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广西日报」
7月30日上午,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广西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围绕“广西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介绍有关情况。
▲发布会现场
截至年底
全区共有万建档立卡贫困对象
纳入低保范围
近年来,全区各级民政部门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深入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大力实施低保审批权下放乡镇、无纸化审批、异地申请救助等多项改革,扎实筑牢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攻坚的网底。截至年底,全区共有万建档立卡贫困对象纳入了低保范围,实现了“应救尽救”“应兜尽兜”目标。
今年以来,全区各级民政部门按照中央和自治区有关“脱贫不脱政策”的工作要求,继续将脱贫不稳定人口、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兜底保障范围。
截至6月底,全区城乡低保对象.3万人,其中城市低保34.6万人,农村低保.7万人,1—6月共发放低保金46.9亿元;特困救助供养对象24.9万人,发放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9亿元,发放照料护理补贴万元;救助遭遇临时性突发性生活困难人员5.1万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万元,扎实做好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下一步,广西划了这些重点
当前,正是广西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期。年11月,自治区已经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若干措施》,明确要求各地在加快推进“壮美广西”建设中,要全面“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健全、政策衔接、兜底有力的综合救助格局,建立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的救助制度体系”。
下一步,广西将在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方面重点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完善多层次社会救助工作机制。
需要及时完善低保、特困人员、临时救助和低保边缘、支出型困难家庭认定办法,通过完善这些政策制度,加快推动社会救助“政策找人”,切实把那些需要基本生活保障的对象找准找全。
在救助的层次安排上,将根据群众困难程度和致困原因划分出三个救助圈层。最核心的人群是低保救助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对象,其次是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贫困家庭,最外圈层就是纳入低收入家庭数据库动态监测的对象,这些对象在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陷入困境时,及时给予急难社会救助。同时,积极将这些对象面临的实际困难程度等情况推送给相关部门分类给予医疗、住房、教育、就业等相应专项救助。
二是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功能。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坚持按照中央“四不摘”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脱贫人口,继续纳入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给予临时救助。同时继续实施“按户施保”和“按人施保”相结合的救助模式,将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重病、重残人员等困难群众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力争全方位、多层面、多渠道给困难群众提供兜底保障。
三是加大对城乡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力度。
依托自治区社会救助信息管理平台,以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易返贫致贫人口、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低保边缘人口以及预警发现的其他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为重点,建立完善动态调整的低收入人口数据库。
在此基础上,还积极与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健康、应急、医疗保障、乡村振兴、残联等部门的数据进行比对和信息共享,推动形成多部门协同开展常态化监测,及时发现可能需要救助的低收入人口并纳入相应的救助帮扶范围,形成多项制度综合保障的救助格局。
四是提升社会救助管理服务质量。
重点任务就是要建立并开通“”政务服务热线社会救助专席,进一步拓宽困难群众社会救助诉求渠道,精准对接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面推行社会救助异地申请改革,让困难群众既可以向户籍所在地申请社会救助,也可以向经常居住地申请,切实解决外出务工群众社会救助申请难问题。
巩固全区低保审批权限下放乡镇改革成果,积极推广应用社会救助自助申请平台,缩短困难群众申请社会救助的经办时限,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工作,加大政府购买社会救助经办能力服务,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加方便、更加快捷、更加高效的服务,不断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靖西市化峒镇力行村念看屯,孩子们行走在绿色村庄里。广西日报记者周军/摄
申请低保的家庭收入是这么计算的
我区对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最低生活保障,那么,家庭收入是指哪些收入?对于刚性支出是否能扣减?这些问题,发布会上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申请低保的家庭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规定期限的全部货币及实物收入,在扣除家庭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支出后的总和。
主要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纯)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像赡养费、抚养费这些。政府对为国家、社会和人民做出特殊贡献的个人给予的奖励金和见义勇为奖励金;优抚对象按照规定享受的抚恤金、优待金;政府、社会和学校给予在校学生的助学金、奖学金;政府给予的救助金等都不计入家庭收入。
对于支出性困难家庭,在计算家庭收入时将会扣减因重病、重残、因子女上大学、因高龄无人照顾、因单亲抚养学龄前儿童等刚性支出。
值得注意的是,广西民政部门搭建了社会救助自助申请平台,群众只需通过手机搜索