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情侣间考验感情的故事。
只不过,与那些平日里的玩笑戏谑不同的是,
梁瑞敏考验男友,涉及到的情形都是真的。
当结果最终显现,失望中夹杂的亲情和爱情,
让当事人的取舍,充满了痛苦、矛盾和纠结。
“考验”的起点,要从老梁在村口晕倒说起。
中牟县姚家乡,地处*河南岸。
从姚家乡出发,通往梁家村马路两旁的农田里,
除了粮食作物,便是农民种植的瓜果。
这其中,又以西瓜种植最为普遍。
中牟县紧挨着*河,一马平川且土壤适宜。
因此种植西瓜,就成为当地人的首选。
每年夏秋季节,三三两两到西边郑州卖瓜的瓜农络绎不绝。
过去都是赶着骡车,如今清一色都开上了小货车。
瓜农中,就有梁家村的老梁。
老梁正值壮年。
上有七十多岁的老娘,下有一儿一女。
一家五口,全靠着他平时种植的五六亩地过活。
老梁的承包地不种庄稼,主要是种水果。
每年的不同季节,
他和妻子在不同品种的瓜果地头忙碌着。
种得最多的自然是西瓜。
收成快、产量高、卖钱也多。
靠着几亩地西瓜,老梁供出了一个大学生。
上了大学的,是老梁的女儿梁瑞敏。
梁瑞敏是家里的长女,弟弟和她相差着好几岁。
读书是这个家庭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梁瑞敏也很争气,读完四年本科,
又靠着努力考上了研究生。
眼瞧着女儿越来越有出息,
老梁平日里的干劲儿自然就更足了。
但正所谓人有旦夕祸福。
幸运和灾祸,永远不会知道哪一个先降临。
年的冬天,疾病突然降临到了老梁身上。
那年的12月3日晚上,
外出的老梁正走在回家的路上。
可另一边,眼看着到了夜里10点多,
家里人仍旧不见老梁回来。
又过了一会儿,院门外传来焦急的喊声。
妻子匆匆披衣出去,
才得知老梁晕倒在村口的路上了。
冬天夜里屋外的人本就稀少,
当路过的村人发现老梁的时候,
他就已经晕倒在地上不省人事了。
所以,大家其实都不知道,
老梁究竟是何时晕倒的。
又或者,他实际上晕倒在地已经有很长一会儿了。
一边通知了梁家人,
另一边人们也随即拨打了急救电话。
随后急救车呼啸而来,
拉上昏迷的老梁,医院。
到医院后,结果很快出来了:脑出血。
病情紧急,医生连夜给老梁做了手术。
在手术室外,老梁的妻子正焦急地等待着。
男人倒下了,婆婆年纪大,儿子还小,
家里突然没了主事人,
一时间妻子连跟谁商量都不知道了。
此时梁瑞敏还在陕西的学校里。
老梁妻子很快就通知了梁瑞敏。
接着,孩子的姑姑以及其他亲友,
妻子也都一一告知了。
在众亲友的一夜不眠中,
老梁第一次开颅手术做完了。
由于病情严重,且老梁仍处于昏迷之中,
被推出手术室的老梁,
旋即又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
一家人即便再焦急,此刻也到不了他病床前。
更何况,让老梁妻子头大的问题,已经摆在面前了,
病人已经入院,手术费和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都要缴了。
而且老梁还在重症监护室里昏迷着,
那更是烧钱的地方!
