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缓肾功能的治疗,就是首先综合考虑这些方面因素,来进行相对于的治疗效果最大,风险最小的治疗方案,且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的变化,不断调整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相对来说,肾病越发展到后期,治疗难度会相应增大,其中并发症是一道必须迈过的坎。
肾病前中期如何应对并发症状?
根据肾小球的受损情况,症状的也会出现变化。大多数类型肾病最为常见的是水肿、蛋白尿、潜血三大症状。
水肿是肾小球受损后,导致肾脏整体调节水钠平衡的水平下降,导致多余水分的潴留,还有一方面因素是蛋白的大量漏出,导致血液中血红蛋白减少,而血红蛋白主要起到储水的作用,从而导致多余水分渗出到皮肤表层,引发指凹性水肿。及时给予利尿、降蛋白治疗,水肿可以慢慢恢复。
蛋白尿是肾脏免疫炎症反应的必然产物,炎症不断刺激肾脏,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孔隙增大,大分子蛋白漏出。长期大量蛋白漏出,会让肾小球滤过膜孔隙越来越大,反而蛋白漏出越来越多,形成恶性循环。扼制蛋白漏出,一要抑制炎症反应,二要修复肾小球受损部分,延缓肾功能的发展。
潜血同样是炎症反应的产物,炎症因子影响血管环境,导致血液中血红细胞的“离家出走”,漏出到尿液中,从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血红细胞超过3个。避免更多血红细胞漏出,修复肾脏局部血管的微循环,恢复供血供氧是关键。
控制住这些情况的发展,就能把病情持续稳定在肾病前期的。
对于发展到中后期的肾病,除了要维持住前期的症状,保持肾功能的稳定。还有一项并发症必须要注意预防,有些肾病往往没有尿*症,却倒在了这个并发症上。
比尿*症更可怕,并发症之心血管疾病
随着肾小球受损程度越来越严重,肾小球发生严重纤维化、硬化,加剧动脉高压的情况,影响到全身的血液流通异常,血管压力增大,增加了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表现为心肌肥大、缺血性心脏病与血管硬化等。据统计,慢性肾脏病患者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小于60,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则上升到33%。
这两类患者更容易发生“心病”
伴有继发性因素的肾病类型
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痛风性肾病等,这类型肾病本身存在代谢紊乱、血液流通异常,长期造成心脏血管供血异常,易发心室肥大、动脉硬化、甚至心力衰竭等严重的情况。
存在电解质紊乱的情况
肾病发展到中后期,肾小球滤过率受损过半,部分患者开始出现电解质紊乱的情况,比如血钾、血磷升高,血钙减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氧化应激等等情况。这些症状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预防攻略“一控二稳定”
控“四高”,稳血管
控制好血压、血糖、血尿酸与血脂这“四高”指标,是肾病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关键。控制好四高,三点要注意,一用药问题要坚持。肾病引起的代谢紊乱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必须要用药治疗,一般需要长期用药维持,二管理好日常饮食。坚持低盐、低脂的、优质低蛋白、低嘌呤饮食原则,清淡饮食为主,保持营养供给。三加强运动锻炼,保持血管弹性,有利于增强心肺能力。戒除熬夜、吸烟等坏习惯,以免造成血压、血脂的波动。
稳住电解质、心脏供血
电解质紊乱如高/低血症,低钠血症,高磷低钙,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会影响心脏的供血、心率等问题。及时纠正这些指标,改善心脏的环境。比如调节血钾,可以采取利尿剂促进钾的代谢,或服用钙剂,低钾饮食等等。
(注: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