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内蒙古第三人民医院医疗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患者皮肤大阅兵 https://m.39.net/disease/a_5798973.html

「本文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呼和浩特8月11日电(记者王靖)听着柔和的音乐,安静地做手工,坐进智能减压舱,集体做健身操,小商店里当售货员……一群特殊的病人正接受药物治疗外的物理加心理疗法。眼前和谐的就医场景,颠覆了记者对精神疾病患者就医的认知。

医院医院不同,医院接诊的患者主要是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偏执性精神病等重度精神病患者。过去,人们医院,大多是“捆绑式”“撕裂式”的恐怖场景。如今,医院从硬件到软件,从“微观服务理念”到“大精神卫生观”都做出一个样板——要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身体、心灵、精神等全方位的照料和治疗,不只是为患者有尊严地就医问诊,复燃生命希望之光,也是践行十九大报告指出的“培育人民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图为位于呼和浩特市鸿盛工业园区内的医院新院区。(医院供图)

图为医院鸿盛院区的“老年心理医学中心”。(医院供图)

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始建于年,是自治区级三级医院,历经60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自治区建院最早、人才聚集、技术力量雄厚,集精神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精神疾病医疗机构。它是国家级住培基地,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精神卫生学院,自治区精神障碍疑难杂症诊疗中心,医院精神病学是自治区领先学科。它承担全区精神卫生工作的规划制定、业务指导、人员培训、督导考核等任务,服务范围覆盖全区及西北、华北、蒙古国部分地区。

图为医院鸿盛院区内部。新华社记者王靖摄

医院有两个院区,总占地面积亩,编制床位张,共设置十二个医疗中心,临床科室16个,医辅科室15个,行政职能科室14个。医院职工总数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人,占81%。正高级职称34人、副高职称91人,硕士生导师11人。医院配备有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仪、精神压力分析系统、64排层螺旋CT、3.0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等国际先进的心理和躯体检查、治疗设备。

医院鸿盛院区内,玻璃明亮,楼道整洁。新华社记者王靖摄

位于鸿盛工业园区的鸿盛院区年正式投入使用,编制床位张,设置科室为重症精神疾病治疗中心、临床心理中心、老年心理医学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医疗中心、精神疾病康复中心、焦虑抑郁中心和成瘾医学中心7个中心,收治全区12个盟市急危重精神疾病患者。

医院鸿盛院区内的便民打印设备。新华社记者王靖摄

医院鸿盛院区拥有先进的现代化诊疗设备。新华社记者王靖摄

位于呼和浩特市中心的乌兰察布路院区设编制床位张,设置睡眠医学中心,心身健康体检保健中心、精神疾病联络会诊中心、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心4个中心,以睡眠障碍诊治为主,开展心理疾病预防、康复、科研、教学、心身健康体检保健和公共卫生工作,提供心理援助热线、心理危机干预服务。

在医院鸿盛院区神经康复科,医生们在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新华社记者王靖摄

在医院鸿盛院区神经康复科,医生们在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新华社记者王靖摄

除了临床工作外,医院承担全区精神病专科公共卫生职能。包括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转岗医师培养、专科医联体管理、区域精神卫生预防、医疗康复体系建设规划、专科人才的开发培养等工作。

在医院鸿盛院区神经康复科,医生们在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新华社记者王靖摄

在医院鸿盛院区针灸推拿治疗室,患者在接受治疗。新华社记者王靖摄

刚刚过去的“十三五”期间是医院快速发展的五年,全院上下同心同德、务实创新、顽强拼搏,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医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共卫生、医疗质量、服务能力、基础设施、学科建设、职工待遇、社会地位等取得了全方位历史性突破。

在医院鸿盛院区书法绘画治疗室,悬挂着很多患者创作的绘画作品。新华社记者王靖摄

医院管理驶入快车道。医院顺利通过“三甲”评审。医院绩效考核取得全国医院综合排名第十五名,国家监测指标等级A级的优异成绩。推行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方案,提高职工待遇,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首创自治区32种精神疾病临床路径并获得广泛应用,规范了全区精神疾病诊疗行为。积极争取财政投入,配备了国内外先进的万元以上心理和躯体诊疗设备台件,精神疾病的诊断更加客观、精准,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医院,通过电子病历四级评审,医疗、护理工作基本实现信息化。

在医院鸿盛院区放映厅,一位医生在向患者讲解健康知识。新华社记者王靖摄

在医院鸿盛院区舞蹈治疗室内,患者们在学习八段锦。新华社记者王靖摄

医院功能设置更加完善。“十三五”医院克服种种困难,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状态,激活项目建设,挂图作战,解决工作中的各种矛盾纠纷,医院新址征地、迁坟、项目审批、基础建设、精装修等各项工作,年10月新址正式投入使用,周边道路、给排水等配套设施也同步交付使用。医院积医院察布路院区,并协调解决了保留后新址建设产生的2个亿的资金缺口。对乌兰察布路院区老旧业务用房进行了改造提升,医院基础建设全面提升。现在两个院区特色鲜明、功能互补、流程合理、设备先进、环境优美,成为集精神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教学、科研于一体,总编制床位达到张的现代化医院。为医院“十四五”良好开局奠定了基础,医院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在医院鸿盛院区认知·生物反馈物理治疗室内,患者在接受相关训练。新华社记者王靖摄

在医院鸿盛院区音乐治疗室内,患者们坐在蒲团上闭目欣赏音乐。新华社记者王靖摄

科研教学取得丰硕成果。积极鼓励职工积极投身科研工作,组织实施了“内蒙古自治区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项目,填补了建国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居民心理状况调查的多项空白,为今后全区精神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精神卫生事业发展奠定了数据基础。不断深化与内蒙古医科大学合作办学,成为内蒙古医科大学精神卫生学院,承担起精神卫生学本科及硕士研究生招生、教学、实习全程培养工作,为全区精神卫生事业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筑牢基础。

在医院鸿盛院区DIY手工创意空间里,一位患者完成的十字绣作品十分精致。新华社记者王靖摄

医院医院合作全面提升学科能力建设和区域影响力。医院、北大六院、医院、医院、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北京知名专家来院建立名医工作站,定期出诊,让百姓在内蒙古就可以享受到北京知名专家的医疗服务。医院合作,建立了全国实力最强的睡眠医学中心、心身健康体检保健中心、老年心理医学中心、焦虑抑郁治疗中心等十二个医疗中心和口腔种植特色专科为基础的学科框架,医院发展明确了方向。集中力量重点打造临床心理医学、心身医学、儿童青少年心理医学、老年心理医学、睡眠医学、重性精神疾病医学和精神疾病康复医学七个学科,学科内涵不断丰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牵头成立了自治区精神卫生专科联盟,在联盟间推行“七统一”,带动全区各级精神卫生机构共同发展,筑牢守护全区人民心理健康的坚固防线。

在医院鸿盛院区职能OT训练室,一位医生在帮助患者进行相关训练。新华社记者王靖摄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医院对未来五年的发展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十四五”医院打造成为“医院+区域精神卫生中心”。医院打造医、教、研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医疗教育和服务体系、铸造西北地区精神卫生第一品牌。(完)

责任编辑:杨腾格尔李国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