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再次刷新亚洲纪录,为一名两月龄(66天)3公斤婴儿成功换上4岁男童心脏。至此,睿睿成为目前亚洲年龄最小、体重最低的换心儿。11月6日,心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作为代表获颁“协和名医”荣誉纪念证书后受访时表示,“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这是创新的时代,是给所有科学工作者赋予使命与担当的伟大时代”。
董念国。医院供图
心外科设有包括先天性心脏病、成人心脏病等七个亚专科,近三年手术量达余台/年。国内首例心肝联合移植手术、世界首次同日4台心脏移植手术、全国最高龄心脏移植(76岁)……团队屡屡创造多项国际、国内纪录。
“所有成绩是几代协和人不懈努力的结果”,在董念国的理解中,心外科团队始终坚持的“创新”正是协和精神的缩影。
他提到,恩师兰鸿钧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瞄准当时心外科的三座高峰:人工心脏瓣膜置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换瓣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兰鸿钧教授、叶世铎教授等老一代协和人已屡次在心血管外科领域走出突破性一步。
董念国的行医生涯中,更将“创新”视为身负的使命。年,由董念国牵头的“重症先心病外科治疗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医院儿童心脏移植数量连续10年占全国总量的40%,引领中国儿童移植跨越式发展,针对终末期心脏病,建立适合中国儿童心脏移植的技术规范;儿童心脏移植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6%、89.1%、89.1%,均高于国际水平。
科室还有一支中国最拼的心脏移植团队——“护心跑男”,为了护送一颗颗宝贵的心脏,每年奔跑里程高达30万公里。
正是由于坚持创新,科室为中国心脏病患者探索出了极限“心脏移植”的中国模式,将冷缺血时间延长到6—8小时。
自年起,科室每年至少拿出万元专项基金,用于农村心脏病患者的救助,曾连续12年累计为贫困患者减免治疗费用余万元。然而,科室内部却要求,医生把一根手术缝合线剪成几段用,可用可不用的药坚决不用,可输可不输的血坚决不输,能用国产器械坚决不用进口的。年,医院心外科被授予“‘大爱医心’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董念国回忆,兰鸿钧教授反复提醒他,“要让大家有事干、干好事,要让大家人人都成为专家”。
如今,科室年手术量达台左右,团队已有余位医护人员,“根据每个人的爱好、特点让他们发展,才能练就一支无往而不胜的队伍”。
(长江日报记者刘晨玮通讯员协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