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之江心学PCI围术期是否需中断口服抗凝治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医院是哪个 http://pf.39.net/bdfyy/

本期作者简介

叶利方,医学硕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苏州大学博士在读。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擅长心血管常见疾病、各类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的诊治。发表SCI论文3篇,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级课题。

本期指导作者简介

钱琳艳主任医师,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年取得浙江大学医学院硕士学位。浙江省康复医学会冠心病康复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专业委员会冠脉学组委员兼秘书,主要从事心血管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致力于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的介入治疗(包括支架植入,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和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安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患者最常见的血运重建治疗方法。约10%的PCI患者由于心房颤动、静脉血栓栓塞或机械人工心脏瓣膜等原因长期口服抗凝剂(OAC),对于疑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患者,围手术期是否中断抗凝药物尚不明确。PCI期间不间断OAC(U-OAC)可能增加围手术期出血的风险,尤其是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DAPT)和普通肝素的患者。暂时中断OAC(I-OAC)可能增加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风险,此外导致延迟PCI或延长住院时间。对此现实世界的数据很少,仅有小规模的观察研究。为此,最近一项大样本回顾性研究,对长期OAC治疗的患者PCI期间的不同抗凝策略的主要结局进行了分析。研究纳入年至年间SWEDEHEART注册登记的急诊入院并接受PCI治疗或冠状动脉内诊断性检查(包括部分血流储备,或冠状动脉内成像)的所有OAC(包括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或阿哌沙班)患者。中断OAC被定义为至少在PCI术前24小时停止OAC治疗。主要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复合终点,包括介入后天的死亡、心肌梗死或卒中。次要终点包括天的净不良心脑血管事件(NACCE),定义为MACCE或任何大出血。最终纳入名患者(U-OAC组名,I-OAC组名)。OAC围手术期处理的时间变化如图(Figure1),U-OAC的比例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每年增加13%,DOAC也逐渐取代华法林。入院时,U-OAC组华法林、阿司匹林、P2Y12受体抑制剂和利尿剂治疗的患者比例更降低,两组中几乎80%的患者有ACS。U-OAC组患者PCI较少,术前负荷用P2Y12受体阻滞剂及住院期间使用低分肝素、磺达肝癸钠和GPIIb/IIIa的治疗更少。出院时,U-OAC患者更多接受三联或双联抗栓治疗(分别为OAC加DAPT或OAC加单联抗血小板治疗)。倾向匹配后对对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期间,名患者发生MACCE,I-OAC和U-OAC治疗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8.2%(例)和8.2%(例)(CentralIllustration)。调整前后MACCE均无明显差异(I-OACvs.U-OAC,IPTW调整HR:0.87;95%CI:0.71-1.12)。相应的NACCE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2.6%(例)与12.9%(例),两组间NACCE风险在调整前后无显著差异(I-OACvs.U-OAC,IPTW调整HR:0.87;95%CI:0.70-1.07)。I-OAC组和U-OAC组的累积死亡率分别为4.1%(例)和4.3%(例),卒中发生率为2.3%(74例)和2.2%(67例),大出血发生率分别为5.6%(例)和6.0%(例)。调整前后两种策略的个体结局、死亡、中风或出血事件的风险没有显著差异。I-OAC与心肌梗死的风险显著增高相关(5.7%vs.4.3%,HR:1.34;95%CI:1.07-1.67),但调整后无显著性差异(IPTW调整HR:1.17;95%CI:0.87-1.62)。到院时OAC类型(华法林与DOAC)与治疗结局MACCE(p=0.98)或NACCE(p=0.85)之间没有显著关系。与U-OAC策略相比,I-OAC的住院时间显著延长(5[3-8]天vs.4[3-7]天;p0.01)。结论:在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及评估的长期OAC治疗患者中,不间断OAC是安全的,与中断OAC相比,其发生MACCE和出血并发症的风险相当。此外,两种策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OAC类型之间没有显著关系。不间断OAC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可能使不间断OAC治疗更具成本效益。之江心学评述:越来越多的长期口服抗凝剂(OAC)的患者,需要进行PCI或有创性冠状动脉评估,对这类患者选择“中断OAC”(即在中断OAC并允许其效果消退后)或“不间断OAC”还存在争议,尤其对于需要非紧急侵入性手术的患者,如慢性冠脉综合征或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中断OAC”的方法被认为可以降低围手术期出血的风险,但是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而该研究探讨了不间断和间断OAC在这类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发现不间断OAC组与中断OAC组相比,MACCE和院内出血没有显著差异,而不间断OAC策略的中位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提示不间断OAC可能是PCI患者的一种合理治疗方法。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项研究,尽管这项研究不是随机的,即使调整后也不能排除残余混杂因素的可能性,但它提供了评估非计划PCI中不间断和间断OAC之间差异的最佳可用数据。然而,还需要进一步的随机研究,以决定这些患者的最佳抗栓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VenetsanosD,SkibniewskiM,JanzonM,etal.UninterruptedOralAnticoagulantTherapyinPatientsUndergoingUnplanned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JACCCardiovascInterv.Apr12;14(7):-.

