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预防主动筛查早诊早治 [复制链接]

1#

4月15号至21号,是第28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癌症防治早早行动”。以前大家都是谈“癌”色变,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癌症也可以是慢性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四大主要慢性病,可防可治可控。因此,主动参加癌症筛查,是预防肿瘤的关键。

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传统高发的食管癌、胃癌、肝癌等肿瘤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发达国家高发的结直肠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等肿瘤的发病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目前,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城市略高于农村,而死亡率农村略高于城市。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40.5%,与10年前相比,提高约10个百分点。

医生介绍,在癌症的可控危险因素中,男性最重要的5大危险因素,依次为吸烟、乙肝病毒感染、水果摄入量低、饮酒;女性最重要的5大危险因素依次为水果摄入量低、乙肝病毒感染、吸烟(尤其是二手烟)、超重和HPV感染。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癌症,积极预防癌,树立癌症三级预防的理念。一级预防就是病因预防,首先从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做起,戒烟、戒酒、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不良生活方式、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二级预防就是三早,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我们要积极参与体检和合理地筛查,国际上公认适合筛查的癌种有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和宫颈癌;三级预防就是已经确诊肿瘤的病人,我们要做到怎样去预防复发,后续的全程管理,以及这类病人的康复管理。

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的生存率不断上升,5年相对生存率达到40.5%。如预后较好的乳腺癌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82%、甲状腺癌可达84.3%、前列腺癌66.4%,但仍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早期发现的病例少、早诊断率低及晚期临床诊疗不规范。

在肿瘤的早诊断方面要求患者不要讳疾忌医,感到身体不适的时候,医院进行救治,特别是每年一次的健康查体特别重要。一旦有了一定的症状,或者症状发展到很明显的时候,再医院就诊,往往肿瘤已经进入中期或者是晚期就非常可惜。

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是癌症防控的有效途径之一。癌症筛查是在表面健康的人群中,运用快速、简便的检验、检查或其他方法,针对常见癌症进行的身体检查,通过检查让受检者知晓自身患癌风险,发现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从而对癌症进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再就是患者的心态问题,除了在早期发现肿瘤放松心态之外,一旦确诊是恶性肿瘤之后,患者的心态也非常重要,这个时候患者不要回避。患者也要勇敢地面对疾病,医院进行正规治疗,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必胜的信念,和自己的主管医师一起携手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1/3的癌症可以预防;1/3的癌症可以通过早发现、积极治疗而治愈;还有1/3可以通过合理治疗,改善症状减轻痛苦,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让患者活得更好、活得更久。目前,手术、放疗、化疗仍然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

目前大概有百分之七十的肿瘤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当中,需要进行放射治疗,大多数患者担心的是放疗的毒副作用。从年放射治疗开始以来,整个放射治疗的发展已经经过一百多年的历史,应该说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从以前传统的普通放疗到现在的二维放疗、三维放疗、四维放疗,治疗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毒副作用,都有了很多的改进。

编辑:赵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