老梁妻子,将这些年攒下的积蓄全部拿了出来。
丈夫第一次治疗费用,勉强够用。
她本以为手术做了,接下来的情况会慢慢好转。
但是谁能想到,
这仅仅才是老梁生病后,烧钱治疗的开始。
因为老梁手术后,很快就出现了新的症状。
手术后的第三天,老梁非但没有从昏迷中苏醒,
监测发现他竟然又出现了脑干出血的症状。
医院不敢继续治疗,
他们通知家属马上实施转院。
就这样,依旧在昏迷中的老梁,
被医院。
当天,医生再次给老梁做了手术。
这也是三天之内,医生第二次打开老梁的脑壳。
此时,梁瑞敏也已经从学校赶回了郑州。
只是由于父亲病情严重,
她和家人只能隔着门窗远远地望着。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
治疗的费用对这个农民家庭而言,
便是指数级的增长了。
第二次手术过后,老梁依旧身处重症监护病房。
梁瑞敏后来在网上筹款的时候表示,
在那期间,最多的一天,就要花掉八千多块。
如今的患者住院后,都会临时办理一张住院卡。
家属把钱充到卡里,
而后病人的一切费用都从卡里划扣。
老梁在重症监护室的那段日子里,
医院去得最多的地方,是缴费窗口。
从每天的八千多,几天时间就累积到八万。
不到一个月,花费就直逼10万、15万、20万……
医院流水清单上,那串数字后面不断增加的0,
梁瑞敏平生第一次体会到了当家作主的真正滋味。
更可怕的是,母亲早就告诉她,家里已经拿不出钱了。
但父亲依旧在重症监护室昏迷着。
医院的病床上躺一天,家里就得拿钱。
父亲病情最危重的时候,正值春节前后。
趁着村里在外打工的人都回了家,
母亲和梁瑞敏便开始四处借钱。
先是借亲戚和要好朋友的,
再往后就是四处借问,病急乱投医了。
梁瑞敏的姑姑,为此还专门贷了款。
就这样东拼西凑,勉强维持着在郑州的治疗。
过年期间,梁瑞敏和母亲还有弟弟三人,
都在郑州日夜陪伴着老梁。
然而祸不单行的是,
老梁的母亲在这期间,也因为痛苦焦虑而生病了。
所幸梁瑞敏有好几个姑姑,
他们在家中照顾着生病住院的奶奶。
一时间,家里两个人都躺倒了。
巨大的精神压力,让梁瑞敏近乎窒息。
在医院,她不敢跟母亲说什么,生怕再出个三长两短。
她也不能跟弟弟说,
毕竟他才上初中,年纪还小。
梁瑞敏此时唯一能倾诉的对象,就是自己的男友。
在后来发生的“预支彩礼”风波中,
梁瑞敏并没有提起男友的详细情况。
但是,从她提供的聊天截图来看,
梁瑞敏和男友在一起已经有五年了。
这么长的一段感情,按说两个人也该谈婚论嫁了。
然而随着老梁的突然患病,
梁瑞敏和男友的事情,也就变得遥遥无期。
春节过后,老梁的病情稍稍好转。
年初,他终于从重症病房,转到了普通病房。
随着每天治疗费用的下降,
梁瑞敏和母亲也稍微松了口气。
春节过后,梁瑞敏本该返回学校的。
考虑到家里人手不够,
梁瑞敏和母亲还有亲戚,还是在轮流照顾着父亲。
本以为父亲的病情会持续好转。
可在年的春天,老梁的病情依旧反反复复。
先是脑积水问题,
而后又是接连不断的颅内感染。
甚至在春天的时候,又先后做了好几个手术。
医院也是从这家转院到了那家。
整个春天,梁瑞敏基本没有离开郑州。
到了四月份,老梁又被转院到了,
医院位于高新区的分院治疗。
此时的老梁,不会动弹,不会说话,甚至眼球都不会转动。
眼睛睁着的时候,看上去似乎有意识。
但旁边若有人说话,他并不会有任何响应。
吃饭靠鼻饲管,拉屎撒尿也全部是在床上。
可以说,和植物人比起来,
此时老梁唯一带给家人的希望就是,
相比于植物人全程闭着眼,
他的眼睛还能勉强睁开。
但是这样的状态,
实际上和植物人没有任何区别。
梁家村的人也都在传,
48岁的老梁,是彻底风瘫在炕上了。
但是,梁瑞敏不甘心。
每当在病床前,父亲直勾勾的盯着自己,
她就咬紧牙关,想继续给父亲治疗。
梁瑞敏曾无数次的询问主治医生,
父亲以后还能不能恢复?能恢复到什么程度?