未来可期

王利宏主任简介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院心内科主任、大内科教研室主任,杭州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内科学教研室主任,浙江省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曾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工作。目前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心脏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技术推广与培训工作委员会委员,长三角心血管联盟副主席,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心血管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房颤中心联盟副主席。入选浙江省担当作为好支书、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浙江省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10余项,以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在Circulation等杂志发表SCI论文3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教育部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国家重点专项十三五计划、国家卫计委重点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心电与循环》、《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编委,Diabetes、InternationalJournalofCardiology等杂志审稿人。是国家卫生部心脏介入手术培训导师,已主刀完成各种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冷冻消融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左心耳封堵术和先心病、瓣膜病、冠心病介入手术等近万例。

医院心血管内科简介

心内科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各方面人才。医生39名(其中博士学位19名,硕士学位18名);正高职称11名,副高职称15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4名。护理人员60人,副主任护师2名。目前有张床位,其中CCU20张,心导管室3个,心功能室1个,拥有世界最先进的DSA机3台、电生理仪2台,飞利浦心超机1台。是浙江省唯一的国家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培训基地,同时也是浙江省仅有的一家同时具备“冠脉介入、射频消融和起搏、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成人)”三大心脏介医院。是中国胸痛中心、心衰中心、房颤中心、CRT植入技术培训基地。是国内最早引进先进的心内膜激动标测系统(Ensite)医院之一,在无X射线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省内率先开展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抢救急性心肌梗塞泵衰竭。也是国内最早应用冠脉内血栓吸出术治医院之一。应用经皮心肺辅助循环支持技术(叶克膜),打破极危重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禁区。在省内最早采用介入技术封堵心肌梗塞室间隔穿孔,努力拯救高危患者的生命。在浙江省率先应用Amplazer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其中包括在国际心血管病研究领域最顶尖的杂志Circulation、Hypertension、JournalofHypertension、AmericanJournalofHypertension、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等发表SCI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其它厅局级等课题40余项。荣获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三等奖、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三等奖各1项。

往期回顾

、之江心学: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新靶点:冠状窦远端-左心房消融

、之江心学:冠脉支架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对比:P2Y12抑制剂单一疗法vs双联抗血小板疗法

、之江心学:被忽视的卒中高危人群-P波完全消失的非心房颤动患者

、之江心学:相较于新型口服抗凝药,华法林更能引发糖尿病

、之江心学:智能手表监测房颤,是噱头还是黑科技?

、之江心学:房颤合并糖尿病患者HbA1c应控制在6.2%以下?

、之江心学: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预后相关性

、之江心学:不适当窦速治疗的两难选择

、之江心学:心肌梗死后病人还能否长时间工作?

指导:王利宏

技术支持:丁亚辉

策划:金钦阳

作者:叶利方、钱琳艳

排版:林敬阳

审稿:王利宏

欢迎扫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