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期小儿先心病专家刘迎龙教授在 [复制链接]

1#
今日报道:小儿心脏外科权威专家刘迎龙教授抵黔,为一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提供国内先进的医疗服务,强调先心病的个体化、人性化治疗,选用右腋下小切口微创术式以减少患儿身心创伤。

疾病提示:

室间隔缺损指室间隔在胚胎时期发育不全,形成异常交通。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心病的20%,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畸形并存。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技术的进步,国内的小儿心脏外科手术已趋于成熟,但因为患者年龄或疾病等多种原因,手术仍存在很高的风险。对于患者家属来说,一台“动心”的大手术,会选择医院,希望得到更好的治疗。医院(医院)依托自身专家资源优势,建立了国内一流心血管疾病医疗专家团队。此次为了给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提供国内先进的医疗服务,首都医科医院小儿心脏中心主任刘迎龙教授,也应邀到医院专家团队中。

让贵阳患者享受一线城市医疗服务

8月11日上午,医院首席小儿先心病专家刘迎龙教授和他的专家团队为一名2岁的先心病女孩萌萌(化名)开展了“补心”手术。

术前医务工作者慰问患儿

萌萌(化名)在出生4个月以后,因为一场持续不好的感冒,被医院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心脏上有2处3mm左右的缺损。医生建议不必过早手术,可以观察一段时间,若2岁之后缺损还未长好,再考虑手术。

一转眼,两年已经过去,然而萌萌(化名)心脏上的缺损依然存在。在多方打听之后,萌萌父母听说医院有北京专家坐诊,医院,请求进行手术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因为发病率和致残率高,被称为新生儿的“头号杀手”。目前我国有30万名新生儿患有该病,不少先心病孩子会因此出现心肺功能的减退,导致喂养困难、反复呼吸道感染、缺氧,甚至危及生命。

为先心病患儿手术(刘迎龙教授左一)

面对贫困患儿,医院启动慈善基金

萌萌(化名)父母均是农村家庭出身,经济状况并不富裕,尽管有农合可以报销部分费用,但是还需要自行承担约一半的手术费用,而这笔费用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当时他们听说大概价格之后,也并没有放弃,孩子妈妈说手术一定要做,他们家不管是借、还是去打工,都一定会凑到这笔钱。”医院了解到萌萌(化名)一家的状况,医院决定利用慈善基金会,帮萌萌一家支付需自行承担的所有手术费用,并由刘迎龙教授亲自为孩子进行手术。

腋下小切口微创术修补幼童心脏缺损

此次刘迎龙教授为萌萌开展的手术名为“小切口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这也是刘迎龙教授首创的小儿先心病手术治疗法,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传统的手术,需要从身体正中劈开胸骨,之后再用撑开器将身体两边撑开,进行心脏修补。这种方法切口大、术后容易合并感染,对孩子以后的生长发育存在弊端”。小切口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则采用先进技术,不仅切口小,其感染几率也大大降低。小切口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是医生在患儿右侧腋下切开一个约6cm左右的小切口,同时阻断心脏上下的大血管,在心脏停止跳动的情况下,通过切口对心脏进行修补。这种方法切口小,恢复快,比较美观。这个手术说起来简单,但是非常考验医生技术,其难点就在于要通过一个小切口,完成传统开胸手术需要做的一切。

在经过约一个月的准备后,8月11日上午9时,萌萌被推进了手术室。麻醉师、体外循环师、外科护士,多个学科医生全部到场进行配合。经过3小时的努力,手术顺利完成。

刘迎龙教授年10月首创小切口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至今已有20多年,当时许多做过手术的孩子都已长大,甚至成家立业。经过后期追踪,这些孩子恢复良好,在其长大之后,位于腋下的切口几乎已经看不出来,对孩子心理健康有很大帮助,目前该手术治疗法已经可以治疗约70%左右不同类型的先心病。

8月11日上午10时,在医院手术室门前,两位家长在等待着刘迎龙教授的出现。前来就诊的贵阳市民安先生,因为女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他曾专门跑到北京寻求专家治疗,“那边全国各地的患者都有,排号挂号太困难,因为病人太多,专家一周只能为一个孩子进行会诊”。后来当安先生得知刘迎龙教授在贵阳有坐诊之后,立即返回了贵阳。“绕了一大圈,才知道要找的专家其实就在贵阳,真是太好了。”

传导电流根治心动过速

就在萌萌进行手术的同一时刻,在医院,电生理介入治疗团队首席专家卢才义也在院内为另一位患者进行了微创手术治疗。

68岁的郑老伯,长年心动过速,达到每分钟次,患者时常因此出现心慌、心悸、胸闷等症状,服药多年,却始终没有好转。在听闻卢才义教授来到贵阳后的消息,医院。8月11日上午9点,卢才义教授决定为郑老伯开展电生理介入法:通过血管穿刺,将电流传导进患者,探查患者心脏不同部位的电活动,并以此进行治疗。

卢才义教授介绍,电生理介入是近10年来在国际上兴起的一种治疗方法,技术已经成熟,但是对于治疗医生有着较高的要求。“首先在进行血管穿刺的时候,采用的针非常细,最粗不过2.5mm,这就对医生的操作提出了要求”,卢才义教授表示,另外,电生理介入法需要医生能够发现、分析电流传导过来的图像,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准确判断,并以此进行定位治疗,“哪里有问题、在哪里用电、目的是什么,都必须想清楚。”

经过1小时的治疗,手术成功完成。卢才义教授表示,与传统的吃药相比,电生理介入治疗效果更好,多数病人恢复到正常心率。“也就是说患者以后不用再担心心动过速的发作了。”

专家简介

刘迎龙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医院小儿心脏中心主任。

全国*协第十二届常务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

擅长领域:

从事心脏外科医、教、研工作近40年,在先心病外科作出突出贡献。

首创经右外侧小切口矫治房、室间隔缺损及法洛四联症等心脏畸形的微创术式,减少患儿身心创伤,目前已手术万余例;率先开展了肺动脉融合术治疗肺动脉闭锁的研究,推行联合介入操作治疗肺动脉闭锁的相关技术研究。

卢才义教授

医院电生理介入治疗团队首席专家

北京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中央保健组成员

第四*医大学教授,医院主任医师,*医进修学院教授

原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老年心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

中华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青年委员

全*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秘书长

中华预防医学会自由基学会常委

中国医疗国际促进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华医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培训中心委员

擅长领域:

从事心血管病临床介入诊断和治疗研究20年,能独立熟练完成各种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包括ICD和CRT-D等)、各类高龄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手术、各种需要经导管介入治疗的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包括阵发和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术)、外周血管病介入手术、心血管病联合介入手术(包括分站式杂交手术)等心血管介入诊疗操作10多个种类,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一专多能心血管病介入诊疗专家之一。

独立完成各类心脏介入手术近2万例,尤其是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和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术方面,成功完成了很多高龄、复杂和疑难患者的手术。

预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