研究特殊病原体,为流行病的预防做准备。
复盘整场模拟演习时,一位女医生阐释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如果病患已经陷入危境,她会选择先处理问题再穿防护服。
而慕达德医生一针见血地回应:如果你连自己都没保护好,怎么去保护别人?
医者仁心,但是,在拯救生命的时候,医生与患者的站位到底该如何平衡?
如果说身处纽约的慕达德,要解决的还只是救人护己的操作顺序,那远在俄克拉荷马州的霍莉医生则需要克服“无药可救”的难题。
霍莉医院,这里八九千的常住人口以农业为主要谋生手段,但凡有个小病小灾都会医院就诊,医院最近也需要40分钟的车程。
霍莉医生最害怕的便是每年冬季的“流感月”,医院太小,根本承载不了这么多的患者。
而且,受制于医疗资源配给的系统局限,一旦爆发大规模的流行病,医院根本没有机会获得与大城市一样的医疗资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便这时医院,她也没办法应对所有的难题,甚至还要动辄36、72小时的连续值班,不断消耗着自己的身体健康。
《流行病》开篇短短两个小故事,展现了一线医生的诸多困境。
现实的数据也显示,6年前的西非疫情中有多名医务人员被感染,死亡人数过半。
作为患者的希望,医生们同样身处危险之中,甚至要面对更多凶险。
2
当然,在对抗传染和流行病的道路上,医生并不是孤*奋战。
寻找病*之源,是防患于未然的第一步。
流行病学专家丹尼斯就是奋斗在一线的一员。
从越南的养鸡场到印度的养猪场,再到深山老林里的蝙蝠洞,所有可能潜藏禽流感病*的地方,他都会逐一排查。
和同事们一起,穿着防护服深入野生动物洞穴,捕捉、采血、检验,用结果预测病*可能的变异走向与传播路径。
要么在检查动物,要么在去检查动物的下一趟航班上。如此奔波,只希望能够在疫情传染给人类之前能及时阻止,避免更大范围流行病的发生。
毕竟,这背后是千千万万鲜活无辜的生命啊。
千辛万苦知道了敌人是谁,应对之策必须立马跟上,疫苗研究刻不容缓。
然而,让专家们忧心的是,就算做出疫苗,也并不一定能够顺利送到民众手上,“钱”和“人”都是疫苗注射路上的阻碍。
病*不会因为没钱治病而放过任何人,贫穷地区更需要经济支援。
幸好这些年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致力于公益事业,他的基金会不仅为流行病研究机构捐款,同样也为落后地区争取接种疫苗的机会。
但是,还有比金钱更难逾越的高墙,就是人们的观念。
部分家长认为疫苗有害,拒绝让孩子接种疫苗。
推行强制接种疫苗的卫生部官员甚至收到了死亡威胁,忍不住扼腕感叹。
为了扭转公众的态度,民间组织纷纷出力,用真实体验说服“冥顽不灵”的抗拒者,一点点做出改变。
3
从医生、病人到科学家、企业家,短短六集,《流行病:如何预防流感大爆发》以平行叙事打开了流行病学涉及的各个领域。
多线平行的叙事手法让整部纪录片显得冷静克制,宛若摊开一本流行病研究的通俗读物,看它用最平实的语言讲述正在发生的事实。
一般情况下,如果感冒了怎么办?
大部分人的做法是买药自医。
是的,正如纪录片中霍莉医生所说,在大型流感病*爆发初期,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大家往往用“只是流感”的心态草率对待,最终却会通过人际传播致死多人。
相较于病*本身的杀伤力,忽视、无知和听信谣言,是更可怕的二次杀手。
因此,对病*缘起的追溯,只是这部纪录片中的一个引子。
这部作品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