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未来医院来了看病更智慧,瑞金医院交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个白癜风好 http://pf.39.net/bdfyy/tslf/

新冠疫情,让数字化医疗承担起了更多的责任。数字化、信息化正逐步加速医疗生态重构,大数据、5G、医院高效利用现有资源,也在这次防控大考中发挥重要作用。

对普通市民来说,

不论是智慧医疗,

医院,

似乎都是一个不算熟悉的概念。

新技术能否给看病就医

走通几条“捷径”?

在上海市数字化办牵头下,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单位,医院,组建“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工作专班。通过“便捷就医”7大应用场景建设,开创了上海“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与数字医疗创新发展新局面。医院也于昨天揭开了“医院”的面纱。

△智慧急救,几块屏幕可以实时看到救护车内情况,并实时通话,同时看到车辆行驶路线和预计到达时间,并显示急救室内准备情况

1

从候诊开始问诊,效率“杠杠滴”

“医院看病,队伍老老长,现在我学会了手机预约,没想到还可以买好小菜算好时间去看病,比以前方便了。”市民李阿婆就是“精准预约”场景的受益者。去年疫情期间不出门,她缠着子女教会了她如何用智能手机来预约看病。医院消化科的老病人,李阿婆看病有了新办法,而且,她发现排队时间缩短了,整个人心情也变好了,“看毛病效率杠杠滴”。

依托一网通办、健康云、上海医联等平台,通过全市所有医疗机构的数据互联互通,率先在全国完成省级号源池的统一,全市各级医疗机构通过大数据赋能实现精准预约,借助后台智能分析实现精准预约时段划分。医院,通过实现对每个专科、每位医生出诊时间的精准预约时段划分,患者在手机上完成预约,部分科室预约时段已从原1小时,缩短到了30分钟。

△医院前,在随申码体温一体机上刷身份证或手机,可以查验健康码和体温

医院开始,智慧医疗服务就已经展开。在“智能预问诊”场景,专班从患者和医生的双重视角出发,共享个专科知识库,覆盖80%临床科室,实现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患者智能专科预问诊服务。据统计,一名医生原输入一份病史约5分钟,有了智能预问诊的病史信息以后,缩短到1.5分钟,达到了“病情先预知,问诊更全面,输入更便捷”的应用实效。

△智能预问诊,在候诊时,病人可以通过手机提前输入病史和病情

2

一部手机看病,真的可以

医院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一张医保卡、一本病历本,里面夹杂着各种各样的票据,开好药发一个塑料袋,乱糟糟塞进去又打仗一样“逃离”医院。

那么,在医院看病,

是不是可以实现一部手机就解决呢?

在“电子病历卡”场景,

基于电子印章、电子签名

等安全技术保障,

让“免册就诊”不再是梦!

未来,通过“随申办”移动端随时查阅门诊电子病卡和电子出院小结,真正做到免册可就诊,病历可追溯,档案随身查。医院目前门诊电子病历应用率已超过95%,医院全国唯一通过国家电子病历应用水平七级和互联互通5医院,这也是全国最高级别。

去年,上海市基于“随申办”移动端,实现了“医保电子凭证”和诊疗过程“无感支付”的“脱卡”“扫码”支付体验,做到了“告别往返跑,支付零排队”,实现“减环节”、“减时间”的目标。医院是上海首批实现诊间直付、首家开出医医院,共开出医疗电子票据.4万张。

诊中互联互通互认场景,也让市民就医重复检验检查,减少了就医负担和时间。目前,上海已经实现了所有医疗机构的跨院互联互通,明确了44项互认的检验检查项目,构建全市就诊检查记录“一张网”,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医生工作站已%接入。

△互联互通互认,调医院看病的报告和影像

3

远程医疗,让距离并不远

5G+AI,为数字化医疗场景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医院,远程超声、远程康复等通过远程技术实现的交互式医疗体验项目夺人眼球。

通过远程超声机器人,

可使医生操作远在千里之外的机械臂,

实时进行超声扫描并给出诊断意见。

而为满足老百姓在家门口做康复的愿望,

医院和企业合作开发了

“康复力道直播”模块,

通过机器人实时力反馈技术、

5G延时抖动预测与回滚技术

实现康复治疗远程评定、

康复远程训练的目的。

△“远程亲手”做康复

目前,全市有56家公立医医院牌照,医院属首批开展单位。通过远程医疗协同,全市已构建区域分级诊疗紧密合作关系。医院与嘉定区开展“瑞金—嘉定”智慧健康城区试点工作,目前已开展远程查房、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读片等模式,使基层医疗机构能够获得瑞金的医疗支撑。同时,整个医疗服务延申扩展至长三角及援建省市。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是上海致力于区域医疗高质量发展的初衷。

△医院进行远程会诊

4

畅想未来,瑞金“智慧”还在继续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院长宁光看来,医疗不是冰冷的,应该是有温度的。技术改变生活,在医疗领域,数字化转型,到底是为了改变怎样的生活?医院围绕患者无感知、健康全感知、医疗高效率的建设理念,在去年新落成的转化医学国家大设施进行了有益尝试,建成了全面感知、泛化连接、智能进化、数字孪医院雏形。

智慧病房具备患者跌倒预警及移动感知的智能地板,实时探测床体状态及在床患者体重的智能病床,具备隐私保护可探知患者行为、情绪、心跳、呼吸的无感体征探测器,还有一系列物联网医疗设备将成为瑞金未来智慧病房的标配。自动化的代谢物干湿分离收集装置、机器人物流、机器人床边服务,机器人护理辅助也将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强度。

△智慧物联病房,全椅位病床具有联网功能,可称重并帮助完成辅助翻身

△已进入测试阶段的全自动静脉输液配置机器人

医院,从生物细胞3D打印技术,到3H研究所派发的智慧手环……未来的技术发展将会颠覆现有的医学的诊疗方式与治疗方法,医学也将从疾病诊疗衍生至全周期健康管理。医院副院长胡伟国说,数字化转型不仅给老百姓就医带来便利,其实也大大提高了医生诊治效率,改变了医生的行医模式,更加精准的帮助医生进行诊断,提供治疗建议,医生也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病人沟通,给病人更多人文关怀。

“便捷就医”7大应用场景建设抢先看

1、精准预约——一步到位,简便易行

诊前精准预约,既缩短群众在院就诊等候时间,又减少门诊病人聚集,让就医过程不再漫长。

2、智能预问诊——候诊即就诊

诊前智能预问诊,既减轻医生工作负担,又增加有效的医患互动时间、增强群众就医的体验度。

3、电子病历卡——免册可就诊,病历可追溯,档案随身查

电子病历随身带,既免去了电子病历携带不便,增强群众就医感受,又做到既往病史随时查,便于医生综合判断。

4、互联互通互认——检查不重复,省钱又省心

诊中互联互通互认,既避免了群众重复检验检查、减少了群众就医负担和就医时间,又增加群众就医的获得感。

5、医疗付费一件事——医院

医疗付费一件事,既减少群众就医付费的排队时间、医院聚集,医院运行成本。

6、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一键预约、一步检测、一网查询

核酸检测网上申请和疫苗接种记录随时查,既有效优化群众核酸检测流程,医院核酸检测压力。

7、智慧急救——上车即入院

5G医院联为一体,医院急诊室已无缝对接指挥调度系统,及时获取急救患者信息做好相应准备;车载远程会诊设备让救护人员获得专家指导,提高救治成功率,实现“上车即入院”新场景。

金海岸工作室

作者

左妍

摄影

周馨

编辑

陆佳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