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很多人都已掉进钱眼里
大银幕上放映着《口述历史》短片,*先生应该已经看过很多遍了。” *想用生动的口述来拼凑一个历史的真相,或者说,所谓的历史的真相。*说:“我立志做一个口述历史的收集和整理者,我们是拾荒者。 *大银幕上放映着《口述历史》短片,*先生应该已经看过很多遍了。坐在角落里,斑驳的光影划过他上扬的嘴角。中、外、男、女,一张张面孔闪过,一段段沧桑流逝。最后出现的是一张女士的脸,柔和地笑, 我八十八了 。 你看看这些,我觉得就是短短这几分钟你就会有感慨,一个人陷到这个里面以后,很难对世俗生活再有兴趣了。这就是我老想远离,老想远离的原因。我想全身心地干这件事。 2012年,准历史学者*说,他找到了一条能够让自己生死与之的道路 口述历史。大师们惊着了5月29日午夜,*先生觉得有点晚了 采访结束,他得去工作一会儿了。北京的北郊怀柔, 万泉新新小镇 路灯已歇,*显然走惯了这里黑灯瞎火的夜路,他一边走一边接一个工作,《人物》跟着他,仍然被一簇路中间陡然出现的植物绊了个趔趄。从他接受采访的电影传奇馆,行无一箭之地,就是他的清澈泉公司80多人团队所在的3层小楼,他的家则在50多公里外的北京市区。未来10天他的工作日程安排紧密。《小崔说事》要采访三位作家。《谢天谢地你来啦》准备录五期节目,要和创作团队商量编剧、排练。台里机制会有改变,他要和几个部门开会,商量成立 *工作室 。6月2日要做两个慈善活动,先去云南, 给孩子加双运动鞋 ,然后去甘肃,建一所新的乡村小学。在此期间要做两个 口述历史 受访者的安抚工作。有个受访者对存疑,*要证明 这确实是我派去的人 。还有一个年轻工作中惹得受访者不舒服,他要解释,告诉人家怎么回事。国外的、国内的朋友来了想要跟他见面,插空,尽量。他经常凌晨两点甚至三点钟才从这儿离开。4000个口述历史需要他整理,每个月有300个小时的素材,他根本干不完这些事。 这个事,往崇高了说,就是民族的口述史,给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往通俗了说,它是我现在活命的依据了。没有这个事,每年发病怎么办呢?现在想着这个事的时候,就是舍不得。都干了10年了,都收集这么多了,好多采访对象都磕了两年了,最后再努力一下,他们就接受采访了。不能放弃了。 他去国外学习,结果人家告诉他,全世界的口述历史系统中,他那个已经是世界领先了,没有比他更先进的了。去年*做新锐导演计划,请八位电影大师到中国,顺便请他们来看了看口述历史的东西。大师们惊着了。 能不能架一条光缆在我们家,在电脑上可以看。 好多上市公司盯上了*,说你有这么丰富的历史资料,包装一下上市非常好。按惯例,你去找那些历史影像资料,一分钟就要你 万、两万块钱。*说你们最好去美国看看,去哥伦比亚大学看看,去美国国会图书馆看看。然后人去了。一看,全是公益的,赔钱。*想在中国开这个先例,公益,免费。 现在很多人都掉钱眼里了 。今年2月,他与中国传媒大学合作成立 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及口述历史博物馆 ,打算建好后,分两步对公众开放,第一步对学者和从业者开放,、学生都行,你要什么资料,无偿提供。第二步,对全民开放,谁都可以。现在中央电视台也明确地表达支持他的口述历史,认为这是 项很好的事业, 以前有领导说我不务正业。现在已经有两拨台领导到这里看我的系统,从来没有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