医生能说什么呢,
每次只能告诉她:
不同病人的情况都不一样。
能否恢复,恢复到什么程度,
患者与患者之间,都有很大的差异。
病情发展未知,治疗费用同样没有着落。
从年冬天发病,到年春天,
小半年的时间,就花去了六七十万。
这其中一多半的钱,还都是后来借的。
痛苦还有压力,就像紧箍咒,
在梁瑞敏的脑袋上越箍越紧。
往年春天,正是老梁和妻子最为忙碌的季节。
可在年的春天,
老梁家地里的荒草,
就像他躺在病床上太久生出的褥疮一样,
也越来越多。
没有人经管和打理土地,自然也就没了收入。
在医院,梁瑞敏每天早上睁开眼,
脑海里出现的就是,
今天的治疗费要从哪里弄?
父亲的治疗接下来会怎么样?
时间拖得越久,梁瑞敏的精神压力也越大。
转眼到了5月份,
眼看着父亲的状态没有任何改变,
每天的护理已基本固定下来。
母亲觉得,医院也不是办法。
在家人的极力劝说下,
梁瑞敏随后返回了学校。
紧接着在6月份,
就发生了预支彩礼的事情。
因为回到学校的梁瑞敏无心上课,
内心依旧在想着,如何给父亲筹措治疗费。
思来想去下,梁瑞敏找到了男友。
她主动提出要跟男友尽快结婚。
不过有一个前提是,
男友先把彩礼钱拿出来给父亲治病用。
梁瑞敏跟男友商量,预支了这笔钱,
以后就不要彩礼了。
按照后来发布的筹款文章显示,
梁瑞敏向男友预支的彩礼金额为八万。
当她第一次说出要预支彩礼的时候,
男友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
两天后,当梁瑞敏再向男友提起此事,
男友说现在谈婚姻的事还太早。
接着他话锋一转,
直接告诉梁瑞敏,家里人认为他俩不合适。
在说完一句“别联系了”后,
男友就把梁瑞敏拉黑了。
梁瑞敏向男友提起预支彩礼,肯定不是试探他。
毕竟此时的她,为了给父亲治病早已走投无路了。
男友的态度,让梁瑞敏始料未及。
几天后,当河南省的慈善总会,
向梁瑞敏了解家庭情况时,
她把男友把自己拉黑的这件事,告诉了对方。
随后在7月1日的筹款文章中,
这件事便被公布了出来。
还在6月初,梁瑞敏就已向慈善总会求助。
随后相关的公益团队介入其中,
决定对梁瑞敏一家实施救助。
就在筹款文章发布的前一天,
因为没钱继续治疗,老梁已经出院回家。
文章发布后,很快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有人觉得,困苦中不施以援手,
这样的男人分了也好。
也有人觉得,梁瑞敏贸然的向男友预支彩礼,
随后又同意在筹款中将此事公开,
有点道德绑架。
两个人此时还没有结婚,
帮不帮忙,男友都有选择的权利。
与此同时也有人猜测,求助文章中提到的事,
会不会是假的?
毕竟,此前已经发生过很多假求助的案例了。
为此,有媒体专门赶到梁家村采访。
媒体随后了解到,梁瑞敏的家庭确实已负债累累。
老梁瘫痪在床,为了不让他彻底断药,
他的老母亲在没有康复的情况下,
早已放弃了治疗。
节省下来的钱,都用在儿子身上了。
媒体采访期间,梁瑞敏的母亲表示,
女儿其实不应该擅自做主,向男方张口要钱的。
而梁瑞敏这边,对于男友的事情,
她不想再谈及了。
有记者还曾试图索要其男友的联系方式,
不过梁瑞敏拒绝了。
截止到当年的7月2日,
河南省慈善总会,已经为老梁筹款将近二十万。
至于后续的情况怎么样了,
梁瑞敏是否和男友还有联系,
随着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