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张文宏陆雄文等专家齐聚复旦管院新年论坛 [复制链接]

1#

封面新闻记者吴雨佳

1月8日,“瞰见未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新年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院长、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主任张人禾、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闻玉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国家天文台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首席科学家李菂、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林宝军、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高纪凡、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教授等专家对科学、文明及管理进行了深度解读。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院长、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主任张人禾首先发表主题为“大气科学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的作用”的演讲。张人禾指出,大气与陆地和海洋之间的碳循环及其介面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以及地球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是深入认识地球系统科学的关键所在,也是涉及碳中和领域最前沿的科学挑战。

张人禾表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一个关键是能源转型,即实现使用清洁能源为主。清洁能源目前最主要的是风能和太阳能。而要建设太阳能和风电场,进行电力调度控制、电网平衡,以及成本估算,都需要建立精细化大气数值模式,开展太阳辐射和风场的预报。此外,近年来国内外频发的各种极端天气现象也警示我们,大气状况还涉及到能源安全问题,要加强天气和气候变化研究,提升预报能力,这是保证能源安全和有效供给所必须进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在主题为“新时代医学的新内涵、新目标”的演讲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闻玉梅表示,医学是最具有人文性和社会性的一门自然科学,在新时代,医学已经拓展为一门关心怎么保障人民健康、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具有新内涵的学科。而医者的任务和使命,在新时代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关爱生命、关爱患者,扩大为关爱人民生命共同体,所以就扩大到预防、扩大到环境;从医患共同体,扩大到医学要成为防治疾病、普及卫生健康的实施者,不仅要变成实施者,还要变成宣传者。所以,作为医者,还必须以科学为基础做好科普,为人民解惑,传递正能量,让人民放心。”

闻玉梅建议,应考虑设立突发传染病的预警和防治的专门部门,特别要考虑动物和人源传染病互相合作的监测,重视传染病发热门诊的前哨作用,加强和国际组织的联系,特别要更重视老年医学,加强我们国内相关的预防和治疗规划,特别是加强创新性科研,设立专科培养人才。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国家天文台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首席科学家李菂从人类研究宇宙所经历的三次“意外”发现为切入点,回溯解析了宇宙的原子气体辐射、阿雷西博望远镜及星际磁场测量等对中国天眼FAST工程的启发。“不论是对于星际磁场的精确测量,从追赶到引领快速射电暴的新兴前沿领域,都只是中国天眼重要工作的一部分。它从年正式转入科学运行以来,已经大约有个观测项目在开展,催生了超过篇的学术论文,现在已经有7篇Nature,2篇Science,还有2篇《中国科学》的封面论文和1篇《科学通报》的封面论文,以及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样一系列的重要成果。”

他指出,中国天眼FAST是中国过去30年历史性的积淀投入和科学研究历史性增长的结果。当今的中国已经发展到了全新的历史节点,不再需要去区别国内领先或者国际领先,二者已无实质区别。中国天文工作者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做出能够匹配我们所处的时代,并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有着相应位置的成绩。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林宝军发表主题演讲“北斗研发之路与弘扬科学家精神”,他首先分享了北斗三号系统研制中的技术突破与创新。林宝军带领的团队先后攻克了时频技术、Ka相控阵星间链路技术、导航卫星专用平台、卫星关键器部件等一系列“制高点技术”和“卡脖子技术”,最终实现了北斗导航系统的全面国产化,并在时频、信号、空间精度等性能方面全面超过美国的GPS系统。

林宝军指出,面向未来,我们要有担当,真创新,谋跨越:只有做从0到1的颠覆性创新,才能真正解决国家的重大需求。我们要坚持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从满足需求到创造需求、引领需求,从跟跑、并跑到领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增添中国动力。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高纪凡在题为“穿越周期,构建零碳新生态”的主题演讲中分享了他对未来15年光伏技术发展趋势的预判,即围绕高效率、高功率、高可靠性、高发电量四大核心优势深入展开,并始终以不断降低发电成本作为主攻方向。

他认为,中国的能源格局正在发生重大演变,深化电力体系改革、构建零碳新能源体系将是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例如,我国还拥有大片广阔无垠的荒漠地带,约合万平方公里,而仅需拿出其中5%的面积铺装上太阳能板,年发电量便可以达到10万亿度,满足全国全年的能源需求,这既能有效解决能源安全问题,也可以促进双碳目标的及早达成。“我们应当完全有理由预见,在年前后,我国将有望基本建成一个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体系,并使其成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压舱石’。”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以“坚守为人群服务的初心”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1月8日起,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这意味着有更多的人会发生感染,我们的服务对象必须跨越个体到人群。”这也是为什么最近他经常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原因。“在社区我们就要抓住治疗的黄金72小时。上海在启动名专家下沉到16个区,对各个区进行指导、培训,我们希望在早期对病人不仅仅进行营养与退热的对症支持,还要进行氧饱和度的监测,对发生重症倾向的病人迅速地进行干预。”

对于未来不断加剧的老龄化社会,张文宏表示,大家必须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